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头条

 新用户8926AVU2 2022-11-23 发布于北京



原来,我到了衙门口
——————————————
走在西城区新文化街上,只见137号院是座古建,大门东侧还挂着一块黄色的牌子,上写着:
“镶红旗满洲都统衙门”。
乍一看,有点蒙,原来我来到了衙门口。
今天仔细想想如果把“镶红旗满洲都统衙门”分成三个词就不难理解了。

1/镶红旗——清八旗之一,属下五旗。(上三旗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下五旗有正红旗、镶红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
2/满洲——正红旗下的满洲。(八旗每一旗下都包括满洲、蒙古、汉军三个部分。)
3/都统衙门——是机构名。清代八旗都统在京师的公署。

那么“镶红旗满洲都统衙门”可以理解为:清代管理镶红旗满洲事务的机构。

据记载,雍正元年(1723),清廷在京师设立八旗都统衙门,统辖各地八旗军民政务。

镶红旗满洲、蒙古、汉军都统衙门,最初在新文化街南侧。雍正六年(1728),迁至北侧,即今天新文化街137号。

镶红旗都统衙门建成时,共计有官房一所,房舍104间,管理镶红旗事务。光绪中期,蒙古和汉军衙门迁出,唯留下满洲衙门。

镶红旗满洲都统衙门,
始建于雍正年间,
乾降年间进行过修缮。
1995年和2004年,曾对部分文物建筑进行过翻新修缮。
民国后改为文兴小学,现为民居大杂院。
我站在衙门口,似乎有点儿穿越感。脑补着四百年多年前,身着清朝官服的人在都统衙门进进出出的情景……
(照片拍摄于2022年11月9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