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评||书读完了,你的知识变能力了吗?

 简慢人生 2022-11-23 发布于上海

阅读改变人生,已经成为根植在现代人脑中的固有真理。随时随地拿本书,自己心安,也让旁人看眼红。然书看多了,不见得都有营养;就像饭吃多了,只是增加了腰上的脂肪。如今吃饭讲究吃得少,吃得精;读书也是如此。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夏丏尊曾这么说:读书并不是什么风雅的勾当,而是改善生活、丰富生活的手段。书籍并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品,乃是培养生活上知识技能的工具。一个人该读什么书,该看什么书,要按照他自己的生活来决定、来选择。这正合了《实用性阅读指南》一书的宗旨——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实用性阅读指南》的作者是日本的大岩俊之,他大学毕业后在四家公司担任过法人销售,销售业绩始终第一,遂产生自己创业的想法,在创业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秘密: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于是他尝试一年阅读300本书以上,学习快速阅读方法并达到速读的极限,从而领悟并开创了“缓速读书”法,并根据自己的经验编写了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

大岩俊之在书中指出,成年人阅读是带有目的的,那么阅读的关键就是如何将书中知识应用到实际行动。大岩俊之用大量的书和实例来讲解,如何记笔记,如何牢记书中内容,如何将书中内容付诸行动。《实用性阅读指南》教我们用三个步骤,牢记一本书的内容,并把它转化为自身能力。

一、设定读书目标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美国人艾德勒告诉我们,需要主动阅读,也就是你必须知道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没有目的,就没法集中火力,找到想知道的信息。

如果你是为了考证而读书,那么你就要把考取这个证书所涉及到的书都买来学习。在这里大岩俊之提倡买书而不是借书,考证用书需要在书上直接标记划线折角,方便记忆,如果是图书馆借来的书就不适合如此做笔记,而另外找本子记笔记会浪费时间,也会因为要重写而让自己放弃。

另外同一时间要多读不同领域的书籍,帮助自己开拓思路和眼界,不至于困在手中的一本书中。如果多读书可以参照本田直之的《杠杆阅读术》。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要学会只读书中的重要部分。按照二八理论,一本书中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内容是重要的,而这百分之二十的内容中也只有百分之二十是我们能学到的,学会断舍离,只关注书中4%的精髓,就足以让我们做到有效阅读一本书。

二、制作思维导图

虽然现在有各种各样的电脑软件可以帮助我们绘制思维导图,然而我还是建议采用手绘的方法,当我们把一本书的内容一笔一笔画出来,从文字到图形,即加深了记忆,又得到了画图的乐趣。

制作思维导图的难点不再绘制上,而在于思考:你将采用什么样的逻辑主线,把整本书的内容整理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我们可以先按照书的章节画出思维导图:头脑中正在思考的内容,以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路,提高构思水平和记忆力,同时容易激发创意,产生好的想法和点子。而将一本书的内容凝缩到一张纸上,你必须明确掌握书中结构层次,提炼关键信息,给书中内容创建形象、联系记忆,将书中关键词整理成故事。这又提高了我们的逻辑概括总结能力和编故事的能力。

当我们快速通读完全文,感觉把握住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就可以开始画第二幅思维导图了。这次我们要顺序整理书中自己感觉重要的部分的内容,按照自己总结的逻辑暗线整理绘制。这张图画出的才是我们对一本书的全部理解,将来重读是,拿出来对照下,就可以很容易的想起书中的内容。

三、迅速行动起来

阅读之后的行动是最难的,不然怎么学生都觉得考试很难呢?

如果我们只是想要记住一本书的内容,这不是很难,只要提高记忆力就行。如何对抗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有一万种方法,但你一定不会去做。但我们已经绘制了全书的思维导图,这项手绘工作和孩子涂鸦一样好玩,你就继续画出你需要记忆的章节内容吧,多画几章,你就能记得更多,画完多拿出来翻看,告诉别人你画的是什么,看看别人的理解和你的初衷是否一致,你就能记住书中究竟讲了什么。

如果是别的目的,在设定具体行动目标时,就需要思考目标与现状的差距,将目标进一步具体化,确定行动的优先顺序。这里有个原则,即SMART法则,你设定的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预见的、可达到的、现实的、有最后期限的,缺一不可。设立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是对自己犯得最大的错误。

有一种改变叫微改变,意思就是我每天的改变只需要很微小的一点点就可以了,很容易就可以做到,改变的成本很小,不给自己偷懒的机会,可以立刻开始实际行动。比如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给自己设定一个每天背十个单词的目标,很容易做到;而设定一天背两百个单词也能做到,但很难坚持,需要有极大的毅力。但不管怎么说,立刻行动,才是最关键的。

《实用性阅读指南》为我们指出了把阅读变为生产力,把知识变为能力的方法,我们只要按照大岩俊之的说法去做,就可以实现我们自己的目标,这是大岩俊之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的。听话、照做、准能行,那么书读完了,你的知识变能力了吗?

关于阅读方面的书有很多,大岩俊之的《实用性阅读指南》一书,谈读书的意义,他谈不过斋藤孝的《深阅读》;谈一年读三百本书的经验,他谈不过本田直之的《高效阅读法——最划算的自我投资》;谈如何记笔记,他谈不过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谈快速读书,他谈不过彼得 孔普的《如何高效阅读》;谈思维导图,他谈不过东尼 博赞的《思维导图使用手册。然而当他把这几本书中的重点结合,并付诸行动,就建立了把书中知识化为能力的捷径,你只需要读这一本书,就可以学到阅读的基本方法。

阅读的能力不在于你读了多少书,而在于你有没有付诸行动,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普通的阅读就像食补,吃啥补啥,什么都要看一点,要做到营养全面丰富;实用性阅读就像是药补,缺啥补啥,你必须先要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才能对症下药。但是说的再多都不管用,只问一句:书读了,你照做了吗?

-作者简介-

夕茜,留学咨询顾问,简书教育专题主编,专注于书评荐书。如果你也想读书,可同时关注头条号、知乎、豆瓣账号:简慢人生。

一个读书的人,阅读是习惯,写作是爱好,只想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