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著阅读《西游记》(解析版)02

 尚雅轩 2022-11-23 发布于湖北

  重点03   名著阅读《西游记》

1.名著阅读

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

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老娘一剑”

(1)上述文段是《西游记》中哪一个故事情节?行者为什么称罗刹女为嫂嫂?罗刹女说的夺子之仇指什么?

(2)上述文段选自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除此之外,其它三部名著是:《____》《____》《____

【答案】(1)三借芭蕉扇;罗刹(即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曾经与孙悟空结拜过兄弟,所以称她为嫂嫂;她的儿子是圣婴大王红孩儿,曾与孙悟空几次交战,后来被观音菩萨降服,收为善财童子,所以称夺子之仇

(2)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详解】(1)第一问: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根据选段中的关键人物行者”“罗刹可知,本情节是三借芭蕉扇。其具体情节是:唐僧师徒四人路过火焰山,从土地爷嘴里听说,要想过山,只有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扇灭火后才能通过。孙悟空把师父安排好,前往芭蕉洞找铁扇公主。悟空初次借扇,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到五万四千里外。灵吉菩萨得知实情,给他一粒定风丹再去借扇。公主又用扇扇他,悟空口含定风丹,一动不动。公主害怕忙回了洞府,闭门不出。悟空变作一只小虫,飞入洞中,钻在茶沫之下,随茶水被公主喝入肚腹之中,拳打脚踢,来回翻腾,公主腹中疼痛难忍,答应借扇,但给的是一把假扇,孙悟空用假扇扇火,结果火越煽火越大。悟空二次来借扇,悟空变成牛魔王模样,骗得真扇,却被牛魔王所变的猪八戒夺回。悟空第三次来借扇,悟空与牛魔王大战,八戒、沙僧、哪吒及天神上前助战,最后把牛魔王打得现出原形,牛魔王为了活命不得不让铁扇公主把真扇交出来,扑灭火焰山之火。

第二问: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关系。

在《西游记》的第三回,孙悟空和牛魔王结拜为兄弟。孙悟空在花果山当大王时,从龙宫夺了金箍棒后,和牛魔王拜了把子,牛魔王为兄,悟空为弟。铁扇公主是牛魔王的妻子,所以孙悟空称其为嫂嫂。

第三问: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在《西游记》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中写到,在深山枯松涧有一个红孩儿,他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法术高强,顽皮好胜,正等着唐僧师徒路过,一心想用唐僧肉孝敬父母。红孩儿用苦肉计骗取了唐僧的信任,乘机将唐僧掳进火云洞。悟空、八戒前去寻师父,红孩儿率领一群小妖精,口喷烈火,烧得悟空、八戒落荒而逃孙悟空只好去南山请求菩萨帮忙。得知事情的经过后,菩萨跟着悟空来到洞前,设计使红孩儿坐上菩萨的莲花宝座,刀刃竖起令其动弹不得。红孩儿只好归顺,但他嘴上说着,却妖心不改,妄想用枪刺菩萨,没有得逞,被菩萨收伏,套上金箍儿,封为善财童子,师徒四人才继续西行。这说是铁扇公主说的夺子之仇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中国四大名著指的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著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红楼梦》别名《石头记》等,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为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2.阅读名著时,可以采取精读和跳读交替使用的方法。比如,在阅读《西游记》时,像三打白骨精这样展现人物性格的情节就需要精读,而书中一些描写环境的诗词等内容,就可以跳过不读。请你以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为例,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是如何运用这个读书方法阅读的。(100字左右)

【知识卡片】

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读则是主动地合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

【答案】示例: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讲述红军长征等重大事件,介绍红军将领生平,体现其非凡领导才能和魅力的内容就需要精读,因为这些内容能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取得为什么能取得胜利(红星为什么能照耀中国),而这正是作品的主题。而关于红区经济、货币等方面政策可以跳过不读。

【详解】考查名著阅读。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具体分析即可。如: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讲述红军长征的过程及其中的一些重要战役的内容,对于红军主要将领的介绍等内容时,就要精读,如第六章《长征》,第九章《和红军在一起》,第十章《和红军在一起(续)》等内容。第十三章《又是白色世界》介绍了西安事变的经过,则可以跳过不读。这一内容与本书主题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必将如红星一样照耀中国,乃至全世界关系不大。

名著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语段一: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或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安慰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将走的前几天,A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得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节选自《朝花夕拾》)

语段二: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被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折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电受了一拜。

(节选自《西游记》)

语段三: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选自《艾青诗选·礁石》)

3.结合语段一、语段二,完成下面两小题。

1)语段一中A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一、二中鲁迅先生离开老师、行者离开师傅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一般认为语段三中的礁石象征着中华民族,请你做简要阐释。

5.下列选项中,相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这首诗表达了华夏儿女对祖国最真挚的爱。

B.《朝花夕拾》中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C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太阳

D.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恼怒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上老君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答案】3.(1)藤野先生

2)通过看电影事件,鲁迅认识到学医并不能救国,要改变中华民族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于是决定弃医从文,所以离开藤野先生。

唐僧认为行者三打白骨精,屡次三番打杀人,加上猪八戒旁边撺掇,唐僧就赶走了孙悟空。    4.海浪无休止地扑向礁石,但礁石依然站在那里,象征虽遭受种种困扰和挤压,但依然英勇顽强的中华民族。    5D

