分享

揣着梦想上路,即便没路也有希望!

 中外管理传媒 2022-11-22 发布于北京

创造奇迹需要“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 更需要超乎寻常的勇气。

沙漠中的红柳,环境贫瘠却拥有无穷的生命力,而李瑞琴在寸草不生的戈壁上种出的葡萄,更是拥有着别样的风采和顽强的生命力。

在戈壁滩上种葡萄,李瑞琴的“疯狂”想法,引来质疑声一片。

家人说:消停点吧!别变着法子折腾有己了!

朋友们说:你脑子进水了吗?想点现实的好不好?

政府领导说:啥?开玩笑吧!戈璧上从来没有种葡萄的先例。

乡亲们说:把钱砸在水里还能听个响,砸在戈壁滩上算白瞎了!

不是说戈壁滩上绝对种不出葡萄,以色列人在沙漠上什么都能种出来,只要肯花钱,将葡萄种到月球上都有可能。关键是投资要考虑回报,考虑“值不值”的问题,以色列人没办法了,想吃饭不得不向沙漠宣战,李瑞琴活得挺滋润,有必要给自己找难题吗?

1

老邹的矛盾心理

“别瞎折腾了!”老邹第一个发表反对意见。

老邹并不害怕因为她的失败而使家庭生活再度陷人困境,他是个吃惯了苦、做惯了事惟独不太会享福的人,万一她把事情搞砸了,大不了“一夜回到改革开放前”,大不了再吃点苦、受点累,怕什么!再者孩子们都大了,有独立生活能力,怕什么!

但他知道,李瑞琴是一个特别要强又爱面子的人,现在事业已经做得很高了,要钱有钱、要名望有名望,当地谁人不钦敬?万一失败了,“啪达”一声从高处摔下来,沦为众人的笑柄,她如何受得了?所以他必须表明反对态度。不过,当她真的下定决心想上的时候,他又换了一种心情,一步不落地跟着上。

一般人不理解老邹的矛盾心情,但李瑞琴懂。她一辈子感恩他对她的宽容和深爱。

2

信念的力量促人前进

从投资角度看,在戈壁滩种葡萄,不是一个精明的选择:戈壁滩缺水缺土缺肥料,惟独不缺石头砂砾,种葡萄的成本投入很大。且不说能不能种成功,就算成功了,戈壁上种出来的葡萄还是葡萄,不会因为投入大、难度高而身价百倍。那么,与其选择戈壁滩,不如寻一块好地,用投入较小、风险较小的方式种葡萄。   

但李瑞琴有另一套算法, 她说:“以前办企业是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现在决心种葡萄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回报第二故乡,让戈壁绿起来,让乡亲们富起来!”

听了她的话,有的人会鼓掌叫好,有的人却会心存疑惑:她有这么好吗?

对事物的不同认识,不仅取决于各人的学识修养,跟性格也有很大关系。

李瑞琴的性格以“力量型”为主色,一位性格学家说:“力量型”的优点是正直、是非观强、有责任感、有公益心、行动积极,在各种性格类型中,是最有领导天赋、最乐意为国家和他人做事的一类人。

李瑞琴想为地方做一件大好事,本自真心,勇气也自然而生。

3

科学论证终结果

当大家终于明白了李瑞琴的决心,乐助其成的人一下子多起来。

地方领导谁不愿看到绿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又找到一条发展地方经济的新路?焉耆的戈壁滩多达数百平方公里,李瑞琴敢为人先,向戈壁要财富,值得鼓励!于是,土地很快审批下来,相关优惠政策也先后出台。

地方群众谁不愿看到单调的戈壁滩增添一片绿色、 同时多一个打工赚钱的机会?

家人眼看拦不住她,只好甩开膀子陪她“赌一把”。二儿子,邹积赟的一句:“妈,没什么大不了的。即使失败了,一分钱都没了,也没关系,咱去开个饭店,卖饺子,照样生活。”让李瑞琴热泪盈眶。

戈壁滩能不能种出葡萄?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李瑞琴不会仅凭理想主观蛮干,大胆假设还要小心求证。她多方奔走,向专家们征询意见,先后拜访了北京农科院、自治区农科院、巴州及焉耆县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国土局、地质局、气象局、地震局等多个单位,最后,由政府牵头,在新疆农科院葡萄研究所所长杨承时的主导下,研究人员开进七个星镇西戈壁,论证开发葡萄基地项目的可行性。

历时半年多,结果终于出来了。专家们惊喜地发现,西戈壁的土壤通透性好、氧化性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极佳;且该地区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日照时间长,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是出产优质葡萄和顶级葡萄酒的地方。

于是,李瑞琴的梦想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不过,为论证这一结果,她花的代价可不小,先后砸进去280多万元。

4

奇迹源于梦想

一件百分百可以成功的事,不会诞生奇迹。那只是一件人人会做的寻常事。奇迹往往源于一个看上去不切实际的梦想。一件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充足,成功希望渺茫的事,你做成了,就创造了奇迹。

来源:中外管理故事与哲理丛书——《有梦就去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