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不要和这3种人讲道理

 我篮有虾 2022-11-23 发布于广东

01

作家李尚龙曾说:“永远不用和不属于自己的一类人过多解释,那纯粹是浪费时间。”

生活中,我们总会看到一些人,因为一点小事,一点摩擦,就与人理论、争执半天。

就算别人做出了让步,也还是不依不饶地盯着对方不放,非要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把事情越闹越大。

也许遇到这样的人,你还试图想要和他讲道理,但你会发现和这样的人讲道理纯属是在浪费时间。

无论你苦口婆心地说多少句,人家根本一句也听不进去,到头来不仅浪费时间,还影响心情。

更何况,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你浪费口舌。

所以记住,永远不要和以下这3种人讲道理。对于这些人而言你的大道理在他那里只会是一句磨耳朵的废话。

02

喜欢斤斤计较的人

人生路上,你总会遇到一些喜欢斤斤计较的人,并且你不得不与他打交道。

所以,在与喜欢斤斤计较的人相处的过程中,你几乎要随时做好和他理论的准备。

但你会发现,和这种人讲道理根本就行不通。

究其原因,喜欢斤斤计较的人说白了其实就是自私自利,眼里只有自己没有他人,不仅心眼小,爱计较,而且还总喜欢占便宜,经常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和别人发生争吵。

如果你次次都和他讲道理,他不但不会听,反而还变本加厉,得寸进尺,故意和你做对,给你制造麻烦。

卡耐基说过:

“要是自私的人想占你的便宜,就不必理睬他,更不必报复他。当你想跟他扯平的时候,你对自己的伤害,远比对那家伙的伤害更多。”

所以,遇到喜欢斤斤计较的人,躲着点不理睬就好,不要总是和这样的人混在一起,更不要试图改变他喜欢斤斤计较的本质。

03

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作达克效应:

“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是倾向于高估自己的水平,不能正确的,客观地评价事物,更加不能认识到自己本身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般而言,有这种现象的人大都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在与人相处时,他们总是固执己见,对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总是加以否定,不认可也不采取。

无论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他都觉得是不对的。

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子贡曾与一人争论一年到底是三个季节还是四个季节,争论了半天没有结果,便请来孔子评判,孔子观察了对方以后说:“一年有三季”。

子贡不解,孔子解释说:“那人一身绿衣,分明是个蚱蜢,他的一生就只有春夏秋三个季节,在他的认知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与他争论没有丝毫意义。”

可见,与认知不同的人讲道理,就是在对牛弹琴,想法不在同一个层次,道理说再多也没有用。

04

是非不分的人

《欢乐颂》里有这样一句话:“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长短。”

意思就是说,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较高下,但不要和愚蠢的人斤斤计较,讲道理。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不仅是非不分,还爱护短的人。

如果真的与这样的人发生了争执,你就算使尽浑身解数也争论不过他,更不要妄想用道理去说服他。

毕竟对于是非不分的人而言,他说什么都觉得有理,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有错,更不会说自己主动认错。

比如说,有些做家长的,自己的孩子犯了错,不但不承担后果,反而还推卸责任。

就连有些时候,明明是自己的孩子调皮捣蛋伤害了别人家的孩子,不道歉就算了,反而还是非不分,不分青红皂白地咒骂别人的孩子。

这样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可谓是比比皆是,如果你和这样的人讲道理,只会越讲越生气,得不偿失。

正如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过: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所以,与其耗费时间和精力与这些人讲道理,倒不如好好地做自己,躲不过就远离,尽量不与之有交集。

作者:岁寒三月。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