【解析】3.本题考查识记名著内容。

1)结合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可知,语段一中A是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时的老师。他是一个简朴、朴实、严谨、认真、负责、谦卑、没有民族偏见的人。

2)从《藤野先生》中可以知道引发鲁迅弃医从文的事件有两个,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事件匿名信事件使鲁迅深感弱国国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语段一鲁迅先生离开老师的原因就是看电影事件。作者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挫伤,思想上受到极大震撼,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更使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因此改变志向,弃医学文。

结合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可知,这个是三打白骨精之后的情节。中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唐僧写下贬书,要将孙悟空赶回花果山。孙悟空不忍离开,言道: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

4.本题考查诗意。这首诗给人们描绘了两个主要的画面:一是无数浪花被礁石打成碎沫;二是礁石屹立,面对浩瀚的海洋。礁石虽然伤痕累累,却依然挺立,甚至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等动词,表现了礁石明朗、纯净的形象,这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像礁石般坚忍不拔、乐观自信的人们。作者借礼赞礁石,礼赞了不畏困难,乐观自信的人格,更礼赞了那些历经磨难、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5.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D.“太上老君有误,应是太白金星

故选D

6.《西游记》可以称作一部励志故事,师徒四人历经磨难,锻炼意志,收获成长。请以孙悟空为例,任选一个方面,结合下面回目中的具体故事,谈谈孙悟空的成长经历。

在自我反省中成长  在团队协作中成长

章回

目录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答案】示例一:在自我反省中成长。在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中,孙悟空因打死六个毛贼,与唐僧发生冲突,怒回花果山,在龙王处听张良三进履的故事,便沉吟半晌不语,之后重回唐僧身边,继续保护师父西行。

示例二:在团队协作中成长。在尸魔三戏唐三藏后,唐僧赶走了孙悟空,孙悟空恢复到原来的行凶状态;但后来唐僧有难时,猪八戒挺身而出,义激美猴王,沙僧也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孙悟空既往不咎,与他们共同协作,对付黄袍怪。孙悟空在这样的波折中,重新找回了自己,坚定了信念。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及理解。结合内容分析孙悟空在自我反省中成长”“在团队协作中成长即可。

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内容概述:刘伯钦送唐僧到两届山,救出了孙悟空,师徒别刘伯钦西行。途中寄宿遇见六个山贼(分别是: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代表人的六种感官享受),悟空杀死六贼,唐僧责怪悟空杀人,于是悟空撇下唐僧。唐僧独自前行遇见菩萨,传授紧箍咒。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内容概述: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内容概述: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惹恼了唐僧,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而唐僧却被黄袍怪扣押在宝象国。八戒、沙僧、白马的营救失败,无奈之下八戒到花果山向孙悟空求救。这时的孙悟空对唐僧的做法不满,还在生闷气,最后八戒使了激将法请回孙悟空。

示例:孙悟空杀了六个强盗,唐僧责怪他,悟空一怒之下离开,后被观音劝返;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唐僧误认为悟空杀的是好人,赶他离开,悟空再三恳求无果,流泪下拜告别,并嘱咐沙师弟好生看管师傅,后在唐僧遇难时降妖。孙悟空由刚开始的任性急躁到逐渐成熟,重视师徒情谊,能理性地处理问题,体现孙悟空在自我反省中成长。

7.阅读《西游记》选段,完成题目。

行者上前迎着,合掌道:女童,累你转报公主一声。我本是取经的和尚,在西方路上,难过火焰山,特来拜借芭蕉扇一用。那毛女道:你是那寺里和尚?叫甚名字?我好与你通报。行者道:我是东土来的,叫做孙悟空和尚。

那毛女即便回身,转于洞内,对罗刹跪下道:奶奶,洞门外有个东土来的孙悟空和尚,要见奶奶,拜求芭蕉扇,过火焰山一用。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口中骂道:这泼猴!今日来了!叫:丫鬟,取披挂,拿兵器来!随即取了披挂,拿两口青锋宝剑,整束出来。

(1)罗刹女为什么一听到孙悟空三个字就怒上心头?

(2)罗刹女不愿借芭蕉扇给孙悟空,于是引发了一场恶斗,她是怎样打退孙悟空的?孙悟空又是用什么办法来应对罗刹女的?

【答案】(1)孙悟空在火云洞请来观音菩萨收了罗刹女的儿子红孩儿为善财童子,所以罗刹女怀恨在心,称夺子之仇

(2)罗刹女用芭蕉扇把孙悟空扇得无影无踪(扇到几万里之外)。孙悟空从灵吉菩萨那里借来定风丹,返回翠云山再战。

【详解】(1)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理解。

《西游记》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中写到,红孩儿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法术高强,用苦肉计骗取了唐僧的信任,乘机将唐僧掳进火云洞。悟空、八戒前去寻师父,红孩儿率领一群小妖精,口喷烈火,烧得悟空、八戒落荒而逃。孙悟空只好去南山请求菩萨帮忙。得知事情的经过后,菩萨设计使红孩儿坐上菩萨的莲花宝座,刀刃竖起令其动弹不得。红孩儿只好归顺,但他嘴上说着,却妖心不改,妄想用枪刺菩萨,没有得逞,被菩萨收伏,套上金箍儿,封为善财童子,师徒四人才继续西行。文段中罗刹女是铁扇公主,即是红孩儿的母亲,因悟空去请观音菩萨收了红孩儿做善财童子。罗刹女苦于不能与红孩儿相见,认为是悟空害了红孩儿,十分恼火,恨悟空,结下了仇,听见孙悟空三个字都会怒上心头。可据此作答。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及故事情节的理解。

