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热并用型感冒中成药,有了一个可量化的界定标准

 火丁 2022-11-24 发布于四川

感冒类中成药,是老百姓最常用、药师最熟悉的一类中成药。对于感冒类中成药的分类,大家最熟悉的,一直是从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的这2类。当然,还有少量的扶正解表类。

那么,抛开扶正解表类不说,感冒类中成药就只是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这2类吗?

答:不是的。

为什么不是呢?

答:除了辛温解表类和辛凉解表类,我们还应该有第3类感冒药,叫做寒热并用型感冒药。

与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都不同,寒热并用型感冒中成药的组方特点,是寒性药与热性药的同时使用寒热并用型感冒中成药的功效特点,是治疗寒热夹杂型的感冒

那么,什么样的感冒药可以算是寒热并用呢?我们根据中药药性研究领域的一些数学方法,帮大家筛选出一些。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看看。

感冒中成药(图源网络)

(一)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什么是“三”生万物呢?这就是从纯阴纯阳的简单情况,发展为阴阳组合的复杂情况之后,从而演化出万物的道理。纯阴和纯阳很重要,但是只有纯阴和纯阳,没有阴阳组合,很难演化出万物。

这就像是,地球上的赤道(纯阳)和南北极(纯阴)的气候是极端的,而赤道与南北极之间的温带(阴阳组合)其实更适合居住。

所以,一部分由阴组成,另一部分由阳组成的这种阴阳组合体,以及根据阴阳占比不同而演化出的各种各样组合体类型,才是演化万物的基础。

所以,除了寒性药与热性药之外,一定有寒性药与热性药共同组成的寒热并用型药物。这种组方在中药饮片处方中非常常见,只不过,我们在认识和理解中成药时,会忽视这种情况。

忽视这种情况的典型后果,就是在现有寒性药和热性药的二元框架内,对于一些寒热并用的感冒药,我们就没办法准确地位。例如,感冒清热颗粒。

感冒清热颗粒,我们都知道,它是辛温解表类中成药。

2022医保目录中感冒清热颗粒的位置

但是,在2017年的医保目录里,感冒清热颗粒是归在“辛凉解表剂”这一类的。

2017医保目录中感冒清热颗粒的位置

这充分说明,寒性药和热性药的二元框架,不利于寒热并用型感冒药的准确定位。

当然,我们不能说,只要组方中有寒性药和热性药,它就是寒热并用型组方,这里面还有一个主次和比例的问题。就好比,9个热性药+1个寒性药的组方,与5个热性药+4个寒性药的组方相比,显然后者是更为典型的寒热并用。

我们的目标,就是追求和寻找典型的寒热并用。

于是,我们就简单了划了两个点,一个是1/3点,一个是2/3点。并且规定,只有寒性药(或者热性药)/(寒性药+热性药)的比例在1/3至2/3之间的,才是寒热并用型。在中间范围以外的,依然还是叫做以寒性为主的感冒药和以热性为主的感冒药。

我们来看看感冒清热颗粒的组方,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根据《中国药典》的药性标识,其中的寒性药(微寒、凉也算寒性)有5个,分别是薄荷、柴胡、葛根、苦地丁和芦根。其中的热性药(温性、微温也算热性)也有5个,分别是荆芥穗、防风、紫苏叶、苦杏仁和白芷。余下的1个桔梗是平性药。

所以,感冒清热颗粒的寒性药:(寒性药+热性药)=1/2,恰好在1/3至2/3的最中间,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寒热并用型感冒药。

除了感冒清热颗粒之外,小柴胡颗粒、芎菊上清丸、桑姜感冒胶囊等29个中成药,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列表如下,供大家参考。

29个典型的寒热并用型感冒药

当然,这里面还有平性药,但平性药本身对寒热的影响很小。所以,在考虑全方的寒热药性时,可以不考虑平性药。同时,组方中如果只有平性药的话,也是可以用于寒热错杂型感冒的,对吧。

所以,有几个很特殊的组方中只有平性药的感冒药,我们也纳入了。

(二)

那么,筛选出寒热并用型感冒药,又能干什么呢?

第一,对于寒热错杂型感冒和“寒包火”型感冒,应该首选寒热并用型感冒药。什么是寒热错杂型感冒呢?比如说一边留着清鼻涕、一边有较明显咽痛的感冒,或者是原本的外感风寒入里化热、但寒邪依然未去的感冒,又或者说,寒热表现都不明显的感冒。在这种时候,使用这种寒热并用型中成药比较好。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有寒热并用型中成药,那么,对于寒热夹杂型的感冒,就不要用药性纯粹的寒性药与热性药去搭配治疗,而是可以直接选择以这个寒热并用型感冒药为主。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说,寒性中成药与热性中成药不能联用。而是想问,我们真的确定这是一个寒热夹杂型的疾病吗?我们真的没有治疗这个疾病的寒热并用组方的中成药可选吗?

只有既确定这是一个寒热夹杂感冒,又没有寒热并用型中成药可选的时候,才考虑,用药性纯粹的寒性中成药与热性中成药,在适当配比下,去联用治疗。

所以,大家看,给寒热并用型感冒药一个专门的定义,其实意义很大。

第二,在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中,寒热并用型中成药,可以不参加寒热冲突的审核和点评。

原因也很简单,寒热冲突的基本条件,是一个药性纯粹的寒性药与一个药性纯粹的热性药联用。如果本身就是寒热并用型中成药,再去点评为寒热冲突,这就有点不好理解了。

同时,当寒热并用型中成药与另一个成分相似度低(可用30%为界限)的药性纯粹的寒性药或热性药联用时,就当做是对寒性或热性的补充放大,也可以不点评为联合用药不适宜。例如,感冒清热颗粒与蓝芩口服液的联用,可不视为药性冲突。当然,如果能调整一下剂量,减量联用,就更好了。

寒热冲突(图源网络)

第三,在医保目录中新增“寒热并用型感冒药”这一类,让医生、药师和患者,都能明确看到,感冒药的使用,不只是辛温和辛凉的PK这么简单

这就好像是,我们不要搞冷战思维,世界是多元化的、多极化的。

大家注意,在中药饮片处方的识方解方过程中,寒热并用是很常见的,一定不要用二元框架思维来理解。

第四,寒热并用型感冒中成药的界定方法,可以为补泻兼施类中成药、表里同治类中成药的界定,提供参考。

其实,在“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内,补泻兼施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组方思路。《辅行诀》所载的五脏大小补泻汤,无一例外,全部都是补泻兼施方。为什么要补泻兼施?因为虚实夹杂。为什么有虚实夹杂?因为阴阳互根,阴阳可以互相转化。

所以,我们现在的功效分类和功效认识,其实在逻辑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临床实际用药是息息相关的,希望大家都能多多思考。当然,我们的量化分类方法可能不一定完善,没关系,以后可以调整完善。我们为大家提供一个肩膀,大家可以在这个肩膀上继续前进。

这个研究,是来西苑医院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进修的2021级临床药师杨寿圆为第一研究者完成的,文章发表在《中南药学》2022年第9期上,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

汤液经法图讲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