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南纪行(8)麦积烟雨看石窟

 大春观察 2022-11-24 发布于江苏

麦积烟雨看石窟


作者刘福义

麦积山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它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一样,都是古“丝绸之路”开通后,印度佛教文化沿新疆、河西走廊东进,先后开凿的,相距的年代,不过一、二百年之间。因此,它们的研究价值和历史地位各具特色,伯仲之间。说实话,我不是考古学者,讲不出四大石窟具体的研究价值;我也不是佛教的信奉者,也讲不清它们的艺术成果究竟达到历史的什么地位。作为旅游爱好者,四大石窟走完后,我感觉麦积山石窟最具观赏价值!
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标志
麦积山是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平地崛起的一座奇峰,高差142m,山体三面临空,山形呈圆锥状,好似农家麦垛,故而得名。“古记云,六国共修,自平地积薪,至于岩巅,以上镌凿其龛室神像,功毕,旋旋拆薪而下,然后梯空架险而上。”麦积山石窟便凌空凿于这座奇峰南侧的悬崖峭壁上,最高的洞窟离地面达百米左右,最低的洞窟距山基也有二十多米。由此可见当时工程的艰巨宏大,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凿刻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每个窟之间,以凌空出挑的道路相互通连。凌空道路都是用木料架设而成,不仅上下曲折,空间也是极富变化。层层相叠,密如蜂房,惊险陡峻,极为壮观。原先留下的木栈道可拾级而上,因年代久远皆成朽木,后用水泥钢板重新做了阶梯。阶梯临壁较近且窄,要登上麦积山观看石窟还要有一些勇气的。

麦积山石窟的临壁栈道
天水地处秦岭余脉,素有“陇上江南”之称。我们到达麦积山前正遇濛濛细雨,从山下远远望去,麦积山裸露的紫红色砂砾岩,被细雨轻轻涤去多日的积尘,显得清净鲜亮,阶梯和回廊像锦带一道一道缠绕在麦积山腰间,经细雨洗刷后的植被,格外郁郁葱葱,披铺在麦积山的两侧以及山前,绿色衬托着褐色,摩崖造像、凌空栈道、苍松翠竹、赤壁丹崖.....瞬间,一副层次感、立体感极强,富有灵动的画面展现在你的面前。这是其它石窟“平铺直叙”、“一字排开”呆板的画面不能相比的。
不同时代,各具特色的艺术珍品
攀上极富挑战性的阶梯回廊,古人的杰作一尊尊大大小小的塑像出现在面前。麦积山以塑像为主(敦煌以壁画、云冈龙门以石刻为主),它保有数以千计的塑像(无数的小影塑还不在内),大的高至15.28米,小的仅0.2米,都是泥塑的。这些尊神虽信众无数但却命运多舛,天水地处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和礼县—罗家堡断裂带,麦积山石窟附近地震活动强烈,石窟建窟以来已遭受多次强震袭击,据史载:自从公元六世纪初开始,直到十八世纪,有过八次间隔的系列的大小地震。影响较大的地震有:公元734年天水7.0级地震、公元1654年天水南8.0级地震和公元1879年武都8.0级地震等,使不少塑像遭受损毁,每次大规模修建复兴,主要是在一个封建王朝盛世的开始,以明、清两朝具多(都有明确的题记在墙壁上)。经过这样一毁一修,在崖壁上有先后雕凿,重叠妆銮。壁画也有表里几层。往往有窟是魏建,画是明重绘;有的魏代壁画,宋代塑像,也有较晚造的摩崖大佛像,下面压着早期的壁画。这些错综复杂的情况,是与云岗、龙门等处佛教艺术不相同的,正是这样的修复,使得佛教文化艺术在中国历史各个阶段其特征得到完整的传承,其研究价值也是其它石窟难以比拟的,它被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誉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
石窟部分雕像
站在回廊转身望去,更是一番美景扑面而来:雨后的秦岭山脉,连绵不断峰连着峰,滋润后的山林墨绿滴翠,薄薄的雾气在山峰间缓缓地游动,仿佛是国画大师绘就的山水巨幅与麦积山遥相呼应;茂盛的森林从山峰延伸下来,与麦积山脚下的植物园连成一片,麦积山石窟就像一座成熟的麦朵矗立在这片绿海中,这可能就是麦积山著名景观“麦积烟雨”?导游说,像,不完全是,如果雾气再大些,形成云海,就完美了。看来任何一个好的景观,不仅要天时,还要巧遇啊。但就此风景,也够其它石窟望其项背的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