本题可依据《西游记》中三借芭蕉扇故事情节来梳理概括。其大致情节是: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风尘仆仆朝西行去。走着走着,渐渐觉得热气袭人,难以忍受。此进正值秋天,大家感到很奇怪。一打听才知道前方有座火焰山,方圆八百里寸草不生。又从卖糕少年嘴里听说,要想过山,只有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扇灭火后才能通过。悟空把师父安排好,前往芭蕉洞找铁扇公主。铁扇公主是牛魔王的妻子,红孩儿之母。因上次红孩儿想吃唐僧肉与司空结下了冤仇,铁扇公主哪里肯借。悟空初次借扇,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得无踪无影。灵吉菩萨得知实情,给他一粒定风丹,再去借扇。悟空二次来借扇,公主又用扇扇他,悟空口含定风丹,一动不动。公主急忙回洞,闭门不出。悟空变作一只小虫,乘公主喝茶之际进入铁扇公主腹中。公主腹疼难忍,答应借扇,但给的是一把假扇。第三次,悟空变成牛魔王模样,骗得真扇。牛魔王到家得知真相后急忙追赶,悟空与牛魔王大战。八戒、沙僧上前助战,最后把牛魔王打得现出原形。悟空用芭蕉扇扇灭山火,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取经。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道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住疼痛,跪于路边,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闯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吧!”行者道:“师傅错怪我了,这厮分明是个妖怪。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上文是明代作家_________________写的《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的,上边文段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是什么?以此塑造了唐僧怎样的形象?

【答案】(1)     吴承恩    三打白骨精

(2)语言描写。唐僧慈悲为怀,却一意孤行,固执己见,是非不分。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根据文段中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白骨夫人”“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可知,这个故事叫三打白骨精。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骨岭前。在白骨岭白骨洞内,住着一个凶残、狡猾,善于伪装的尸魔白骨精。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上山送斋的村姑和朝山进香的老妪,全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肆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白骨精心有不甘,第三次变成老丈又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利用唐僧心慈,又假冒佛祖名义从天上飘下素绢,责备唐僧姑息孙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及描写手法。

文段是唐僧师徒的对话,所以文段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是语言描写。根据出家人行善可知唐僧心地善良,慈悲为怀,一心向佛;根据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猴头,还有甚说话……你回去吧”“这厮分明是个妖怪。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可知唐僧一意孤行,愚钝固执、不辨善恶,是非不分。据此回答即可。

9.阅读《西游记》节选,回答问题。

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忽转头,见右壁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糟的力士,领几个运水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这里。他就弄个神通,把毫毛拔下几根,丢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即变做几个瞌睡虫,奔在众人脸上。你看那伙人,手软头低,闭眉合眼,丢了执事,都去盹睡。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吃勾了多时,酕醄醉了。自揣自摸到:“不好!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

(1)此段文字中请的客来是参加__________,大圣此时幻化成_________(神仙)的模样,喝了仙露琼浆后想回府中睡觉,结果却跑到了__________住的兜率天宫,吃炒豆似的吃光了金丹。

(2)有人评价:《西游记》在塑造人物上达到了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分析孙悟空这个人物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答案】(1)     蟠桃大会    赤脚大仙     太上老君

(2)人性:从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可以看出孙悟空闻到美味佳酿,也像人一样流口水;从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可以看出他吃醉酒后,也像人一样怕惹麻烦,想赶紧溜回府中睡觉。

神性:从他就弄个神通,把毫毛拔下几根,丢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即变做几个瞌睡虫可看出他有神仙的手段,本领高超,能让仙官、力士睡着。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可知,此段文字选自《西游记》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孙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之时,他每天无所事事,在许旌阳真人的提议下,玉帝安排悟空权管蟠桃园,在土地公告诉孙悟空3600株树的作用之时,悟空十分高兴。一日见老树桃熟大半便吃尽了园中大桃。王母娘娘开蟠桃会,悟空闻说后赴瑶池,幻化成赤脚大仙喝光仙酒;又跑到兜率天宫,吃尽太上老君的葫芦内的金丹。后逃回花果山,玉帝闻说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孙悟空,悟空打退众天神。据此回答即可。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分析。

孙悟空神性的体现主要是他能七十二变,本领高超,神通广大,如选文中他就弄个神通,把毫毛拔下几根,丢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即变做几个瞌睡虫,奔在众人脸上。你看那伙人,手软头低,闭眉合眼,丢了执事,都去盹睡,而人性的体现则主要是他像人一样贪吃贪喝,然后喝醉了还想回府中睡去,如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放开量,痛饮一番”“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0.完成《西游记》名著探究表格

探究主题

《西游记》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探究方法

对比探究

横向对比

1)吴承恩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体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以下是师徒四人在遭遇镇元大仙赶、捉后所说的话,请根据小说内容以及唐僧和猪八戒的人物语言特色,将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处。(每空选一项)

A你等闯出祸来,却带累我在此受罪,这是怎的起?

