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州、泉州、潮州:一脉相承的海疆文化

 敦厚书屋 2022-11-23 发布于广东

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泉州、温州、潮州选择了和苏州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相对苏州,泉州、温州、潮州没有鱼米之乡的富庶和安逸,这三个城市面朝大海,人多地少,为了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不得不出海开拓。三地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接受中西文化的交融,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体系,它们之间的文化特色也更具相似性。

共同的海疆特性众所周知,中原汉族之南迁泉州、温州、潮州后,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瓯越、闽越、南粤的土著居民也逐渐汉化。加上瓯江、晋江流域和粤东地区的稻作文化、水利、航海,通商易市,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宋时期得到很大发展。

但是,随着三个地方人口数量的增加,单靠农业耕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沿海丘陵,山多田少,人口大量繁衍后则走出海外,借舟船以居间贸易。因三地同处我国东南沿海,与中原的“内陆文化”不同,更多地具有向海外发展谋生求利的海商精神。

早在三国时期,东南沿海人民即有“越度大海”,与境外进行物物交换之事。此后逐步发展为海外通商,泉州、温州均为造船中心,也是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中心。泉州制造的船舶质量很好,宋高宗绍兴初年,朝廷一次就向泉州订购远洋海船200艘。温州建造大船的数量每年可以达到100艘。由于海外贸易的发展,北宋哲宗元阓二年(1087年),成立泉州市舶司,总领福建全省海外贸易;温州也于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设置市舶司。从宋朝开始,就不断有泉州人出海南下到南洋谋生,到了晚清期间,移民的数量大幅增长。

潮州的经历也近乎如此,历史地理条件形成了潮州远离汉文化中心的“山高皇帝远”的边陲意识,对正统中心保持某种自由心态和独立取向。对外移民的传统和商贸活动,造就了潮州开放融合的文化性格,同时也形成了强烈的宗族观念。这些都和泉州非常相似。潮州对外贸易同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在唐宋时期,潮州就有了一定规模的对外贸易。明代以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使外贸更加发达。和泉州一样,潮州也是中国著名的侨乡。18世纪七八十年代,潮人出现了向东南亚移民的高潮,此后,这种移民高潮共出现了3次。

文章图片1

说闽南语的不止闽南

都说语言是文化的第一载体,几个地方文化的亲缘性从语言的相似性上可以很直观地显示出来。泉州、潮州、温州在方言上就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是文化亲缘性的最要证据。

大家都知道,闽南语是闽方言中的一个语系。但使用闽南语的地区却不仅仅限于泉厦漳等地区,在和福建交界的粤东地区的潮州、梅州、汕头等,也有大量居民使用闽南语。在潮州,历来有“潮语通闽不通粤”的说法,说的是潮州的方言和广东话差异很大,即使是相邻的惠州人也听不懂,但是闽南人却能和潮州人语言相通。如海丰县居民讲的都是闽南话。

潮州话和闽南语很接近。在明朝中期到清朝中期这一阶段,是福建的汉人移民进入潮汕人数最多的时期,也是潮州话逐步趋向定型的时期,那时的潮州话和泉州话没有什么差别,这从明朝的剧本可以两地共用的情况看得出来。如果说产生差异的话,那也是在近几百年内才出现的。潮州话和泉州话一样,吸收了大量的中原古汉语的词汇、语音和语法,成为自己的日常用语。像最常用“糜”“鼎”“箸”“伊”“衫裤”“后生”“洗身”等等,语音和语法都和泉州话一样。

温州话和泉州话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温州玉环、洞头、平阳、苍南等地很多人使用闽南方言,大多为古代泉州移民后裔。温州话在词汇上,如时节(时候)、天光(早晨)、日昼(中午)、日头(太阳)、烧酒(白酒),后生(年轻男子)、闹热(热闹)等等的说法都和泉州话一致。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泉州俗语中有用很不吉利的词来做程度副词,如“非常好”就说成“好得哭父”,“哭父”就是不吉利的词。这种现象在其他方言中很少见,但温州话里就有。在词序上也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句式,即状语后置。泉州人说“你走前”或“你走头前”,如温州人则说“你走先”。

泉州、温州、潮州的方言为什么有这么多相通之处呢?如果我们追溯历史可以发现,三地的方言均为上古土著方言融合中原古汉语形成的。由于三地居民均有共同中原血脉,形成语言也就有了相通的因子。唐末五代、宋代、清初,泉州人三次大规模迁往温州、潮州。尤其是清初,清政府禁海政策影响泉州沿海岸线30里地禁止民居,百姓一律迁入内陆。泉州百姓无法生存,或渡海至台湾,或南迁潮汕北移温州。 共同兴起.务实致用的学术思想

