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小板减少,再障

 wangming72 2022-11-23 发布于山东

·

秦伯未老师血液病治验


天津市南开医院 主任医师 李维骆
1957 年冬,笔者随秦老会诊一血液病患者。患者程某,女,24岁。诉经常鼻衄,月经不调,经水量多色淡,经期延长,淋漓不断,近半年来,两下肢有散在紫斑,
大小不一,或显或隐,压之不痛。曾去某医院检查,血红蛋白 8g/L,血小板 60x10°/L,余尚正常。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
秦老诊其脉,沉而细弱,面色不华,少气乏力,舌质淡白有浅齿痕,舌苔薄白。诊断为虚性紫癜,证属气血两虚。拟调理阴阳,补气益血。方用龟鹿二仙汤加味:白参5克,枸杞10克,龟板胶10 克,鹿角胶6克,当归10克,甘草5克。
秦老谓:本病乃肝肾虚损,精血亏少,精不化气,气不摄血所致。人参大补元气为君,补气以摄血,枸杞、当归益血固冲为臣,龟板育阴通任,填补肾精,鹿角人肝肾之经,益精血,通督脉,龟鹿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患者服药一周,经量减,面色好转。继服前方两周,鼻衄未发,紫斑隐隐。更服原方一个月,诸症状悉减,面色见红润,紫斑消退。复查血红蛋白 9.5g/L,血小板 80x10°/L。因服汤剂不便,改配丸剂一料常服。随访十年未再复发。
笔者毕业后临证二十余年,血液病患者众多。每遇虚性出血,无论吐衄、漏下,皆效秦老之法,随症加减,屡效。
1975 年秋,曾遇一患者刘某,男,40 岁。诉齿衄半年,初于晨间刷牙出血,未加注意,日渐加重。就诊于某医院,查血红蛋白 6.5g/L,血小板 60x10°/L,耳血可见幼稚红细胞。
又行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曾服中药归脾汤等方,效果不显。患者面色苍黄,精神不振,睡眠不佳,饮食不香,眩晕乏力,舌质淡白,苔薄白,脉缓而两尺沉。
考虑患者表现为脾气虚,脾不统血之证,为何服归脾汤效不显?乃脉证合参,尺沉为肾虚之征。肾藏精,主骨,生髓,肾虚精亏,精不化血则血虚。先后天互养,故思脾肾双补。方用归脾汤合龟鹿二仙汤加减化裁:党参 30 克,生芪 15 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枣仁15克,熟地10克,龟板胶 10 克,鹿角胶10 克,川芎6克,甘草3克。
服药两周,患者精神、睡眠均好转,齿衄减,原方去党参,代之以红参6克,续服两周,面色好转,齿衄大减。复査血红蛋白 7.5g/L,血小板 82x10°/L,原方加减,服药半年齿衄愈,面色转红润,舌质淡红,脉细弱。复查骨髓,幼稚红细胞大减,淋巴细胞已正常。配丸剂一料,续服一年,随访三年,未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