B且休报怨,打便先打我,你又不曾吃打,倒转嗟呀怎的?

C师父,还有陪绑的在这里哩。

D哥哥又弄虚头了。这里麻绳喷水,紧紧的绑着,还比关在殿上,被你使解锁法搠开门走哩!

唐僧_______________                  猪八戒_______________


纵向对比


话语摘抄

A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

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B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C师父,恕弟子这遭!……纵是弟子不善,也当将功折罪……”

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誉文》

2从摘抄的三句话中,你能看出孙悟空对唐僧的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结合上图可以发现,孙悟空的取经之路同时也是个体的成长之路,有很多关键因素促成他的成长。请你从教导、合作、磨练、了解、追求等关键因素中选一个,也可以自己提炼关键因素,结合原著说说理由。


【答案】(1①A   ②D

2)从嫌弃(不屑、无礼、无所谓等),对取经心猿意马,到逐渐理解唐僧并开始感激敬重他。

3)示例:关键因素磨难。如被镇压在五行山下五六百年,他有所反省;又如与白骨精的几次正面冲突,让悟空在困难与磨难中逐渐变得理性沉稳。

关键因素了解。悟空的成长与唐僧脱不开关系。随着悟空对唐僧了解的加深,感受到唐僧取经志向的坚定,内心的善良,坚韧的意志,为唐僧所折服,从而一心一意辅佐唐僧西去取经。最后不仅取经事成,自己也获得了成长。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

1)推断唐僧说的是A句;其中你等指的是悟空等三人;闯出祸来,却带累我在此受罪是指他们偷吃了人参果,自己不曾吃得,却被他们连累,一起被擒。

推断猪八戒说的是D句;其中哥哥是作为二徒弟的猪八戒对孙悟空(唐僧的大徒弟)的称呼;又弄虚头了。这里麻绳喷水,紧紧的绑着,还比关在殿上,被你使解锁法搠开门走哩体现了对孙悟空的不信任,体现了猪八戒小肚鸡肠的性格特点。

2A句是唐僧第一次驱逐悟空时,悟空对唐僧说的。此时悟空刚刚追随唐僧,因为打杀了贼人,唐僧就要将他赶走,此时悟空对取经并不看重,对唐僧也没有任何的尊重,只是菩萨让他随唐僧取经,好成就正果。既然唐僧让孙悟空回去,孙悟空便想回去了。

B句是唐僧第二次驱逐悟空时,悟空对唐僧说的。悟空三次打杀白骨精,唐僧认为他滥杀无辜,要将他赶走。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说明他此时已经开始感念唐僧解救自己的恩情,开始认可唐僧是自己的师父。

C句是唐僧第三次驱逐悟空时,悟空心中所想。他想得不是一走了之,而是去菩萨那里寻找帮助,纵是弟子不善,也当将功折罪说明他此时已经真正认可以唐僧,对唐僧产生的敬重和依赖的心理,觉得唐僧不应直接驱逐他,而应让他将功补过。

此可知其心理变化为:从嫌弃,对取经心猿意马,到逐渐理解唐僧并开始感激敬重他。

3)开放型试题,围绕题干中出示的教导、合作、磨练、了解、追求选择或是自己提炼促使孙悟空成长的因素,结合名著内容表述原因即可。

示例:关键因素磨练。磨练助力孙悟空的成长,他跋山涉水学艺,学得七十变等本领,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后,承担起护送 唐僧取经的使命;历经八十难,取得真经,被封为斗战胜佛。磨练让孙悟空增长本领,懂得担当,由石猴修成胜佛。

11.《西游记》中很多本是神仙的坐骑却下凡作孽的妖魔。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根据表格提示,联系前后章回,完成表格,并简述孙悟空与他战斗,坐骑终于被神仙收服的故事情节。

序号

回目

相关章节

坐骑名称

出现地方

法宝

收服坐骑的神仙

选项一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兜洞如来暗示主人公

独角兕

金兜山金兜洞

金刚琢

选项二

第七十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悟空计盗紫金铃

金毛犼

朱紫国

紫金铃

【答案】示例:选项一:太上老君。唐僧、八戒和沙僧先后被独角兕大王捉去,孙悟空前来救人,金箍棒却被金刚琢套走,孙悟空请来的各路援军的法宝也都被套走,最后独角兕的主人太上老君前来收服,带回宫去。

选项二:观音菩萨。唐僧师徒四人途经朱紫国,得知金圣宫娘娘被金毛犼赛太岁掳去,孙悟空前去救人。赛太岁的紫金铃能喷出红火、青烟和黄沙,孙悟空敌不过。观音菩萨前来收服妖怪。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结合《西游记》第五十二回:悟空大闹金山白几洞,如来暗示主人公可知,悟空偷得金箍棒后,与那妖怪战经三个时辰,不分胜败,那妖逃入洞中,拿回诸神被套去的兵器,但又被那妖用圈子套走。悟空上西天找如来佛祖,如来佛祖遣十八尊罗汉带宝贝金丹砂来战,但金丹砂也被那妖的圈子套去。二罗汉说如来曾示意悟空去找太上老君,悟空请来太上老君,老君用芭蕉扇扇出那妖本相,原来是老君坐骑青牛,其圈为老君的金刚琢;

