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企长期不值钱的底层逻辑

 秦淮明月河畔升 2022-11-23 发布于江苏

图片

1. “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是此前从很少有人提出过的、关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重大议题。本届证监会易主席的原话是:

我们要深刻认识我们的市场体制机制、行业产业结构、主体持续发展能力所体现的鲜明中国元素、发展阶段特征,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相比之下,深交所总经理沙雁就把话说得更明白了一些:

“国资国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功能有待彰显。”

很快就有专家明确了“特色”的关键问题所在,就是央企和国企的长期低估值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易主席的演讲全文中并没有如此直接地点出这个问题,他的原话是“估值高低直接体现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认可程度”,并以此鼓励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的管理。

2. 问题在于,话头一旦开了,就必然要接受社会各界的各类解读。特别是在如今社会思潮、利益博弈剧烈的环境下。专家的表态有其利益代表和底层逻辑,而站在专家对立面的批评和吐槽,也同样有其利益根源和底层逻辑。从资本市场的表现上看,这种利益上的纠缠博弈也有充分展示:央企ETF短时间内暴涨3%左右,但又立即回调下跌,收出了长长的上影线。

3. 即便是对国有资本最坚定的批判者,也应该承认如今大部分中国央企、国企的估值都确实称得上非常低。中国中铁、中国建筑等基建类的估值都在4倍左右,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神华等能源类估值都在5-8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中车等科技属性较强的在10倍左右,相比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估值,相比美股的估值,整体上都要低一大截。

4. 造成如今这样现实情况的原因可以说非常复杂。在2008年之前,央企和国有企业的估值并不低,甚至是被资本市场追捧的优良标的——中国远洋、中国石化、宝钢股份们是A股2007年冲击6000点时最核心的力量,但那也成了央企们在资本市场上久远的辉煌回忆。从那之后,央企在A股、港股资本市场的市值、股价、估值不断下降,并且是超越周期、时间和行情不断下降期间只有中国建筑、中国中车等几次零星的亮眼表现。

5. 在全民所有制经济原本就是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这不仅写在宪法里,同时也反应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至今,央企和国企以三分之一的公司数量,贡献了全市场一半的市值,显示出在规模体量上对民营资本的领先。但问题在于这些国企、央企的估值太低,从而拉低了的整体的市值规模。

6. 至于为何这些央企、国企被市场定下了如此之低的价格,我们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给出定论。能够看到的是,市场对于央企、国企所处的很多传统产业心怀质疑。能源、钢铁有色、基建、电信等等,虽然属于“事关民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但通常都是已经历经几十年甚至百余年发展的传统产业,继续大规模增长的空间有限,且周期属性显著。虽然这些企业有较高的股息率,但过去很长时间里,市场中的投资者都并不会以低估值、高股息为出发点进行投资,更多是在追求高盈利能力或者高成长性的资产,并形成了价值股投资和成长股投资的两大逻辑,大多数央企都不在这两类上市公司之中。

7. 以及,在港股上市的中国红筹股估值,本质上是海外资本对中国全民所有制资产的定价——这些资产被定成下了极低的估值。那么,A股的投资者在对本市场中的央企、国企进行定价时,必然会参考港股的定价(且投资这些大型上市公司的基本都为机构投资者),两地之间的估值相互影响情况必然存在。至于外资对于央企国企的定价是否合理,这个问题显得非常难以讨论,因为其复杂性早已经超越了投资这件事情本身。

8. 国有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被定下低价,其实是对国有资产融资功能的打击——央企想要向资本市场上“伸手要钱”,就必须付出更多的股权才能拿到更多的钱,而不是像那些高估值的企业一样,可以凭借良好的预期,以最少的股权成本获得更多的资本。一个最新的例证就是,此前不久邮储银行450亿元的定增是以约6.64元/股溢价进行的。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因为“政治任务”,大多数资本都不会选择参与。

9. 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改革开放之前几十年间,中国社会财富以公有制形式进行的积累。它们是整个中国经济的底层资产,也是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忽视和淡忘的社会财富。其中有早年民族资产阶级的家底,也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总路线时期的成果。它们是全国人民财富、资本的宝贵积累,是几代人劳动和智慧的果实。这其中有我们每一个人父辈、祖辈的青春,有他们的奋斗、努力和牺牲,也有他们曾经的汗水、泪水和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