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内蒙古|赵双进:我敬重的杨老师

 阿拉善文学 2022-11-24 发布于内蒙古

原创作者:赵双进|内蒙古

杨春和老师(以下尊称杨老师),1962年7月甘肃教育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62年10月分配到庆阳专区宁县,先后在宁县四中、宁县六中任教,1974年5月调入兰州市商业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工作,1983年10月任副校长,1998年12月任调研员,1999年3月退休,之后又奉献余热数年,鼎力协助办成两所学院。半个世纪以来,杨老师一直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为庆阳宁县、为甘肃财贸系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有用之才,应该说是“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一、艰苦岁月 艰辛生活
有幸拜读杨老师《望断秦巴》一书,使我对杨老师极不平凡的人生得以全面了解。杨老师1939年农历三月初六生于陕西省安康专区紫阳县城关镇一个农民家庭。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度过了童年,自小聪慧过人的他5岁时就进了私塾学堂。1949年解放后正式进入小学,从三年级开始接受比较正规的小学教育。1953年考入紫阳县初级中学,1956年考入省立安康中学。1959年报考大学,成绩自然优秀,但因家庭成分不好,政审未能通过,所以遗憾落榜。
之后,接到县文教局分配他到紫阳县蒿坪中学任教的通知,当时的他年轻气盛,志存高远,没有看上那所中学,婉言谢绝了那份工作。1959年11月,杨老师为了摆脱家乡困境,不顾家人反对,在一位堂姐夫的支持下,毅然决然历经千难万险来到兰州,直奔在兰州工作的姐姐家暂住,谋求新的出路。那时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为了先解决吃饭问题,姐姐、姐夫给杨老师找了一份工作,单位都已落实,也都被杨老师放弃了。
上大学是杨老师的最大梦想,不上大学他誓不罢休。就在这十分焦虑无奈徘徊的困境中,有一天他看到兰州师范学院招生的通知。其仅招收春季班文科生40名,当然还有数名理科生。杨老师满怀热情应考,基础较好的他一考即中。用杨老师的话说,那是一所他看不上的学校,他一心想上名校。但鉴于当时的国内形势,杨老师还是委屈求全上了这所学校。
上这所学校,一开始他报考的是数学专业。入学不久,老师发现他文科基础扎实,又帮他改为中文专业。杨老师还说,他上兰州师范学院期间,换了一次专业,学校更改两次校名(即先由原名改为甘肃师专,最后又改为甘肃教育学院),迁了四次校址。沉着冷静的杨老师不管专业怎么改变,校名如何变化,校址迁至何方,都丝毫没有影响和动摇他热爱学习的激情和耐性。
他有着一种视读书为生命的执着追求,潜心学习,孜孜不倦,以“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为座右铭,最终以优异成绩于1962年7月按时毕业了。同年10月被分配到离陕西较近的甘肃省庆阳专区宁县第四中学任教。宁县四中设在远离县城的和盛公社,这一干就是9年。时间久了,他想换一下环境,1971年被调到宁县六中。在这两所中学先后工作了13年,后于1974年5月调到兰州,开始了兰州商校新的任教生涯。
杨老师在宁县工作期间,同样经历了社教、文革等特殊时期,吃了不少苦头,但这都丝毫没有改变杨老师热爱教育的初衷情怀。受老区人民善良、淳朴、忠厚的优秀传统和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的熏陶,杨老师始终视教好学为己任,努力教书育人,没有辜负老区人民的厚望。
众所周知,宁县属西北黄土高原,自然条件较差,那里千沟万壑、尘土弥漫、土地贫瘠、生活苦焦。当时虽说三年困难时期已经渡过,但农村学校学生的吃、穿、用这些基础保障也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看到农村孩子求学若渴的眼神和嗷嗷待哺的期望,他想不教好学都不由他。虽说宁县四中、六中属于当地最高学府,但实际四周都被农村包围,一片乡土气息。吃饭在食堂,住宿在学校,按当时陇东人的习惯住的是煨炕,冬季办公室取暖用的是火盆。在宁县四中、六中工作期间,每年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带领学生参加农业社的夏收、秋收,这在当时也是一项刚性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这其中的艰辛,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组建家庭 养育孩子
从《望断秦巴》一书得知,杨老师的婚姻也是好事多磨,一波三折。经人介绍,杨老师于1967年7月认识了远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医院工作的陈淑贞女士。本来婚约已定,但只因两人远隔千里,虞于难免婚后两地分居,结婚遗憾搁浅。好在兰州方面和夏河县各方亲朋的周旋下,两人解除顾虑,终下决心,于1969年8月26日在夏河县“萨尔吉”镇领取了结婚证。婚礼很简单,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坐在一起吃喜糖,嗑瓜子,喝茶水,像茶话会一样。贺礼多是一张彩色画或一本《红宝书》之类,新房是介绍人腾出他自己的房子临时借用。婚礼虽然简单,但总算是完成了人生的终身大事。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9月,开学季到了,杨老师带着不舍,返回到了他工作的黄土高坡,又站在了他所钟爱的三尺讲台上!以后多年,就是从陇东到甘南这样来回往返,直到1974年全家才得以团圆。
1974年夫妻团聚时,杨老师已是3个女儿的父亲了。婚后这6年夫妻两地分居,师母一人在夏河县既要带孩子,又要工作,虽说大一点的两个孩子在兰州姥姥家寄养,但这里面的酸甜苦辣更是不言而喻!杨老师大女儿圆圆,1970年5月出生,1993年东北冶金学院毕业,现在兰州市一家证券公司工作。次女艳艳,1972年4月出生,1996年甘肃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现在兰州市某中心支行工作。小女儿尕尕,1973年11月出生,2001年兰州大学博士毕业,现在是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杨老师夫妇的影响,3个女儿都很优秀,也应该说她们就是杨老师的精神支柱。孩子们都有体面稳定的工作和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富足,衣食无忧。杨老师现在共有3个外孙(女),每天都在天伦之乐中度过,过着颐养天年的浪漫生活。