结合《西游记》第七十回:妖魔宝放烟沙火,悟空计盗紫金铃,第七十一回:行者假名降怪犼,观音现象伏妖王可知,悟空打跑赛太岁派来的先锋,打死一只去朱紫国下战书的小妖,携其尸回国。国王把皇后曾戴的黄金串交给悟空作为标记。悟空变成被打死的小妖进山入洞并差,将宝串交交给皇后,并托她将那怪放烟、沙、火的三个金铃骗来,刚要盗走,惊动那怪,只好丢下金铃,变成苍蝇藏身。悟空使计骗得妖怪金铃,溜出洞外挑战,引出那怪,用铃摇出烟、沙、火,使那怪走投无路。观音洒甘露救火,并言此怪是自己座骑金毛犼,因报国王射伤孔雀大明王菩萨子女之恨,来此拆散国王鸾凤。据此作答。

12.名著阅读。

有人笑评《西游记》:唐僧是有本事,没脾气的;孙悟空是有本事,有脾气的;八戒是没本事,有脾气的;沙僧是没本事,没脾气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根据原著的相关情节,选择其中一个人物,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结合情节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

我同意他对唐僧的评价,唐僧本是佛祖的弟子金蝉子,因不听说法转生东土,唐僧以取经为己任,坚持自己的信仰,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却坚持不懈,最后取得成功。为人善良仁慈,虽屡遭磨难和欺骗,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可亲可敬。

我同意他对悟空的评价,悟空胆识过人,他敢于向权贵发起挑战,大闹地府,怒撕生死簿;与佛祖打赌;他不满玉帝给的官衔,发现王母娘娘蟠桃大会没宴请他时,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他捉弄神仙,大闹蟠桃会,喝光玉液琼浆,吃完八珍百味、嚼尽九转金丹,后来被投入太上老君的八卦炉烧了七七四十九天,却毫发无伤,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他把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把玉帝吓得惊慌失措,不得不向如来佛祖求助,他这种敢于冒险勇于犯难的精神,充分显现了英雄的特质。但是他也争强好胜、心高气傲、性急如火。

我同意他对八戒的评价,八戒能力有限,和悟空相比较就显得憨蠢笨重。他贪吃懒惰,受不了金钱美女的诱惑,遇到困难他就喊散伙,无法坚持到底。他常在唐僧的耳边挑拨悟空的不是,使得悟空受苦。

我同意他对沙僧的评价,沙僧在三个徒弟中法术最低,沉默寡言,没有主见。整部小说中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开启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篇章。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全书共100回,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其中前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拜师、大闹三界,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81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取到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正果。本题要求根据评论结合相关故事情节,说明自己的看法,这就需要我们特别熟悉有关这四人的典型故事情节,并从中分析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示例一:选悟空。观点:我赞成对他的评价,悟空是有本事,有脾气的。理由:他一闹龙宫,二闹地府,三闹天宫,并且还和佛祖打赌。他叛逆的个性、充沛的生命力、大无畏的精神使得他不怕吃苦,勇于面对挑战。他这种敢于冒险勇于犯难的精神,充分显现了英雄的特质。

不赞成他的评价,观点:悟空被压五指山500年,始终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最终走上取经路。他的脾气虽火爆,但却只是符合猴子的特性,只是顽皮、随性、爱捉弄人。性格还是很可爱的。

示例二:选唐僧。观点:我不赞成他的评价,我认为唐僧是没本事,有脾气的。理由:唐僧在遇到白骨精时,肉眼凡胎,没有识破尸魔的本事,还在八戒的挑唆下赶走了悟空。唐僧手无缚鸡之力,又不能明辨是非,还不能容忍悟空的不同观点。

示例三:选八戒。观点:我认为八戒是有本事,有脾气的。理由:八戒有三十六变,擅长水战,与悟空配合默契,比如流沙河收服沙僧。但他小鸡肚肠,碰到机会就要挑拨离间,比如三打白骨精中,挑唆唐僧赶走悟空。

示例四:选沙僧,我认为沙僧是有本事,没脾气的,沙僧在天庭是卷帘大将,被贬下凡在流沙河为妖时,也是一方霸主。他的性格刚毅木讷,沉默踏实、任劳任怨、正直无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谨守佛门戒律。

13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是《西游记》第二十七回的题目。请结合名著内容,简要回答尸魔是如何三戏唐三藏的。

【答案】尸魔就是白骨夫人,她首先变成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来山上送饭还愿;接着变成一个老妇人,前来寻找女儿;最后变成一个老翁,前来寻找女儿和妻子。

【详解】考查名著情节。唐僧师徒往西天取经,行至宛子山。尸魔白骨精欲食唐僧肉,两次施魔法变化村姑和婆婆,前来诓骗唐僧,却均被悟空识破。最后白骨精幻变白发老翁诓称前来寻亲,仍被火眼金睛孙悟空识破,他不顾唐僧念咒阻止,挥棒将假老丈击毙。白骨精化作一堆白骨。唐僧误为孙悟空无故三次伤人,佛法难容,怒而逐走悟空。悟空苦求未允,无奈痛别暂归花果山。

14.有人说,小说中主角的光环总是大放异彩,配角默默无闻似乎可有可无,如沙僧。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西游记》里的具体内容分析沙僧并非可有可无的原因。

