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邢台广宗县志之北塘疃 南塘疃

 思明居士 2022-11-23 发布于河北

北塘疃南塘疃位于广宗县城东南11.3公里处,交通便利,地势坦荡,多为壤土,少有盐碱地,皆为汉族。

塘疃历史悠久,无可置疑。唯村名来源,因年代久远,无从考证。据当地父老,均有'南塘断(饭)北塘咽(气)”之说。一曰:商初(公元前十六世纪),汤王迀都于毫(安徽省毫县)后,“巡边”至此。时有南北二塘沼,水深碧绿。商汤行至南塘沼,因病重而断了饭,再到北塘沼则一命鸣呼(咽了气)。二曰:唐王'巡边'至此,于南塘沼病重断了饭,至北塘诏驾崩。

据查,北塘疃村东确有汤王庙遗址。一九三三年《广宗县志》载:汤王庙,旧志云'在北塘疃”,顺德府志云'明正德年建'。可见,汤王庙受人重视,顺德府志尊重父老传说以载之,第一种传说以此佐证。第二,唐朝统治289年历二十多朝,哪个皇帝死于此,漫无可考。仅县志载述:唐之后五代十国时,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十一月,赵王王镕遣将王德明,将兵三万,掠武城至于临清,攻宗城(广宗前名)下之,梁魏州帅杨师厚伏兵唐店,邀击大破之,斩首五干余级。县志又按:“今县南无唐店地名,有南北塘疃村,疑即唐店之讹'。唐都长安,由山东去长要必经今日邢清线处的大官道,这里店铺兴盛,又有唐王'巡边'之说,故称唐店。元至元九年(1272年),北寺郭三教寺改建“碧虚观”刻石立碑,曰:碧虚观碑,记有'北唐疃寨'村名,疑即唐店之官名。明初永乐年间,刘、彭几家由山西洪洞县迀此定居,追忆古事,将村名简化为塘疃,有南北之分。在北者为北塘疃,南者为南塘疃,沿用至今。

文章图片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