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碑学大师李瑞清,独创学习书法的奇招,以商周金文为源泉

 永生之道77 2022-11-23 发布于广东

清代末期,书法以碑学为盛,而提及这个时期的书法家,当属吃尽戊戌变法流量红利的康有为,而吴昌硕,沈曾植,曾熙,李瑞清这些苦心孤诣于艺术的大家却要站在聚光灯之外的角落里。今天就来聊聊李瑞清。

文章图片1

李瑞清书法作品

李瑞清1867年生于世家,27岁中进士,仕途坎坷,辗转累官至两江师范学堂监督,相对于两江总督之类的牌面,这个官位简直弱爆了。1913年,挂印归隐,寓居上海,以书画自娱。后世书画大家张大千,胡小石,李仲乾、黄鸿图,李健都曾在其门下求学。

文章图片2

李瑞清书法作品

李瑞清一生爱梅,自号梅痴,梅庵,其用心之痴情,堪比以梅为妻的和靖先生。林逋吟诵出千古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起和靖先生的清新雅致,李瑞清的诗词却显得格外哀婉“草色青青柳覆墙, 玉骢嘶影立斜阳。蘅芜满地春风晚,珠箔红灯总断肠。寂寞青山常落晖,伤心今日时芳菲。高楼倚槛人何在?愁见年年柳絮飞”。扯远了,翻回头聊聊书法。

文章图片3

李瑞清书法作品

李瑞清在书法上天资独绝,又有家学渊源的加持,幼年学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中期以来,碑学成为书法的主流,而且名家辈出。在清末时期,学习书法的群体无不在碑学的羽翼之下。李瑞清也不例外,初期以青铜器铭文和汉隶入手,后致力于北碑,用功之深厚可谓“退笔成冢”,“指爪摧折”。李瑞清经过书法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出“以器分派,大器为体,小器成趣”的论点,以商周金文为其篆书的根基,使金文在书法上的存在感为之一振。突破了赵之谦,邓石如等前辈名家的篆书立足于小篆的窠臼,李瑞清越秦汉,上溯商周金文,而求篆于金,成就了其金文书法第一人的基业。

文章图片4

李瑞清书法作品

大浪淘沙之后,有人在机缘巧合之下丹青史册上到处都是他的身影,而更多的人则是在历史的风烟散尽之后连一个浅浅的脚印都没有留下。正如李瑞清也参加过公车上书,但只是在一腔报国热情之下跟着走了一遭罢了,既没有像六君子一般引刀成一快,以血唤醒国人,也没有如康有为一样远渡重洋赚取余波之后的实利。只是作为中国高校美术学科的创始人,张大千,胡小石,潘天寿,丰子恺,李仲乾,黄鸿图,李健,吴梦非,王隐秋中国美术界的半壁江山都从中获得过滋养。这样的先辈不应该被忘却,与书法无关。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