【答案】示例一:沙僧意志坚定,在漫长、艰险的取经途中,沙僧勇往直前,鼓舞着团队一路前行,所以并非可有可无。如在四圣试禅心时,唐僧要他留下招赘,他表示宁死也要往西天去,决不干此欺心之事

示例二:沙僧头脑清醒,做事稳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重情重义,忠心耿耿。在西行路上,他不像孙悟空那样自负,也不像猪八戒那样斤斤计较。他总是默默地将一些平凡、琐碎的事处理得有条不紊,又能胸怀大局,清醒地摆正自己的位置,所以总能赢得大家的信赖,并非可有可无。

示例三:沙僧憨厚老实,懂得协调人际关系,是取经队伍的调和剂。唐僧作为师傅,时刻以佛门戒律要求徒弟,而孙悟空则不受约束、自由自在,当两人爆发冲突时,猪八戒往往喜欢火上浇油。而沙僧总能劝架成功,保证了团队的和谐,所以并非可有可无。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名著人物形象。

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内容,并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结合《西游记》内容可知,沙僧外貌丑陋,但个性憨厚,忠心耿耿。他不像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贪恋女色。自从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虽然个性不鲜明,但他是《西游记》里不能缺少的重要人物。所以塑造这个形象是有必要。回答时结合人物形象分析即可。

示例:沙僧虽然不突出,但是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是师徒四人中最踏实的一个,做事稳健,憨厚老实。当唐僧师徒三人之间发生矛盾时,沙僧总是很理智的在旁边劝解,如果没有沙僧,孙悟空、猪八戒、唐僧三人间的矛盾会激化,所以沙僧并非是为了搬运行李而存在的可有可无的角色。

15.阅读名著《西游记》中的选段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那菩萨早已看见行者来到,即命守山大神去迎。那大神出林来,叫声“孙悟空,那里去?”行者抬头喝道:“你这个熊罴!我是你叫的悟空!当初不是老孙饶了你,你已此了黑风山的尸鬼矣。今日跟了菩萨,受了善果,居此仙山,常听法教,你叫不得我一声老爷?”……他只得陪笑道:“大圣,古人云:'君子不念旧恶。’只管题他怎的!菩萨着我来迎你哩。”

(1)文中的仙山是指______

(2)结合原著,简要说说选文中孙悟空造访仙山的原因。

【答案】(1)普陀山

(2)孙悟空推倒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遍游三岛,求方未果,特来普陀山请观音菩萨助他医活人参果树。

【详解】(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根据那菩萨早已看见行者来到,即命守山大神去迎”“你这个熊罴!我是你叫的悟空!当初不是老孙饶了你,你已此了黑风山的尸鬼矣分析,熊罴观音菩萨守山大神,据此可知,文中的仙山指的是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

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联系原著内容可知,孙悟空在取经途中,多次去找观音菩萨寻求帮助,与守山大神开玩笑的这次,是因为在五庄观偷吃了人参果,一怒之下推倒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师傅被困道观,他多方求助未果,于是来到普陀山请观音菩萨帮助他医活人参果树。

16.名著阅读。

行者道:“你不跟唐僧取经去,却来这里怎的?想是你冲撞了师傅,师傅也贬你回来了?有甚贬书,拿来我看?”八戒道:“不曾冲撞他,他也没什么贬书,也不曾赶我。”行者道:“既无贬书,又不曾赶你,你来我这里怎的?”八戒道:“师傅想你,着我来请你的。”

(1)选文中的这里是指_____________;猪八戒来到此地是为了请孙悟空去降伏_____________

(2)《西游记》中很多人物既保持着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答案】(1)     花果山    黄袍怪

(2)示例:孙悟空:动物性:长得一副猴相,雷公嘴、毛脸,具有猴子机敏乖巧、好动的习性。神的本领(神性):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神奇本领。人的特点(人性),心高气傲,容易冲动,爱捉弄人,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教条等。(意思对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的人物故事及主旨,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阅读选文可知,该选段讲的是猪八戒到花果山请孙悟空的情节。据此可知,这里指花果山;

联系选文前后的情节,唐僧将孙悟空赶走后,遇到了黄袍怪,唐僧被活捉,猪八戒、沙僧也不是黄袍怪的对手,白龙马出战被黄袍怪打伤。在这种情况下,猪八戒接受白龙马的建议,只身前往花果山去请孙悟空,后采用激将法请回了孙悟空,降伏了黄袍怪,救出了唐僧。故第空应填黄袍怪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特点。

大纲要求必读的中外名著,一定要熟读。对于文中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的经典故事、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一定要了然于心。

《西游记》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在现实基础上的神奇想象,很多形象都具有动物性、人性和神的特征。读过原著的应该对此喜闻乐见,关键在于如何结合具体内容准确地分析孙悟空或猪八戒的复杂特点。其中,动物性主要是外表和动物的一些表现,神的本领主要是超现实的想象,人的特点则包括优点和不足。

孙悟空:动物性:孙悟空长得一副猴相,雷公嘴、毛脸,具有猴子机敏乖巧、好动的习性,抓耳挠腮上窜下跳是他的本性。大闹天宫的时候,孙悟空趁蟠桃会场没人,就撒欢儿似的吃喝玩乐,吃也不好好吃,吃一半扔一半,酒喝一半撒一半,把天宫搞得乱七八糟的;都体现出他顽劣的动物性。

