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高职院校老师,学校考核、评职称需要有学术成果,核心一直投不中,又不能躺平不投,我该怎么办? 这是小编经常会收到的问题。针对每一个有类似疑惑的老师,我都会给出解答,但基于这种属于共性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展开聊一聊,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信心。 首先,小编想说,很多高职院校老师不会大力的去搞学术研究,写不出高水平文章也是情理之中,大家不需要因为现状而陷入无限的焦虑,正确的做法是想办法去解决。 ![]() 一、写作硬伤。从小编对接的这么多高职院校老师的文章来看,很多高职作者的文章结构会比较松散,细节问题处理不到位,想到哪写到哪,语句不通顺等问题经常发生,很难发表到核心刊物。但是论文结构不明确、内容不严谨等通病,经过辅导、学习等手段,是可以克服的,需要平时多去分析一些同方向的核刊高被引文章,分析文章结构和写作方法,内容架构等,这一点相对容易提升。 二、研究质量问题。很难获得当下最有价值的科研数据,是高职院校的天然劣势。但是这个问题针对人文社科类的来说,还好。这里重要的就是研究设计要做好,数据要真实有效,数据量不能太少,做好数据分析。如果能拿到更多所研究方向的一手资料,是最好的。 三、核心刊物评级。核心期刊目录定期更新,北大核心3~4年一更新,南核两年左右。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想要评上核心刊物来提升自身的等级,这就要求很多刊物越来越重视文章质量来增加自身的被引率。所以其实学术界的压力从来把都不是只给到了学者,刊物也在不断地优化,而影响期刊水平的因素,文章的质量占了很大一部分。 学术进修课堂为大家提供免费的期刊、论文答疑服务,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私信小编哟~ 四、核心刊物来稿量剧增,编辑工作量更大。近些年来,高校一直在扩招,尤其是近两年,研究生扩招数量更是爆炸式增长。论文投稿量也就随之猛增,但是核心期刊的数量和总体的载文量并没有随之增加,反而为了提高刊物的质量,单篇文章的版面增加,总刊文量减少,来稿量和录用量形成巨大的反差。我们学术进修课堂之前也邀请过几位核心的主编,我们了解到,近几年社科类的录稿率在5%左右。 核心期刊的年来稿量在3000左右。实际的发表量150篇左后,也就是说每100篇文章中发表5篇左右。有的核心刊物来稿量还会更多。 一篇稿子投稿,都会经过初审、外审、回复、复审、三审三校等各个环节。一般初审阶段会刷掉三分之一的稿子,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主题不好、文章不符合杂志的基本要求。这个是初审编辑的权利,把不符合期刊要求的稿子直接退稿,很多编辑部都不会仔细看正文,一般看题目、摘要、单位、课题等几个关键点,很多单位或者学历达不到要求的作者,甚至直接就连投稿的资格都没有。 ![]() 1、眼光放到国际上。这里推荐可以去了解SSCI,很多老师可能会因为不了解SSCI,不敢去投,其实有个专业的审稿人指导着,还是建议去尝试的,因为国际核心加分最多,认可度也高,没有单位歧视,所以推荐三本、职业院校的老师都可以尝试。 有这方面想法的学友可以私聊小编咨询,可以给您一些建议~ 2、我们社科方向的老师,除了能独立刊发的杂志外,对应一些想要争取更高级别期刊的作者,建议考虑挂靠单位,或增加二作及基金支撑,以达到刊发的目的。 因为国内核心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这里我们就多说点。高职院校发核心确实难一点,但是我们也有发表成功的学员,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也是对自己没有多少信心,只是想着在尝试一下,但是成功往往就是在你的一次次尝试中获得的。我们写作之前,就要先了解好有哪些核心刊物可以投,别啥都不想的直接开始写,这样是不对的,要先去分析刊物,选定一个刊物,有针对性的去写文章,这样才会增加中稿率,而且我们写之前就知道这本刊物是收高职文章的,有把握的去准备,才是明智之举! 3、书评。书评不限单位,不过要提前确认好单位是否认可。 最后,我们在知网上都能看到,职业单位的核心文章也不在少数,所以希望各位老师要对自己有信心!就像之前给我们讲座的段教授说的,文章,永远都是质量为王,约稿的都是少数。沉下心来把学术做好,把自己的能力提升了,是可以发出来的! 加入我们,学术之路与你同行
更多学术讲座、学术会议、论文干货、写作技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