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1124教学手记——你会细读论述类文本吗?

 晋诺工作室 2022-11-24 发布于江苏

很多人认为文学类文本需要细读,而论述类文本则只需信息筛选和要点勾画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论述类文本其实更需要细读。

2021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上的有这样一句话:

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

这句话需要细读吗?

需要。

没有细读,就没有对这句话的真正理解,那种扫描式的浏览式的信息筛选式的阅读是读不到这句话的内涵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解读这句话:

表述视角:我

陈述对象: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

内容元素:

背景——西学东渐

地位——第一部

名称——中国目录学史

内涵——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史

性质——学术专著

判断结果——《中国目录学史》是学术专著

情感倾向——对《中国目录学史》的认可、赞扬。

暗含内容——受西学影响的中国研究目录学史的优秀之作。

当我们具备了这种阅读意识和能力,在去解读类似的语句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这个句子的基本内容,还能看到这个句子里所包含的显性与隐性的各种内涵,坚持这样的长期训练,才能形成对语句的整体观照、瞬间通悟的能力,这个时候,阅读的速度才能是飞快的,阅读质量是高的。

再如这首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要的参考书目。

B.通过对比1935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学术视野。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

D.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它针对的语段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

这段话是有叙事逻辑的。如果把居于国际领先地位作为一个成果,寻找获得这个成果的原因,那么这个成果之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者写作时,不能随意排列这些原因,总是按照一些序来排列:重要程度、时间先后等。本语段依然是:继承发扬沿革地理传统,运用相关学科原理,引入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开拓新学科、扩大研究领域。显然,它是按照科学研究的自然发展顺序展开的,因此,选项把它归于某个原因,违背了原文的表达内涵。

其实,本段的叙事是有逻辑层次的,其叙述层次为:继承发扬沿革地理传统,运用相关学科原理,引入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方法层;开拓新学科,扩大研究领域,在诸多方面达国际水准——结果层。也就是说选项表述的得益于……”应该指向原因,但实际是把与自己同一范畴的内容当作了原因。这就是逻辑层次不清。

很多解题者,把这道题当作信息筛选题对待,然后用原文是否有主要一词语来判断,实在是既没有讲清题目,也不能够引导学生作深度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