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人学懂免疫学:第五十四期

 clonegene 2022-11-23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前言

上一期内容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1型糖尿病和斑块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本期内容我们一起来学习类风湿性关节炎麸质不耐受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知识。

图片

图1.类风湿性关节炎

图源:N Engl J Med 365;23

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为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着全球约1%人口的生活。该病以关节的慢性炎症为特征,一种特定的软骨蛋白是这种自身免疫性反应的“假想敌”。关节炎病人体内的T细胞可以识别这种软骨蛋白和结核分枝杆菌编码蛋白。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关节处有大量可与IgG Fc段结合的IgM抗体,这些抗体可形成IgM-IgG抗体复合物,在自我反应性辅助T细胞介导下,活化关节处浸润的巨噬细胞,增强炎症反应。实际上,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关的炎症主要由巨噬细胞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引发。有趣的是,小鼠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会表现出关节部位炎症症状,这表明(注意不是证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会触发一些人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图2.麸质不耐受

图源:必应

乳糜泻也称为麸质不耐受,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国比较少见,但欧洲和美国大约有1%的人口患病。谷蛋白或谷蛋白样蛋白存在于小麦、大麦和黑麦中。一般情况下,位于小肠的iTregs会调节免疫反应对这种无害的食物抗原形成耐受。而麸质不耐受个体会发动强烈的炎症反应,破坏小肠上皮的绒毛。我们都知道,小肠上皮的绒毛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这样被破坏,就导致了腹泻和体重减轻(并非出于减肥目的)。每一个患有乳糜泻的病人都遗传有至少1种(总共2种)特殊的MHC II分子,这2种MHC II分子都可以将谷蛋白肽有效提呈给辅助T细胞。然而,遗传有这种MHC分子的人群中仅4%患有乳糜泻,这就表明,该种MHC分子的遗传只是麸质不耐受的必要条件而不是绝对条件。乳糜泻与之前介绍的自身免疫病不同,它不是由分子模拟引起。但最近一些研究表明,遗传易感人群在感染普通肠道病毒(如呼长孤病毒)时会引发乳糜泻。这时,辅助T细胞识别的不是一种抗原,而是谷蛋白和病毒的“共享版”。免疫反应将谷蛋白视为入侵者对其发动Th1炎症反应,但确切的机制还有待研究。

图3.系统性红斑狼疮

图源: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20) 16:19–30

红斑狼疮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每10万人中大概有30-70人罹患。该病好发于20-40岁女性,有多种表现,一般呈现前额和两颊红疹,该病也因此得名。然而,该病可不仅仅是起一些红疹这么简单,肺炎、关节炎、肾损伤、脱发、瘫痪以及抽搐,每一种都不逊色于致病微生物感染。狼疮是B细胞和T细胞耐受遭到破坏造成的,导致大量IgG抗体产生,这些抗体可识别多种自身抗原,其中也包括DNA、DNA-蛋白质复合物和RNA-蛋白质复合物。这些抗原抗体复合物堵塞器官,如肾脏、关节和脑,引发慢性炎症。对于非同卵双胞胎,当其中1个患有狼疮时,另一个患病几率为2%;但对于同卵双胞胎,其患病可能性增加10倍。这表明,狼疮与遗传高度相关。已经鉴别出十几个与该病有关的MHC和非MHC基因,每一个都会稍微增加狼疮的患病可能性。尽管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引发与微生物感染无关,但Fas或Fas配基功能基因缺失导致小鼠呈现狼疮样症状。免疫学家因此推测狼疮与激活诱导细胞死亡功能缺失有关,即接受慢性刺激的淋巴细胞原本应该死亡却存活下来而导致该病的发生。另外有证据表明,增加Toll样受体对RNA或DNA敏感性的突变更易于引发狼疮。即当B细胞受体识别人类DNA时,突变的Toll样受体提供了异常增强的信号,会被机体误认为遇到危险。结果,B细胞无需在T细胞辅助下即可活化,产生抗DNA抗体

下期预告

好了,小伙伴们,免疫系统犯错的故事讲完了。通过这几期内容的讲解,我们知道了当免疫反应使用不当时,会发生过敏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那么,当免疫缺陷时,我们又将面对什么?下一期内容,我们将对其展开讲解,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How immune system works》;《免疫学概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