三、教书育人 勤奋工作
杨老师始终视教好书育好人为自己的第一生命。对于调入兰州市商业学校工作,杨老师很是满足,因而他工作上愈加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1978年,我们入学时,见到的杨老师才39岁,英姿飒爽,风度翩翩,精神抖擞,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他人生的鼎盛时期,也是他展现才华的最佳年龄。工作中他勇挑重担,包揽了商校的全部语文教学任务,不断努力学习,深入钻研业务,开拓专业知识,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除此之外,他还通读了马恩列斯《全集》,精读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手稿》《列宁论文艺与美学》等大量政治理论文学艺术书籍,撰写了《文艺是生活的源泉还是“自我表现”——谈文艺的主客观关系》等一系列论文,因而,还参加了全国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的“成都会议”。通过这次会议,他结识了一些全国著名的学者、专家、教授、诗人,还和全国的一些学术会议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也与甘肃文艺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他日后成就学术佳绩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他为兰州乃至甘肃文学艺术界的繁荣和发展献计献策,独树一帜,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后的杨老师不论在教学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交流方面,更是得心应手,都有独特建树,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我们1978年3月入兰州市商业学校,属于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相比之前推荐入学的往届学生,基础较好,因而老师也是用心教授,学生自然认真学习。开学几周过去了,同学们和任课老师也都在课堂见了几面,对老师也有了基本了解,我对语文老师杨老师第一印象最为深刻。杨老师中等身材,戴一副眼镜,乌黑的秀发三七分开。讲课口齿伶俐,表达清楚,风趣幽默,同学们爱听他讲课。当然这与他平时酷爱学习,努力钻研,知识渊博是分不开的。
如今,杨老师给我们授课40多年过去了,课文的好多片段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如朱德的《母亲的回忆》、邵华毛岸青的《我爱韶山的红杜鹃》、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祝福》《纪念刘和珍君》等,都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杨老师给我们上第一节课时的情景更是难以忘记:杨老师从教室后面走进来,一上讲台放下教案,首先鞠一个躬,然后在黑板上写下“杨春和”三个字,接着做自我介绍:“我叫杨春和,是你们的语文老师。”然后开始授课。虽然遗憾那节课的具体内容记不准了,但杨老师的自我介绍却镌刻在了我的脑海深处。
和杨老师两年的接触,感觉杨老师讲课表达很是到位,我也很爱听他讲课。杨老师在讲语法知识主谓宾时,爱用“我们热爱毛主席”这句话来举例。他说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谓语是对主语动作状态或特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或“是什么”;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宾语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所以他说在“我们热爱毛主席”这一句话里,“我们”是主语,就是是什么人,“热爱”是谓语,就是做什么,“毛主席”是宾语,是指一个动作的接受者。至于“补语”、“定语”、“状语”,还有主要的五个词组如“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偏正词组”、“补充词组”、“联合词组”,杨老师不厌其烦,都做了详细的讲述。
除了语法,杨老师还讲述了修辞手法,主要讲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引用、对偶、设问、反问等。记得在讲比喻拟人夸张时,杨老师举了几个例句,如:“月宫装上电话机,嫦娥悄声问织女,听说人间大跃进,你可有心下凡去”,还列举了“……娃他妈,你快来看,我一头挑的一座山”等。这些情节时常还在我脑海里浮现!这些知识的掌握,为我后来的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在单位工作中起草文件、拟写总结、撰写先进事迹材料,这些语法、修辞手法都得到了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自然得益于杨老师的教导。