神性:《西游记》开篇对他的描述仙石崩开,出一石卵,随后出现头脚四肢,便跪拜天地,双眼射出金光直冲斗府,孙悟空不平凡的身世也就注定了他不平凡的成长历程。孙悟空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神奇本领。他火眼金睛,三打白骨精,每次都能看穿白骨精的诡计。从太乙金仙到斗战胜佛,孙悟空都带着一股子灵气,不管学什么,他基本上一学就会,一门通百门通!什么法天象地、移星换斗、搬山捯海之类的法术对他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

人性:自从猴王出世以来,投名师、学人道、求长生这些人类该有的追求就是是他的目标。孙悟空孤身一人远渡重洋投奔菩提祖师,除了练就一身本事之外,还学习了大量国学和宗教知识;他热爱自由,追求自我,临危不惧,嫉恶如仇,深明大义。取经路上不但一心一意的保护唐僧西去,而且心怀大局观,很少和唐僧和八戒一般见识,他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教条。例如打了白骨精后,唐僧怪罪于孙悟空,几次赶他走,孙悟空都不走,最后没办法了,非走不可了,孙悟空还向唐僧跪拜,后来师父遇险,孙悟空得知情况后也去救唐僧,孙悟空对师父的忠诚和报答都体现出他的人性;同时他也有心高气傲,容易冲动的一面,如在五庄观偷摘人参果,遭到误会后捣毁人参果树;取经路上经常捉弄猪八戒。这些都是孙悟空人性的体现。

猪八戒是集人、神、猪为一体的人物形象。

动物性:猪八戒形象不佳,嘴脸和猪相似,有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等特点。食量特别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早间点心,也得吃百十来个烧饼才饱;他能睡,不管天塌下来他都能睡着,在第三十一回中,猪八戒和沙僧一起去救公主百花羞,沙僧被擒,猪八戒逃走,没有想办法去救沙僧,而是藏在草丛里,一觉睡到半夜时分。

神性:猪八戒作为上天神仙——天蓬大元帅,也颇有些武艺神力,有三十六般变化,能腾云驾雾。在收沙僧,伏鲤鱼精,过荆棘岭,救乌鸡国国王时,猪八戒变高身躯,变长钉耙,拽开步,双手使耙,将荆棘左右搂开,护送唐僧顺利通过荆棘岭。

人性:猪八戒具有人的七情六欲。在第二十四回中,他不但要娶老夫人的三个女儿,情急之下连丈母娘也想要,他在高老庄中,对高老的女儿一直以柔情相待,想用柔情感化女菩萨;虽然他好色,但忠诚,在第二十回中孙悟空降伏猪八戒后,临走之时还在给他的老丈人嘱咐:丈人啊,你还好生看待我的浑家:只怕我们取经不成时,好来还俗,照旧与你作女婿过活;猪八戒知道节俭,善于理财。在第七十七回中,孙悟空诈唬猪八戒,从他的耳朵里掏出了四钱五六分银子;另外他爱占小便宜,爱搬弄是非,经常说孙悟空的坏话,一遇到困难就喊散伙等。

示例一:孙悟空:动物性:长得一副猴相,雷公嘴、毛脸,具有猴子机敏乖巧、好动的习性。神的本领(神性):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神奇本领。人的特点(人性),心高气傲,容易冲动,爱捉弄人,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教条等。

示例二:猪八戒:动物性:猪八戒嘴脸和猪相似,有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等特点。神的本领(神性):天蓬元帅出身,有三十六般变化,能腾云驾雾。人的特点(人性):有七情六欲,爱占小便宜,爱搬弄是非,一遇到困难就喊散伙等。

17.在《西游记》名著阅读分享会的话说唐僧师徒环节中,大家纷纷说出了自己喜欢的人物。请你也说说你最喜欢的人物,并结合具体情节说明理由。(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我最喜欢孙悟空。他聪明机智,比如:答应菩萨西天取经前他曾要了个条件:叫天天应,叫地地灵,还要了三根救命毫毛,这为后来遇难留了后路。他还很有人情味。比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被唐僧赶走时那声声师父的呼喊,让人感动。

示例二:我最喜欢猪八戒。因为他能吃苦。比如:在高老庄时,丈人称他倒也勤劳,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他勇敢、单纯,能与悟空协力合作,遇到妖怪,挥着九齿钉耙就打。

示例三:我最喜欢唐僧的正派、有同情心。如四圣试禅心时,菩萨要嫁女儿给他时,他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蛤蟆;他一心向佛。在女儿国国王的盛情挽留下,他依然不为所动,坚持去西天取经。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名著人物。围绕人物的个性(特点)表述喜欢的理由即可。

示例:我最喜欢孙悟空。他懂得不断提高自己,他本来就是天地灵化之物,跟白菩提老祖学得高强武艺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变化无穷。后来又吃了蟠桃,饮了玉酒,盗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八卦炉内炼就了他的火眼金睛;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忠心耿耿;他非常勇敢,如果没有他力战妖魔,就不会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18.阅读下面两段《西游记》选文,回答问题。

【甲】

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②……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④……

众猴欢喜,都道:“你带我们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那些猴也都进去了。……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乙】

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地把他压住。

(1)《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鲁迅先生称此书为“____________小说

(2)阅读选段(乙),运用对联知识将此回目录补充完整。

八卦炉中逃大圣,______________定心猿。

(3)做批注是我们常用的读书方法,批注的类型有评价式批注”“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或者补充式批注。请按要求做批注。

