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茯神

 草药君 2022-11-22 发布于贵州

有粉丝留言要看人茯神,今天安排了。想要了解什么药材,请在文末写留言告诉我,给您安排哦!

性味归经

味甘淡,性平。入心、脾经。

功效主治

宁心,安神,利水。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注意

肾虚小便不利或不禁、虚寒滑精者慎。

来源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取茯苓切去白茯苓后,选茯苓中间抱有松根者,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干燥的菌核形态与茯苓相同,惟中间有一松树根贯穿。商品多已切成方形的薄片,质坚实,具粉质,切断的松根棕黄色,横断面有圈状纹理(年轮)。气微味淡。以内厚实、松根小者为佳。

炮制

朱茯神:取茯神块,喷淋清水,稍闷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茯神外面粘满朱砂为度,然后晾干。(每茯神100斤,用朱砂30两)

经方选

1.茯神汤《奇效良方》

治风眩倒,屋转吐逆,恶闻人声:茯神(去木.四两)、独活(四两)、黄蓍(五两)、远志(去心.五两)、防风(五两)、生姜(三两)、甘草(一两)、人参(一两)、当归(一两)、牡蛎(煅.一两)、白术(一两)、苁蓉(一两)、附子(一两)以涝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服五合,一日夜尽。

2.茯神汤《医学入门》

神不守舍:茯神1钱半,白术1钱,当归1钱,酸枣仁8分,人参5分,黄耆5分,黄柏5分,甘草2分。加灯心,水煎,先用朱砂末两分点舌上,后以此汤送下。

3.茯神汤《得效良方》

喜怒忧思悲恐惊所感,脏气不行,郁而生涎,结为饮,随气上逆,伏留阳经,心中忪悸,四肢缓弱,翕然面热,头目眩冒,如欲摇动:人参2两,麦门冬(去心)2两,山药2两,前胡1两,熟地黄(洗,酒拌炒)1两,枳壳(去瓤,麸炒)3分,远志(甘草水煮,去心,姜汁拌炒)3分,白茯苓1两半,茯神1两半,半夏(汤洗7次)1两,黄耆(炙)1两,甘草半两。为散。每服4钱,流水盏半,生姜5片,秫米1撮煎,食前服。

4.茯神汤《圣济总录》

​治虚劳烦躁不得眠:茯神(去木)、人参各一两,酸枣仁(炒,去皮,别研)五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姜半分,拍碎,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温服,日二夜一。

5.茯神散《圣惠》

风恍惚,心神烦乱,志意不安,或卧惊恐:茯神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龙齿2两,黄耆1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石菖蒲1两,人参1两(去芦头),防风3分(去芦头),远志半两(去心),熟干地黄1两,石膏2两,羚羊角屑1两。为粗散。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6.茯神丸《杨氏家藏方》

治心虚血少,神不守舍,多惊恍惚,睡卧不宁:人参(去芦头)、茯神(去木)、黄耆(蜜炙)、熟干地黄(洗,焙)、当归(洗,焙)、酸枣仁(去皮,炒)、朱砂(别研,一半入药,一半为衣)。上件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人参汤下。

7.半夏茯神散《医略六书》

癫妄,脉弦滑者:半夏2两(制),茯神1两半(去木),枣仁3两,远志1两半,胆星2两,天麻2两(煨),陈皮1两半,木香1两,磁石3两,乌梅3两。为散。水1盏,煎数沸,加姜汁1匙,调服3钱。心虚,痰扰神明,不能安于神舍,故癫妄失伦,语言无绪焉。枣仁养心宁神,茯神安神定志,半夏燥湿痰醒脾,胆星清热痰快膈,远志通肾交心,磁石镇虚坠热,天麻祛风化痰,木香调和气化,陈皮利中气以化痰也,更以生姜散豁痰涎,乌梅收敛耗散之气而安神明也。为散煎服,使痰化气清,则神志得养而癫妄无不宁,语言无不清矣。

8.朱雀丸《百一选方》

治心神不定,恍惚不乐:茯神二两(去皮),沉香半两。并为细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人参汤下。

9.茯神黄耆汤《东医宝鉴·杂病篇》

寡妇师尼郁抑成病,或时独笑,或泣,脉迟伏,或如雀啄,颜色不变者:茯神1钱,羌活1钱,蔓荆子1钱,防风1钱,薏苡仁1钱,黄耆1钱,五味子1钱,麦门冬1钱,石菖蒲1钱,黄芩1钱,甘草5分。上锉,作1贴。水煎服。

