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对待亡国之君的态度为何会从善待变为斩草除根?

 风尘讲历史 2022-11-24 发布于江苏

自夏朝以来,在我国四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朝代更迭不少。而每逢王朝更替,或是血雨腥风,或是宫廷政变,总之亡国之君的结局都不会太好。但实际上在最初前朝的亡国之君都会被新朝善待,到了后期新朝才会选择将前朝皇室斩草除根,这是为何呢?

在夏朝到南北朝这一段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亡国之君或是前朝王室后裔的结局都不错。比如夏朝灭亡后,商朝便把留在中原的夏朝王族封到了“杞国”;商朝灭亡后周朝把商王室后裔封到了“宋国”;周朝灭亡后秦国留下了卫国延续周王室的祭祀;西汉灭亡后王莽只是囚禁了孺子婴,也没有下杀手;东汉灭亡后汉献帝被曹丕封为山阳公,最后在封国内善终;三国魏、蜀、吴灭亡后末代君主都有爵位,曹奂为陈留王、刘禅为安乐公、孙皓为归命侯。

但这一切到了南北朝时期发生了变化。东晋末年,宋王刘裕逼晋恭帝司马德文禅位,代晋建宋,为了以防晋室复辟,便将东晋的皇族宗室杀了个一干二净,做到铲草除根。刘裕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为后世帝王开了个坏头,在之后的改朝换代中,新朝往往都奉行将先朝皇族赶尽杀绝的政策。远的不说,就说刘裕自己建立的南朝宋在灭亡时刘姓皇族也被南朝齐斩草除根,自己种的苦果由自己的子孙后代先品尝。

那么刘裕对先朝皇室赶尽杀绝真的只是因为一念之差吗?自然不是,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早在刘裕年轻的时候东晋就发生过几次权臣篡位的行为,但每次都失败了,原因就是每当权臣篡位时总会有将领以匡扶正义为名起兵讨伐,扶持晋室复辟。刘裕最初也是以复辟晋朝的名义起家的,但屠龙勇士终成恶龙,权力的诱惑是巨大的,刘裕最终也踏上了篡位之路。称帝后的他自然要吸取之前权臣篡位失败的教训,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晋室赶尽杀绝,如此一来就算有人想支持东晋皇室也找不到皇室成员了。

从这以后改朝换代就经常充满腥风血雨,政权的更替都伴随着杀戮。不过即便没有刘裕,也会有另一个开国皇帝对前朝皇室大开杀戒,这是大势所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