赏析式批注: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想式批注: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句话能发人自省,由此我们能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有关诚信的一个句子,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神魔

(2)五行山下

(3)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石猴入洞的情景,表现了石猴勇敢、机智、灵巧的特点。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积累。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妖怪魔法高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首次提出神魔小说的概念,他说:且历来三教之争,都无解决,互相容受,乃曰'同源,所谓义利邪正善恶是非真妄诸端,皆混而又析之,统于二元,虽无专名,谓之神魔,盖可赅括矣。据此可知,鲁迅先生称西游记为神魔小说

2)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对联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解答时,要结合名著故事情节进行分析概括。八卦炉中逃大圣指的是孙悟空从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跳出来,继续大闹天宫这一情节。

通过乙文中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地把他压住可知悟空最后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八卦炉五行山都是名词;都是方位名词;据此可概括为五行山下

3)考查批注阅读的能力。

解答时,要按照题干要求的角度,结合句子内容进行分析。题干要求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通过句子中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内容可知,需要赏析的句子是对石猴的描写,可归为人物描写。句中”“”“都是动词,通过这些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猴轻快、敏捷地跳入水帘洞的情景,展现了它的聪明机智。

考查默写题,《<论语>十二章》中有关诚信的一个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19.【分析鉴赏】班级开展以《西游记》中的人生智慧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你所在的小组确定了困境与突围的专题。请你结合书中的情节,仿照示例,完成下列表格。

人物

人生智慧

孙悟空

孙悟空吃了万寿山五庄观中人参果,并用石狮变成自身模样砸漏了油锅。镇元子大怒,要油炸唐僧。

悟空拜见观音,让其帮助复活果树。镇元子款待唐僧师徒,并与悟空结为兄弟。

知错能改可以化解矛盾。

孙悟空

1

2

3

【答案】示例

1)困境:白虎岭的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分别变作美女、老妇、老翁,迷惑并欲加害孙悟空的师父,让他无法完成取经的使命。

2)突围: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白骨精,保护了师父。

3)人生智慧:要看清事物的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

【详解】考查对名著内容、情节的识记理解。要熟悉名著的内容,梳理主要人物精神品质,根据题干要求选取困境与突围专题有关的故事,总结分析出故事中悟出的人生智慧,完成表格。

示例一:(1)师徒四人行至白骨岭,白骨精变成美女、老妇、老翁欺骗唐僧,想要吃掉唐僧,让孙悟空无法完成取经的使命。

2)孙悟空识破妖怪,打死白骨精变化的三人。

3)不要被事物外表蒙蔽,要明辨真相。

示例二:

1)被黄眉妖王关在了金钵里,劳驾了很多救兵,然而都被妖怪收在了人种袋里;行李等都被妖怪掠走,多次搏斗中遭到失败。

2)许多办法实在行不通,只好请了弥勒佛降伏了他。

3)所有的困难都会有办法,因为办法是想不尽的,万一找不到办法,可以搬救兵,集思广益。

20.名著阅读。

A却才收了手脚道:你才认得叔叔么?我看牛大哥情上,且饶你性命。快将扇子拿来我使使。罗剥道:叔叔,有扇!有扇!你出来拿了去!

(1)文段中的A指的是《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

(2)《西游记》前七回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请简要概括。

【答案】(1)孙悟空(孙行者)

(2)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意对即可)

【详解】(1)考查名著情节。

根据选段中提到的我看牛大哥情上”“快将扇子拿来我使使可知,A指的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出自《三调芭蕉扇》一节。此时悟空化作小虫,趁罗刹吃茶时独钻入其腹中,在腹中打闹,迫使其送出芭蕉扇。

2)考查名著情节。

《西游记》前七回每章概括:

1、第一回讲述了东胜神洲的花果山,山上有一块仙石,并孕育出了一只石猴,石猴颇有本事,为自己居住的洞穴取名为水帘洞,被群猴拥戴称王。

2、第二回讲述了石猴拜菩提祖师为师,向其学艺,祖师赐名石猴为孙悟空,孙悟空学成之后颇为得意,在同门师兄弟面前凸显自己的技能时,被祖师发现,随后被祖师逐出师门,孙悟空回到了花果山。

3、第三回讲述了孙悟空在山中称王,无人能敌。并且去东海龙宫讨来了如意金箍棒。之后又大闹地府,把生死簿上所有猴子的名字都去掉。之后引起了阎王与龙王的不满,两人一起到玉帝那里告状。

4、第四回讲述了玉帝为了稳住孙悟空,让他当了弼马温一职,结果孙悟空得知这只是一介小官,气愤之下又回到了花果山,并树立了齐天大圣的旗帜。

5、第五回讲述了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6、第六回讲述了南海观音徒弟木叉助天王,被战败。观音又荐二郎神。二郎神与悟空大战,太上老君在天观战,丢下金刚套,击中悟空。众神押其回上界。玉帝传旨处死。

7、第七回讲述了太上老君将悟空置入炼丹炉烧炼,四十九天后,悟空出来,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佛。孙悟空一路筋斗云,跳不出佛掌。如来将五指化为大山,压住悟空。命土地神用铁丸铜汁饲喂悟空。

所以前七回主要讲述了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