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扯闲篇】“料理包”是没有灵魂的——嗯,真香!

 琢文说 2022-11-24 发布于北京

题记: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家附近曾经有一家外卖很奇葩,他们卖什么呢?

卖方便面。就是把方便面替你煮好了,然后按照你要求配合鱼丸、荷包蛋等。

当时我不禁发出曹丞相的大笑:

谁会买这玩意啊?

且不说面条泡完送过来都坨了,我自己煮它不香么?

果然不出意外,那家店没一月就消失了。

然而距离那家奇葩的泡面外卖店倒闭约么一年后,网红“和府捞面”横空出世。

说实话,我从来没去它们店里吃过,都是点的外卖。

吃了两次突然意识到:

这不就是帮我煮好的方便面么?

只不过面是湿面,汤料预先封装了——而且汤料肯定是中央厨房出来的,而不是现场熬制灌装的。

(后来发现自己还是天真了,哪里是什么中央厨房,根本就是工厂出来的。)

遥想那家倒闭的卖泡面外卖店,真是个营销鬼才,只不过选错了介质而已。

顺着“和府捞面”这条线搜索,个人认知又得到了更新:“料理包”已经在餐饮行业广泛使用了。

所谓“料理包”,就是提前调制好的速冻菜肴,只需要简单加热就可以。

普通食客根本分辨不出料理包和现场烹饪的差异,甚至不少人认为“料理包”更好吃。

就比如大街小巷的“鲍鱼饭”,老师傅说饭店厨师给你做这个,至少得三小时,外卖下单二十分钟就给你送到家。

哪有什么炖啊,都是料理包加热,假模假式给你装砂锅里。

那么问题就来了,反正是用“料理包”,与其让餐馆加热还不如我自己加热,还省去了快递小哥跑腿。

当然作为上了年纪的人,对这种不新鲜的“料理包”还是有些看法的:比如不健康,不美味,总之:

“料理包”的菜是没有灵魂的。

但是吃过几次之后:

嗯,真香!

       就比方“十二道锋味”系列料理包,以多年吃餐馆的经验来说:

    二十多块钱的意面料理包出来的口感,放餐厅怎么也得卖四十多;

    黑松露小笼包和之前在大兴国际机场吃的一个味,而价格只有一半…… 

去除了对“料理包”的芥蒂,金汤肥牛、糖醋排骨、水煮牛肉、翡翠虾仁……感觉年夜饭可以安排上了。

      当然,“料理包”也不是没有缺点的,比如彻底断送了我一直想抽空考个厨师证的幻想。

      还有,就是老师傅说,现在当厨师更难了,除非干到米其林星厨,但又能有几人呢?

    普通厨师生存空间被极大压缩,多数工资只有4000来块,毕竟就是热个菜的工作,谁都能替代。

       打败康师傅的不是统一,而是外卖。

       “料理包”成就了外卖,而冷链到家的“料理包”要反手给外卖一刀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