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巡抚、诗人与箓竹堂——藏书家叶盛二三事

 苏迷 2022-11-23 发布于上海

《姑苏晚报》2022年10月31日 B06版

  陈益

  叶盛(1420-1474),明代昆山人,出生在今天苏沪交界处的淀山湖东岸,自号淀东老渔。明正统十年(1445)进士。他是诗人,更是爱书如狂之人,任官数十年间,作为朝廷派遣镇守边关的官员,肩负重任,日夜不得暇懈,却未尝一日不读书。他不仅潜心著述,写有《两广奏草》16卷、《菉竹堂稿》8卷,著有《水东日记》38卷、《水东诗文稿》4卷等著作,还让抄书者跟随身边,一旦看见好书就动手抄录,并用“镇抚燕云关防”“巡抚宣府关防”印记盖在书卷的末端,认真收藏起来。到了晚年,叶盛藏书达四千六百余册,共二万二千七百多卷,为当时江苏省藏书之首。

  叶盛一生读书、写书、藏书的故事很多,这里略述二三。

  巡抚与枣树

  宣府镇,长城沿线的九个军镇之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朝建都北京以后,宣府镇更是成为保卫京都,防御入侵者南下的咽喉之地。明正统年间,学者、藏书家叶盛擢升山西右参政,督抚宣府镇。他在这里任职五年,整顿吏治,兴利除弊,修饬武备,开垦耕稼,赢得了很好的政声。后来,一度擢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两广巡抚。天顺七年,他转任左佥都御史,再一次巡抚宣府镇。

  这位巡抚大人赴任后,住进了西察院中院的西耳房。陈年公案,克塞满屋,让人难以回旋,可以想象此处居住条件的简陋。六月里的一天,门房告诉他,隔壁房间里发现有母猫带着几只小猫钻了进去。他很担心房间污秽,赶紧拿钥匙打开门。仔细看去,几面墙壁积满了灰尘,已经很久无人打理了。站在门口屋檐下举目眺望,远山隐隐约约,阶下倒是有一片隙地,纵横不过一丈,却生长着一棵枣树,树上还挂着七颗青绿色的枣子。枣树并不算高,但枝叶扶疏,苍郁可爱,显然不是只种了三五年。他久久凝视枣树,心里若有所动。

  这个院落,从宣德中朝廷开始派巡抚而建造,已经有三十年了。巡抚也先后更换了八九任。从墙上遗存的斑驳字迹可以明白,此间曾经储放书籍。记得上次巡抚宣府时,就知道储放得很久了。叶盛是个爱书之人,看不得如此凌乱,于是他让属下一连几天整理房舍。经过整理,那些无人理会的书籍,剔去蠹虫蛀坏、老鼠啃坏的,全都搬入打扫干净的另一个房间,放置在高高的书架上。房间略加修缮,添置熏炉、笔床、几席等日常器具,叶盛把它作为“退思之所”。为了这棵枣树的生长,他又让人往西拓展了少许土地。从此,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他常常会来这里坐坐。读书、吟诗、品茗,行坐偃仰,十分自在。举目伸眉间,总是会见到枣树的婆娑身影,仿佛能从中找到某种心灵的寄托。

  陆容《菽园杂记》曾记述,他在工部从政时,叶盛是礼部侍郎,彼此又是同乡,过从甚密。叶盛巡抚两广时,素来与同僚邱仲深不和。有一广西籍进士张某,因为不检点,遭叶盛上疏,结下怨恨。张某在邱仲深面前诋毁叶盛,邱随后去吏部尚书李文达那里进谒,称贼军已经攻打到了城下,叶盛依然咏诗不辍,并且杀害无辜百姓作为功劳。李文达知道叶盛的为人,未置可否。于是邱仲深又对叶盛说,李公不是护短,而是忌恨你的诗文才华呢。如此挑拨离间,使叶盛在官场饱受磨难。

  这天,当了巡抚却又充满文化情怀的叶盛,联想到自己的仕宦际遇,写下一篇《枣阶记》,借此抒发内心的百般感慨。

  他说,最初我不认识枣树,也不是有心于枣树,如今我怜爱的却只是枣树。枣树并非有求于我,我只是在谛视沉思中悟出了一番人生道理罢了。人与万物,同天地一元,同阴阳一气,同一生死,同一荣悴也。有时相遇,有时不遇,也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君子对于天下万物,不论大小、众寡,都应该珍爱,而不能加害于它们。哦,后来的君子会是什么人?怎么能知道他不爱枣树,就像是不爱我一样?枣啊,我真的为你无限忧伤。

