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当年的“跳橡皮筋” 和 “跳橡皮筋”的歌谣 朱修祥 成长在文革期间的我们业余生活非常枯燥,自家老妹唯一的娱乐游戏就是跳橡皮筋。每当她跨出亭子间的门槛,说我出去溜达一圈,那准是到顺成里的弄堂口或者周家牌路上跳皮筋儿去了。 后来老妹回忆说她小时候喜欢跳像皮筋简直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一天不跳就浑身难受、脚板发痒。但由于家境贫困,全家五口仅靠父亲每月四十五元人民币的微薄收入艰难生存。跳橡皮筋费鞋为此只要老妹外出跳橡皮筋,精打细算的老妈总是一再叮嘱老妹脱掉她亲手缝制的松紧鞋光着脚板跳…… 那时的小女孩们把橡皮筋一根根结起来成为有弹性的长绳子就可以玩跳橡皮筋的游戏了。(后来都改成用松紧带,比较结实不会断)小朋友分成两拨儿,一伙人负责拉着皮筋,另一伙人就可以跳了。跳皮筋分跳单的和双的,跳完了一组动作皮筋就要往上升,跳单的是从手下垂的自然高度起,然后到腰,肩,小举(手举过头,手臂弯曲)和大举(手举过头,手臂伸直)。跳双的是把皮筋两头接上套在两个人的脚腕上,高度是脚腕,膝盖,大腿,腰,脖子。这两种跳法是完全不同的。跳双的是比较后期的跳法,比较复杂,有难度,特别是人多的时候。跳单的比较传统,而且是边跳边唱,歌谣不同跳法就不同。 自己依稀记得自家老妹经常唱的有这么几首歌: 小皮球: 小皮球, 香蕉梨, 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 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 三五七, 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六, 四五七…… 采棉花: 小河流水哗啦啦, 我和姐姐采棉花, 姐姐采了三斤半, 我只采了一朵花。 牛儿: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哪去了…… 麦浪: 麦浪滚滚闪金光, 棉田一片白茫茫, 丰收的喜讯到处传, 社员人人心欢畅。 最荒唐的是文革刚开始,自家老妹跳橡皮筋时经常唱的这首奇葩歌谣: 邓拓吴晗廖沫沙, 他仨坏蛋是一家。 三家村是三兽村, 《燕山夜话》说黑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