10.交感丹《洪氏集验方》

治情志不遂,不思饮食,面黄形羸,胸膈痞闷:茯神120克,香附子500克(去毛,用新水浸一夕,炒令黄色),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日清晨服1丸,以降气汤嚼下。

文献摘录

1.《增广合剂局方药性总论》

平。主辟不祥,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魂魄,养精神。《药性论》云∶君。味甘,无毒。主惊痫,安神定志,补劳乏,心下急痛坚满,人虚而小肠不利。其心名黄松节,偏治中偏风,口面 斜,毒风筋挛,不语,心神惊掣,虚而健忘。忌∶米醋及酸物。

2.《名医别录》

味甘,平。主辟不祥,治风眩、风虚、五劳、七伤,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安魂魄,养精神。生太山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阴干。(马间为之使,得甘草、防风、芍药、紫石英、麦门冬共治五脏,恶白蔹,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

3.《本经逢原》

《神农本经》只言茯苓,《名医别录》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洁古云,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尝不治心病也。陶弘景始言茯苓赤泻、白补,此发前人之秘。时珍谓茯苓、茯神只当云赤入血分,白入气分,如牡丹、芍药之义。

茯神中所抱之木,治风湿筋骨挛缩与松节同功。

4.《本草新编》

茯神,即茯苓之一种。但茯神抱松木之根而生者也,犹有顾本之义,故善补心气,止恍惚惊悸,尤治善忘,其余功用,与茯苓相同,此二种,利中有补,久暂俱可用也,可君可臣,而又可佐使。惟轻重之宜分,无损益之可论。或谓汗多而阴虚者宜忌,少用之何损哉。或言小便素利者勿服,恐助燥损阴,微用之何妨。初病与久病相殊,而健脾正宜于久病,何必尽去夫茯苓也。丹溪曰∶茯苓有行水之能,久服损人。八味丸用之,亦不过接引诸药,归就肾经,去胞中积陈,而以为搬运之功也。夫八味丸有桂、附、熟地、山萸之直入于肾,何藉茯苓之引经耶。仲景张夫子用茯苓于八味丸中,大有深意。以熟地纯阴,而性过于腻滞,虽泽泻利水,熟地之滋润已足相制,然而泽泻过于利水,未必健脾以去湿。故亦用茯苓以佐之,利腰脐而又不走气,使泽泻亦不过于渗泄,则泻中有补,助熟地、山药、山茱速于生阴,实非徒为接引而用之也。

5.《本草求真》

茯神(专入心),功与茯苓无异,但神抱心以生,苓则不从心抱,故苓则能入脾与肾,而神则多入心耳。书曰服此开心益智,安魂(肝藏魂)定魄(肺藏魄),无非入心导其痰湿,故能使心与肾交通之谓耳(的解)。心木书名黄松节,味苦性温,能治诸筋挛缩,偏风 斜,心掣健忘。(汪昂曰:方用心木一两,乳香一钱,石器炒研,名松节散。每服二钱,木瓜汤下,治一切筋挛疼痛,乳香能伸筋,木瓜能舒筋也。)亦是入血之意,取苓有心者是。(汪昂曰:以其抱心,故能治心也。)去皮及中木用。

6.《本草分经》

主治与茯苓同,而入心之用居多,安魂养神,疗心虚惊悸。黄松节即茯神心木,疗筋挛偏风心掣健忘。

7.《本草撮要》

味甘淡,入手少阴经,功专开心益智、止惊悸。虚人小肠不利,得枣仁能安神,得乳香、木瓜酒治筋骨挛痛。

8.《本草备要》

补心。主治略同茯苓,但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开心益智,安魂养神。疗风眩心虚,健忘多恚。即茯苓抱根生者(昂按∶以其抱心,故能补心也)。去皮及中木用。

茯神心木,名黄松节。疗诸筋挛缩,偏风 斜,心掣健忘(心木一两,乳香一钱,石器炒研,名松节散。每服二钱,木瓜汤下,治一切筋挛疼痛。乳香能伸筋,木瓜能舒筋也)。

9.《药品化义》

茯神,其体沉重,重可去怯,其性温补。补可去弱。戴人曰,心本热,虚则寒。如心气虚怯,神不守舍,惊悸怔忡,魂魄恍惚,劳怯健忘,俱宜温养心神,非此不能也。

10.《本草经疏》

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别录》谓茯神平,总之,其气味与性应是茯苓一体,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

本内容主要参考《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等文献资料,仅供学习交流,若需用药,请遵医嘱。小编水平有限,图片文字难免错误,欢迎留言探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