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杰地灵”,惠山古镇横直街的几座牌坊

 阿榧榧香 2022-11-23 发布于江苏
★旅游地点:无锡惠山古镇
除了关刀河挨次排开的六座牌坊以外,惠山古镇还有几座非常漂亮的古牌坊,其中 “人杰地灵”牌坊堪称古镇第一牌坊,高大雄伟,古典精美。

惠山古镇有两条主街道,即绣幛街和秦园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直街和横街,其交叉口自然是古镇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接待了康熙和乾隆两代皇帝十四次的寄畅园就在街口,“人杰地灵”的古牌坊也在附近。

“人杰地灵”牌坊又名“千人报德坊”,是为明朝万历年间进士、湖广提学副使的邹迪光建造的。说起这座牌坊,还流传着一段佳话。

当年邹迪光在掌管科考的时候选拔了大批人才,可能为人比较正直,得罪了当时的权臣严嵩父子,被贬归原籍无锡。经他选拔的一千多门生就集资在无锡建造了这座大石坊,以报答座师的提拔之恩,也是用这种方式对严嵩父子表示不满。

牌坊是全大理石材质,四柱三间,三层翘角屋檐,牌坊有着非常精美的雕刻,除了四根柱子,雕刻几乎布满整座牌坊,雕刻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檐顶也装饰了火焰图案,整体上高大精美。

邹迪光进士出身,学问自然是不错的,一手字也写得不差,但是比起自家儿子邹德基来还是差了点。于是他让儿子题写“人杰地灵”四个字,没想到儿子写了四个字,却是“万鬼含冤”,因为建造牌坊曾毁掉一些无主的墓葬。

邹德基是个很倔强的人,被人称为“邹二痴”,邹迪光对这个儿子也没办法,只能剑走偏锋,故意在厅堂摆上书桌装模作样每天练习“人杰地灵”四个字,还故意写得挺难看,反正以书法大家邹迪光来说,实在是看不入眼。

某一天终于忍无可忍,看到老爹不在,就拿起笔自己写了“人杰地灵”四个字。邹迪光早就在引儿子上钩呢,看到儿子写了字自然心花怒放,悄悄地收起来,如愿以偿地镌刻到了牌坊。这座牌坊能够被称为惠山第一牌坊,书法大家邹德基的题写功不可没。

牌坊的背面也镌刻着四个大字,“岩壑夔龙”,字写得也相当好。不过无锡人一般都不知道这四个字是谁写的,或许是知道但是不愿意说而已。因为这四个字是严嵩的的儿子严世蕃写的。严嵩父子是明代著名的奸臣,有人流芳千古,有人遗臭万年,对于这些遗臭的,人们自然不愿意提及。

只是让人好奇的是,邹迪光就是因为得罪了严嵩父子被贬职回乡的,为什么严世藩还会为邹迪光题词呢?而邹迪光又为什么愿意把他的字刻在牌坊上呢?或许是严世藩与邹迪光的私交不错,又或许邹迪光得罪的是严嵩。但是另一方面也挺奇怪,严世蕃的风评那么差,邹迪光怎么会愿意用他的字呢?

在旁边的秦园路上还有一座小牌坊,两柱一间,式样也很简单,上书“孝友传家”,柱子上有被铲的痕迹,可能原来写着对联。这应该是写给秦氏家族的,毕竟就在寄畅园旁边嘛!

别看这座牌坊不高大也不雄伟,却是乾隆南巡时总结出来的秦氏家风:“孝友传家”“书史传家”“异世一家能守业”,后来更御赐“孝友传家”额。原来还有一座双孝祠的,在日军占领无锡时被毁了。

从秦湛根据父亲秦观的遗愿迁墓惠山起,历史记载秦氏的孝友故事很多,仅《光绪无锡金匮县志》中列入“孝友传”的秦氏就有二十人。要知道,全篇也才二百来人,秦氏这个比重可真是够大的。“孝友传家”,那真是名副其实。

在陆宣公祠对面,有一座两柱一间的“龙图阁学士”牌坊,上面有竖写的“圣恩”两字,四周有立体的龙纹,刻得很精细。坊后是一间茶楼之类的营业场所,背面没有刻字。

著名的北宋词人秦观就是龙图阁大学士。不过这座牌坊不是秦氏的,据推测是袁植的祠堂牌坊,他是宋徽宗崇宁年间进士,在绍兴元年赠直龙阁学士。

附近原来还有一座袁龙图祠,旧称材老先生祠,不过现在已经被毁了,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是否会重建。

东岳行庙的牌坊也很高大气派,整座牌坊也是大理石材质,四柱三间,三层檐,雕刻很精美,四根柱子上写着两副对联。

古华路入口处有一座仿古典的牌坊,一面是“五里香胜”,一面是“九峰翠嶂”。

这座牌坊建于清朝咸丰年间,上半部分是木结构,下半部分是石柱,与古镇其他的牌坊风格迥然不同。

门口的照壁旁边还有一座高大雄伟的牌坊,四柱三间,大理石材质,斗拱檐角,雕刻精美,前后各有一对狮子守着中间的两根柱子。

自由行:无锡惠山古镇
10月初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