  乍一看,是他在跟枣树说话,其实标题中的一个“阶”字,显现了他对百姓苍生的体恤之情,也借助枣树透露了自己的忧戚之思。

  “慨然有万里长城之志”

  据《淞南志·人物》记载:叶盛在北方当官时,“身任天下事,慨然有万里长城之志。念边城武士勇而寡谋,坐不学故,乃奏致社学于诸城中,推有文者为之师,买经书、字帖以给贫者。一时军中子弟弦诵相闻。边城少医药,间有土产,辄为有力者擅其利。因令所部督老幼及时收采,贮于官。又奏请医士一人,教习医生,行医于边,官军相济。道路流徙死者,每城旁为义冢一区,收瘗之。”

  对于自己的下属,对于邻近地区的百姓,叶盛始终怀有体恤之心,尽自己的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辖区八城相互距离遥远,极目苍莽,没有邸舍。他下令官道旁每十里建一邸舍,置办必要的生活设施,派人值守,称作“煖铺”,使来来往往的官兵免于饥寒困扰。

  从个人气质看,叶盛是一个诗人。在为官和读书之余,他作了不少诗句,尤其擅长于七律、七绝,被人评论为“俊逸浑融,颇见功力”,《廉州》《开封怀古》等诗,即是其代表作。陈田《明诗纪事》评论他的七言近体诗说:“风格遒上,即精研声律者,无以过之。”叶盛也写有不少感时伤世的诗作,如《通州驿夫行》《伤流民》《西兵未解,城中时疫死亡相枕藉》等,及时反映现实问题,这与他的为官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这位喜爱读书、思维缜密的诗人兼官员,总督两广时,是带着他的许多书籍,一路前去上任的。上任以后,他奏议两广兴革事十款,大胆更定均瑶之法。当时,广东沿海出产的食盐,按照盐法是不能够出省营销的,商人不敢放手,因年久而积压,对于市场流通颇为不利。只有少数胆子大的商人偷偷运输,南逾梅岭,西过梧州。叶盛弄清原委以后说:“听从商人,他们得利,盐法却破坏了;禁止食盐出省,食盐必然滞销,利归关津看守者。这两者都不可取。”他认为,应该公开通告商人,愿意出境经营食盐的,只要上缴一定的米粮给边关,以补充军需,便可准予运输。

  这样做,果然取得两全其美的效果。

  “有脚书厨”

  宋代龚明之《中吴纪闻》中,有一则题为“有脚书厨”:“叔祖讳程,字信民。刚正自守,不惑于祸福。尝愤圣道不明,欲排异端之学,家不置释老像,祭祀未尝焚纸钱,儒家甚宗之。自幼读书于南峰山先都官墓庐,攻苦食淡,手未尝释卷。记问精确,经传子史,无不通贯,乡人号为'有脚书厨’……”他以此赞赏自己的叔祖父。以后,人们便把饱读诗书的人,称之为“有脚书厨”。

  显然,藏书家叶盛也是其中之一。

  叶盛长年在边镇为官,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读书、聚书都十分不便,但无论官邸至何处,他总是在身边带上几个专门抄书的人,长年为他抄书。每抄成一书,他必定认真校阅,并且钤上他的官印为记。原常熟铁琴铜剑楼藏叶盛旧物《论语》上,便钤有“镇抚燕云关防”“巡抚宣府关防”印记。钱大昕《江雨轩集跋》说他“服官数十年,未尝一日辍书”。

  晚年,叶盛打算兴建一幢藏书楼,专门庋藏这些珍贵图书,并取《卫风·淇奥》“学问自修”之义,名其楼曰“菉竹”。然而,最终却因为受制于财力,未能亲眼看到它的落成。

  他的心愿,最后是由孙子叶恭焕完成的。菉竹堂落成之时,叶恭焕把祖父的遗书全部移存堂内,又把以前亲友们从祖父处借走的书一一收归菉竹堂。直至叶盛逝世后一百多年,菉竹堂的书橱“扃錀未疏”,仍保存得好好的。

  叶盛编有《菉竹堂书目》六卷。开篇就是一首三言诗铭《书橱》,有趣的是并列了三个版本。其一:“读必谨,锁必牢,收必审,阁必高。子孙子,惟学教,借非人,亦不孝。”其二题为《法书橱》:“临必谨,锁必牢,曝必勤,阁必高。欧阳家,子克肖,尔后人,是则效。”其三:“看必谨,锁必牢,挂必时,阁必高。展一卷,过一朝,俗客至,不开包。”文字略有些差异,但主题是一致的。与所有的藏书家一样,叶盛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像他一样爱书、读书,千方百计不让珍贵的藏书散失。后人果然遵守他的家训,十分爱惜这份特殊的遗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