中专的语文课程和高中的语文课程大体相似,授课方式也是大同小异,内容上不同的一点,就是除了作文,增加了公文写作,其成为我们上学时必修的内容。记得杨老师在一次作文点评中,对我的小楷毛笔字做了点评,他认为我的字写得不算差,但就是写得太快了,他形容我写字时,身后有一只狼在追我,由此可见,我字写得的确有些太快了。这一点评了影响我几十年,每当我工作急躁或写字过快的时候,杨老师的点评就回响在我的耳旁,我心里就提示自己不要急躁,慢点再慢点。
我还记得,有一天上课,杨老师叫学生单个儿朗读课文,首先叫到的是我。那是《母亲的回忆》这一课,我起身开始朗读,从标题开始:《母亲的回忆》——朱德。“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停!”杨老师说,“胡小勇接着读……。”当时让我第一个读课文,我没有思想准备,因此有些紧张,刚念完第一段,也才44个字,就让我停了,我感觉很没有面子,至今这也还是个谜,我分析可能是我自己念得不好……。还有一次提问,实际我想的是对的,但表达上出了问题,也就没有答对。总之,出现这两次失误,我现在还在反思自己怎么这么不给力。即使这样,无论如何,也丝毫没有影响我对杨老师的敬重和热爱——因为,杨老师没有因为我有失误而慢待我,反而一视同仁地关心我,爱护我,几十年后,也一如既往,爱生如子,这是我如此感慨的重要缘由。
四、热爱教育 退而不休
1999年3月杨老师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还在鼎力办学。他先任“甘肃文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后任“兰州艺术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这两所学院都已如愿办成,正在发挥作用,只因招生和校址迁移等原因,杨老师至此歇脚,才算真正退休。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杨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将忠心献给党,热心献教育,真心献同仁,诚心献社会,信心留自己。杨老师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热爱和忠诚,他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杨老师半个多世纪以来,与人为善,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把自己平生的精力献给了教育事业,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特向杨老师致敬!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位不平凡的女人。”说到这里,有必要郑重介绍非凡的师母。杨老师和师母陈淑贞女士1969年8月结婚,师母在夏河县医院工作,杨老师先后在宁县四中六中工作,两人都调到兰州工作,已经是1974年了。这6年期间,他们生育了3个孩子,全由师母和其家人帮助带大,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这位慈善贤良的师母任劳任怨,不辞辛苦,既要顾工作,又要带孩子,还要忙家务,支持杨老师远在外地安心工作,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所以,在这里要感谢师母陈淑贞女士及其家人!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1984年由词作家石祥创作的一首歌颂军嫂歌曲的歌词片段:“我守在婴儿的摇篮边,你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我在家乡耕耘着农田,你在边疆站岗值班。啊,丰收果里有我的甘甜,也有你的甘甜;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这段歌词用在这里,对师母来说再也恰当不过了!虽说,杨老师不是军人,师母不是军嫂,但她是白衣天使,在远方默默支持杨老师的工作,这种精神是伟大的!所以,我说杨老师的成功,不仅是杨老师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有师母陈淑贞女士一半的功劳!在此,请允许我向师母陈淑贞女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如今,杨老师和师母都已超80岁高龄,在兰州安逸生活。衷心祝愿俩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扎西德勒!

赵双进,男,汉族,1956年出生,原籍陕西咸阳,1980年毕业于兰州商业学校财会专业,退休前在额济纳旗审计局工作。是一位热爱生活、勤奋朴实、执着正直的人。退休后笔耕不辍,以文赋余热,善于撰写纪实、乡情、民俗方面的短文,用心去记录、去歌颂当年的奋斗情怀,抒写对家乡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也希望能用自己的经历来启迪、教育下一代。


★★ 平台简介 ★★

【阿拉善文学】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两新”合作平台,阿拉善盟作家协会、阿左旗文联联合推荐原创文学平台,为《阿拉善文学》期刊推选优秀作品及新人。公众平台不限年龄、地域,为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等提供原创文学作品免费编辑、分享发布、推广展示等服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