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titch Fix:选择困难症的“克星”

 中外管理传媒 2022-11-22 发布于北京

选择困难症魔高一尺,“医治”它的互联网服务就道高一丈。


文:殷桐  责任编辑:庄文静
有一道题,上班族每天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
怎么完成工作?错。怎样提升自己?错。答案最多的是:中午到底该吃什么?!
因为现在午餐的选择实在太多了,不信就看看每天中午各个公司的白领,普遍会陷入选择纠结中。可如果只是像以前那样吃单位食堂,这事儿反而简单了,人们着急的主要是怎样挤到前排而已。
这就是选择困难症,而且比比皆是、无处不在——网上海量的商品、眼花缭乱的推广、不匹配的搜索结果,会让人比预料中花出多倍的时间来完成一次购买。
有痛点就有商机,“医治”选择困难症的互联网服务也在蓬勃发展,催生了在垂直领域里,以算法创新为用户推荐合适商品、提高购物效率、解决购物烦恼的垂直电商。
Stitch Fix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创办于2011年,是这一领域较早的开拓者,它不仅成为第一家在纳斯达克登陆(2017年上市)的此类电商,还在2018年创造了12亿美元的销售额,并以极具开创性的销售方式重塑着3340亿美元规模的美国服装业。
Stitch Fix的创始人兼CEO卡特里娜・雷克(Katrina Lake)说:“我们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就是把我们认为用户会喜欢的衣服和配饰快递给用户,用户留下想要的,寄回不喜欢的。这是利用数据科学为用户提供定制服务,是一种超越了传统实体零售和线上零售的购物体验。”

1


令天体物理学家痴迷的“服装公司”
克里斯・穆迪(Chris Moody)是一位Stitch Fix的工程师,也一位天体物理学家,在攻读博士学位时,他曾使用超级计算机来模拟星系之间的撞击运动。2013年,他加入Square公司担任数据科学家,这是他的第一份非学术工作。1年后,他遇到几个在Stitch Fix工作的同行,穆迪对这些人的工作充满疑问:“一家服装公司有你们的用武之地吗?”同行的回应却令穆迪脑子里不断跳出思想火花。
简单来说,Stitch Fix的服务就是为用户定期提供一个“时尚盒子”(被称为“Fix”),盒子里装着的“服饰”,是根据用户个体数据,再通过机器算法和时尚搭配师的建议挑选出来的,符合用户的穿衣品味。在这样的基础上,用户已经不需要再花时间浏览海量的全网商品,也不用担心尺码和库存问题。
“这是怎么做到的?”穆迪忍不住想了又想,这是一个让他在洗澡、睡觉、甚至早上醒来时都会不断思考的问题。终于,他在2015年1月如愿加入Stitch Fix,每天为了这些激动人心的问题痴迷着、思考着。
当时,公司能获取的数据只有用户对每次邮寄的Fix里的5件商品的反馈,这令穆迪感到非常不满意。2017年,他设计了名为“时尚快闪”(Style shuffle)的功能,让用户每天对一组服装搭配图片进行评分。这个功能在App上推出后证明是有效的,现在已有约290万名用户使用过这个功能,并提供超过10亿份评价数据。这不仅让Stitch Fix的算法更全面地了解每个用户的风格,还提升了用户对App的粘性。


2


不是服装公司,数据和算法决定着一切
可以说,Stitch Fix是一家以数据和算法作为业务基础的公司。当你注册成为Stitch Fix用户后,首先会填写一个极其详尽的个人风格问卷,获取的信息被输入到算法中,然后还要在Pinterest上创建个人时尚板块,将喜欢的服饰图片上传,Stitch Fix会扫描服饰的形状和样式并进行库存匹配。当然,用户收到第一个“时尚盒子”后提供的反馈(如前面提到 的Style shuffle)也是非常重要的数据。另外,商品团队会对每一件衣服进行精确详细的测量,并标记其质地和风格——这有点类似Pandora为歌曲打上的属性标签。有了以上这些数据,算法才可能为用户挑选最适合他们的服饰产品。
数据和算法也左右着Stitch Fix经营的一举一动。预测某类产品的销售量和库存量是零售企业经营的关键问题,在算法的帮助下,Stitch Fix能更快速准确地进行库存量调整。例如,算法会精准地提示需要对特定尺码的牛仔裤进行库存更新。算法还能给顾客的“时尚盒子”找到最有效率的装配流程,另外,算法将Stitch Fix的库存周转次数提升到每年六次,远高于一般百货零售行业的四次。

