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敦煌女儿 她守护敦煌已四十多年,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她有愧于家庭、有愧于孩子,也怠慢了自己,但却无愧于敦煌。季羡林先生说,她为敦煌牺牲了一辈子,功德无量。 1963年,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的樊锦诗,被时任敦煌研究所所长的常书鸿点名要到了敦煌。25岁的她,告别了恋人,抱着干3年就走的念头,来到了西北荒漠,住进莫高窟旁边的一座破庙。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敦煌,她一头扎进洞窟,先后牵头完成了莫高窟北朝、隋以及唐代早期分期断代的研究,开创了敦煌石窟考古的新天地。 灿若星河的敦煌艺术让她如痴如醉,敦煌遗产的保护也需要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但樊锦诗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1967年,樊锦诗与大学时的恋人彭金章结了婚,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当时彭金章已在武汉大学筹建考古专业。虽然成了家,他们却过着劳燕分飞的日子。1968年,樊锦诗分娩在即,却因工作需要不能离开敦煌,当彭金章挑着扁担一路换车、到了敦煌,看到的却是光着屁股的婴儿,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故事有哪些,身上连点儿布条也没有。樊锦诗看到连孩子衣服都带来了的丈夫,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此后,樊锦诗一家4口,长年分散居住在4个地方。夫妻不能团聚,母子难以相见。樊锦诗曾经想过:为家为孩子,应该离开敦煌。然而敦煌对于她已经是一块磁石,很难割舍了。一句舍不得,让这个江南弱女子抛家离舍,独自一人在敦煌工作了23年。 1998年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她顶住各方压力,使有关部门放弃了了将敦煌上市的念头;她研究游客承载量,希望在满足游客需要和文物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她不遗余力引进人才,使地处戈壁荒漠的敦煌研究院拥有的博士生在全国文物保护界位列第一;她创造性地提出了数字化敦煌的概念,要真实、完整、可持续地将敦煌传给子子孙孙。她说,世界上只有一个敦煌,保护不好她,我们都是历史的罪人。 1967年,樊锦诗与大学时的恋人彭金章结了婚,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当时彭金章已在武汉大学筹建考古专业。虽然成了家,他们却过着劳燕分飞的日子。1968年,樊锦诗分娩在即,却因工作需要不能离开敦煌,当彭金章挑着扁担一路换车、到了敦煌,看到的却是光着屁股的婴儿,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故事有哪些,身上连点儿布条也没有。樊锦诗看到连孩子衣服都带来了的丈夫,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此后,樊锦诗一家4口,长年分散居住在4个地方。夫妻不能团聚,母子难以相见。樊锦诗曾经想过:为家为孩子,应该离开敦煌。然而敦煌对于她已经是一块磁石,很难割舍了。一句舍不得,让这个江南弱女子抛家离舍,独自一人在敦煌工作了23年。 1998年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她顶住各方压力,使有关部门放弃了了将敦煌上市的念头;她研究游客承载量,希望在满足游客需要和文物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她不遗余力引进人才,使地处戈壁荒漠的敦煌研究院拥有的博士生在全国文物保护界位列第一;她创造性地提出了数字化敦煌的概念,要真实、完整、可持续地将敦煌传给子子孙孙。她说,世界上只有一个敦煌,保护不好她,我们都是历史的罪人。 当众人问她为何不选择离开之时,她说 “要计较得失,我早就离开敦煌了。” 也正是这种甘于清贫,不计得失,让她如今82岁高龄仍孜孜以求。而这距离她1963年在敦煌研究所正式工作,已经5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