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情的能力,是亲密关系的核心

 z55j03b55 2022-11-22 发布于福建

给你有深度的灵性

图片

我们的共情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但它可能会被抑制在某种情形——

比如早年的虐待和创伤经历。

不过,任何阻碍都不是铁板一块,

我们依然可能重新联结与他人共情的能力。

01

共情——亲密的核心

能够感受到他人或者在情绪上与他人共鸣,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共情心”,这是情绪亲密的核心要素。没有共情,我们就会与他人隔绝,与任何亲密都无缘。

我们的共情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但它可能会被抑制在某种情形——比如早年的虐待和创伤经历。不过,任何阻碍都不是铁板一块,我们依然可能重新联结与他人共情的能力。

如果我们的共情能力比较薄弱,就需要采取更多的实际行动,而不是只在嘴巴上说说。认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我们并不是生来就共情能力低下!一旦我们停止装着很有共情能力的样子,不再为自己缺乏共情能力而羞愧,我们实际上正在扩大自己的共情能力。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的共情经验。这是一次共情性的凝视!

什么样的情境会唤起我的共情呢?

什么时候该有共情而我没有感觉到呢?

什么时候我被共情吞没了?

以慈悲之心对待我们自身的缺点,包括我们对他人的痛苦缺乏共情,并不是逃避无共情能力这一问题,而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庇护所,使我们能更深入地考量他们。共情的研究与相关的练习:类似站在他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或者进行祝福他人的冥想,会深化我们的共情能力。

智商的提升并不意味着道德感的增加,我们可以同时成为思想上的巨人和道德上的矮子。然而,情商的提高却有助于道德感的提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与自己的情绪接触得越多,就越可能触碰到他人的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强我们对他人的共情。而且,伴随着自身功能的健全,我们对他人的共情越深,就越容易减少将他人非人化对待的概率。相反,我们可能超越狭隘的利己主义和种族优越感,采取道德立场对待他们,最终我们拥抱成为一个含纳所有人的“我们”。通过这样的含纳,我们开始透彻地理解,怎么样对待他人就意味着怎样对待自己。

图片
02
有意识地共情

人出生后二十四小时就会有共情能力,但这并不是“选择性”的共情。为了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需要某些思考,也需要意识到我们实际上做了什么。

如果这一认识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或者没有进入我们的意识,那么共情就会变得有问题。尤其当我们过度吸入他人的情绪状态,太深地体会到他人的感受以至于失去与自己的联结之时。一旦我们被他人的情绪吞没,我们就很难搞清楚我们与对方的边界在何处。我们的界限被冲毁、溶解,然后消失了。若是碰到这种情况,除非切断与对方的情绪联结,否则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

没有共情,就不会有亲密。不过,亲密需要的不只共情。我们需要有能力与对方足够亲近以便很好地了解他们,敞开地感受他们的情绪状态。与此同时,我们需要与他们保持足够的距离,以便保持自己的中心,而这对将自己与他人的状态区分开来是必需的。

没有共情,也不会有慈悲。但真正的慈悲的产生需要的不只是共情,还包括设置和维护共情之墙的能力。比如,当我们感觉过度陷入他人的情绪状态之时。这道共情之墙是人类最薄弱、最容易被渗透的心理薄膜,也可能太过厚重或稠密,无论它是什么,都是为了使我们免于与他人消融为一体(或者失去自我)。

美国Robert Frost曾写道:“筑好篱笆就有好邻居。”同理,好的界限就有好的联结,可以避免共情泛滥。有时候,我们需要敞开共情的大门,有的时候则需要关闭。我们需要学会随时使用这两种能力。好的界限就使这些成为可能。这与释放、放弃、融解我们的界限以便包容他人,与扩展我们的边界来含纳他人,不是同一回事。

图片

03
与情绪亲密,就是在圆满自己

通过与他人分享,探索自己的情绪,不仅是坦率地表达情绪,还包括探索这种情绪生成的背景,我们就能为进一步对关系的探索和深化创造出充满活力的,情感丰富的“我们之空间”。

我们通过关系来存在,我们与情绪越亲密,我们的关系就越深入,越圆满,我们自己也越圆满。因此,当你发现自己正在逃避或者远离某种情绪时,你可以做一次深呼吸,然后正视它,进一步了解它,你要明白这是一段值得培育的关系。

深化、不断地深化你与你每一种情绪的关系,将每一种情绪都当成你的客人,不管它们的“行为举止”有多么不合时宜或者令人尴尬。要为不同的情绪表达设定坚实而公正的界限, 不管它们制造了多少混乱(这一定获得了你的允许!)。更近地研究它,你要知道,在某种程度上,真正的了解它们意味着你也了解了藏在它们后面的“自己”。

不要将对感觉与情绪的研究扔给专家,让我们既成为好奇的探索者,也成为被探索的对象。培养更深入的情绪亲密,绝不是一项单调、乏味的任务。相反,它就像是一段充满挑战与回报的冒险旅程,毫无疑问,在每一天,每当情绪一升起,我们就被召唤着去踏上这一旅程。

图片

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署名,系统无法检测原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