泉州、温州、潮州在历史上都有过发达的文教事业。泉州、潮州皆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而温州则产生过闻名天下的“永嘉学派”。

就兴学兴科举而言,温州最早。温州于东晋明帝太宁(323年—325年)年间设立永嘉郡学,教授子弟。此后,南朝宋谢灵运、裴松之、颜延之等相继为永嘉太守,皆亲临郡学教授讲学。泉州兴学略迟,约在南朝宋文帝(424年—453年)时,至明帝泰始元年(465年),学堂已很普遍,“家有诗书”。

从科举方面看,泉、温两地考取的第一个进士都在唐代。泉州士子首登进士榜的是欧阳詹,与韩愈同科,后又与韩愈同为太学博士。温州第一个进士是吴畦。泉州第一位进士欧阳詹的同科好友韩愈日后到潮州任职,开了潮州一带兴学风气。日后为纪念韩愈的贡献,潮州人将潮州城边的笔架山改名为韩山。郡学、县学的设立,其直接结果就是人才的培养。从第一个进士起到清末,泉、温两地进士皆达1000多名,潮州也有800多名。

在学术思想上,泉州、温州、潮州也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地方便是产生了一批打破陈腐思想禁锢、倡导务实致用精神的思想家。这同时也是三地海疆文化的重要特征。

在宋朝期间,泉州就产生了注重务实进取,反对空谈心性的思潮。到明代,泉州各个领域的思想开始活跃起来,最为突出的是理学中《易》学研究蔚然成风。蔡清、陈琛、张岳、林希元等人的著作,构成了这期间泉州颇为壮观的理学研究成就。他们继承和发展朱熹的学说,虽继承朱熹儒家正宗真传,但他们并不保守,主张学以致用。在与明代初期“心学”的论战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体系。还有具有近代色彩的启蒙思想家李贽,肯定个人欲望、个人利益,尊重个体个性;倡言人生应“自然、率真、快乐”,抨击伪君子、伪道德、伪道学。明朝的李光缙还旗帜鲜明地提出“重商”的思想。

温州在南宋则出现了倡导经世致用,反对贵义贱利、重农抑商的思想家,由叶适集大成,形成了“永嘉学派”。 受闽学影响,潮州在明朝中叶,则诞生了“王门学派”。潮州王门学派重视“践履”的学术取向,在潮州士大夫中影响甚大。他们大多走上经世实学的道路。

李贽、李光缙、叶适还有潮州“王门学派”,这些思想产生于三地言商重利的历史环境,又反哺于两地人民,促进两地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文章图片2

.三地同唱一出戏

三地的亲缘文化,还反映在文学艺术方面。温州南戏、泉州南音和潮州潮剧同样具有一脉相承、相互影响的关系。

南戏是比元杂剧更为成熟的戏曲形式,温州南戏是南戏中的一个流派。高明的《琵琶记》与以王十朋为主人公的《荆钗记》成为明清及近代泉州南音、梨园戏、高甲戏,甚至布袋戏(掌中戏)及傀儡戏长演不衰的剧目。《王魁负桂英》

《蔡伯喈与赵五娘》两出,几乎家喻户晓。南戏经海陆两路,直接传入泉州及所属的晋江、惠安、南安等地,与当地民间小唱相融而成为泉州南音、南曲。至今,泉州梨园戏仍存有南戏剧目一千多个。特别在曲牌、唱腔和表演程式上,大量保留了南戏的原有形态。有人称南戏为“戏剧的活化石”。

南戏在泉州发展演化后,又传至潮汕平原,今日潮州戏,也属南戏系统。清代前期,潮剧称为“泉潮雅调”和潮州戏。泉潮雅调从音乐唱腔得名;潮州戏则是从地域而得称。福建泉州的泉腔和广东潮州的潮腔相互汲收,渗透融合,1566年就已有“潮泉二部”合刻的《荔镜记》,再进一步发展,成为“泉潮雅调”。潮泉二腔融合中也接受弋阳、昆山等声腔影响,形成了“其歌轻婉,闽广相半”的特征。泉州的梨园戏和潮州的潮剧也有许多共同的剧目、剧本。其中最著名的恐怕是《陈三五娘》了,这个发生于泉潮两地的爱情故事,因戏曲的演绎广为传播,至今依然是流传两地的一段佳话。

文章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