3


厌恶风险的美女学霸创始人
Stitch Fix的创始人兼CEO卡特里娜・雷克不仅是位颜值很高的美女,更是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学霸。但“创业”一词在她大学毕业前的人生里从未出现过,因为父母是典型的专业人士——医生和老师,家庭里并不存在创业基因,雷克曾经的愿望就是平淡地度过一生,最好别有什么风险。
大学毕业后,她加入巴特农集团成为一名咨询顾问,创业的种子这时才开始生根发芽。巴特农集团的工作让雷克对零售业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别是如何将零售和新科技结合起来。
2007年,雷克加入一家风投做分析员,她通过分析Netflix和Blockbuster(美国一家录影带连锁租赁店)之间的竞争发现,如果传统零售业再不变革,就会遭受与Blockbuster相同的命运。10年后,人们还会为了买一条牛仔裤而跑6家店来试穿吗?雷克觉得这不会是主流购物方式。而现在流行的电商模式——用浏览器打开一堆页面,比较各种产品信息和顾客评论,这种方式恐怕也不会持久。雷克当时认为:未来,人们会选择一次买下好几条牛仔裤,然后将不合适的退货。
一个创业想法产生了:运用数据科学来改善用户的购物体验,就可以很好地掌握他们究竟想要什么衣服。然后,用户想退就退。
但雷克的创业做法无疑属于“风险厌恶”型的,她不想自己开一家公司,而是希望加入一家有潜力的创业公司。可是,在与上百家创业公司沟通后,她发现这些公司的想法都没有自己的成熟,还不如自己来做。
接下来,雷克的选择依旧是“风险厌恶”型的,她没有投入全部精力去做公司,而是申请了去哈佛商学院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创业。2011年2月,Stitch Fix收到投资意向书,第一批29个用户的盒子在4月寄出,雷克5月毕业。
或许因为雷克的稳打稳扎,Stitch Fix的发展确实没遇到什么风险。
2014年,Stitch Fix开始盈利,2016年和2017年的销售额分别达到7.3亿美元和9.77亿美元。2017年,Stitch Fix成功完成IPO,雷克成为了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中最年轻的女性创始人。
雷克认为:公司的收入取决于算法推荐的效果,因此,数据和算法就是公司生存的依据。在Stitch Fix的核心团队中,有超过80名数据科学家,其中大部分人拥有数学、神经科学、统计学、天体物理学等定量科学领域的博士学位。更值得注意的是,和大多数企业的数据科学团队向首席技术官汇报不同,Stitch Fix的数据科学团队直接向CEO汇报,而首席算法官也会参与公司的战略决策。

4


倡导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硅谷“另类” 
雷克在公司上市那天的一张照片给大众留下过深刻印象。照片上她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敲响交易所的钟。实际上,这不是雷克刻意营造的公关照片,而是她生活的真实状况。而且她也不遗余力地在提升硅谷女性工作者的地位和福利。
数据显示,Stitch Fix的董事会中有60%的董事是女性,而公司的技术人员中有35%是女性,这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雷克作为公司的CEO一直提倡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她为员工提供了16周的育儿假——无论他们是在数据科学领域工作还是在仓库工作。而雷克从来没有考虑过实施科技公司普遍采用的,为不同类型员工提供不同福利的差异化福利制度。
雷克2018年11月生下第二个孩子后,整整休息了16个星期。“因为适当的休假后,你可以更专注和愉快地投入工作。“最近,她在Instagram上发布了孩子和36岁生日蛋糕的照片。“相信硅谷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创始人能像我一样,做到怀孕生娃和公司上市两不误。”雷克愉快地说。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