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良素书

 唐浩云 2022-11-24 发布于湖南

  



如果说孔子是论天下。那么,张良就是谋天下公元前185年一代谋圣张良去世。也许是出于感恩之心,西汉皇后吕治密令乔太守率300余名干练士卒化妆成游客,散布民间。寻找张扬墓地。谁知吕后召令一下天下,却报来张良墓地,竟达3000多座吕后,怎么也没想到。这位善于布阵谋略的张良连死后,自己的想法都猜到了,竟给他布下个诺大的迷魂死阵。然而500年后天下大乱的西晋时期,张良墓却被盗墓贼找到。盗墓贼如获至宝,挖开墓地,却发现张良墓里竟无分毫财宝。墓中除了一块黄色石头,就是枕下的一本书。世家阐释黄色石头代表黄石宫,而这本书就是流传至今,被称作神奇之作的。素书。素书提出,以道德仁义礼武者一体,并以其为立身治国的根本。奎朵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礼数达到认识事物的本源。素书对事物变化观察入微,对谋略点恰到好处,精准独到。参透书中道理说,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也不为过。素书被民间视为奇书治国、经

商、持家的经书,但关于素书的作者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

相传是黄石公授予张良。有人便认为作者是黄石公,但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并无记载。而只是说黄石公仪桥所授给张良的书,是太公兵法,并没有说素书。

所以说作者是黄石公,可能性不大。

第二种说法是宋代的张商英。

张商英在为黄石公素书写的序中说,认为秦朝末年的尹氏黄石公在宜桥传授给张良的素书。就是六韬三略的说法,实在是以讹传讹啊。张商阴还说,盗墓贼发现了这本素书,上面题有秘戒说不允许将此书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否则必遭祸殃,但是如果遇到合适的传人而不传授,也将遭殃。于是在徐宝林编著的中国兵书通览素书中认为。素书的作者其实就是张尚英本人,是在黄石公三略的基础上揉进了自己的思想而已。但就史书记载和张商英的为官履历来说,

这种可能性也不大,而且素书最后一句说如此,理身,理家,理国。可也,既然理家都可以,为什么还要去强调什么人,传授什么人不传授呢?所以墓中秘戒很可能是张商英自己写的或修改的,其用意在于增强素书的神秘感,而就窥析张良的品行而言。张良应该是不会这样说的。张良,字子房,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

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张良因为刘邦谋略而得天下,建立西汉大一统王朝,而被誉为天下第一谋臣。张良可以把1080局的奇门遁甲演绎精简为阴盾九局,阳盾九局,共18局。写下素书也就很自然了,何况从素书的内容来看,与张良的阅历高度相似,简直就是张良亲身经历的写照。所以说素书的作者是张良,更为可信。素书仅有六章132句1360字。虽然简短,但在中国谋略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书中语言高度精炼,可谓字字珠矶,句句名言。

第一章 原始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所谓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理智是一个整体,五者缺一不可。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所谓道是人所遵循的自然规律或某种规则,万事万物都按照这个道来运行。但你也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就要看个人的悟性了。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所谓德,即人顺应自然,而使其然实现应得欲求满足的能力。它支配世间万物,得到各自欲求的满足。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存。(生存 一作:生成)

所谓仁是人本能就有的,并能看重他,向往他。只要有慈悲和侧隐之心,人就会产生各种善良的愿望和行动。自然就形成了仁。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所谓义,是人所遵循,与事理相适宜的规则和原则。义要求人必须奖罚分明,也就是要奖赏善行。惩罚恶行,这样才能做到建功立业。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所谓礼仪,是人所遵循的社会道德规范。在理智的规范下,每个人都要克勤克俭,按各自的社会身份形式,履行各自的社会义务。构成和谐的社会良序。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所以说道德仁义礼(按照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人伦关系所排列的顺序行事)这五项是做人的根本,修身立业缺一不可。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

贤明的人都懂得盛衰的道理,通晓成败的原因。

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

能审慎了解和掌握时局,懂得把握进退的尺度。

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当时机不利时,懂得及时隐退,自信坚守正道,等待时机再来。

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

一旦时机到来,则毫不犹豫乘势而行,于是往往能够取代或超级人臣。

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

抓住了关键的机会,并付出行动,常常能建立盖世之功。

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但如果运气不好,碰不到机会,就算默默无闻,淡泊人世,也能度过一生。没什么大不了的。

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这种心态的人境界很高,是为后人之典范,一定是名垂后世,为世代。所敬仰。

第二章 正道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

高尚的品德足以让四方人士都心悦诚服,前来归顺。诚实守信可以让不同意见的人统一,正直、公正可以得到众人的拥戴。

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才识渊博的人,懂得以古为鉴,

聪明睿智的人,懂得体察下属,继而能明辨是非。这种人才是人中俊才。

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

品行端正可以成为人们的表率,足智多谋可以决然果断破解疑惑。

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

诚信无妄可以使人们信守约定,清正廉洁则处事必公,仗义疏财。这样的人可谓是人中豪杰。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坚守职责而不废怠,克守道义而初衷不改。

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被人猜疑也不逃避,仍然做我该做的事,见利而不忘义。不该我得的不得,这样的人是人中豪杰。

第三章 求人之志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

杜绝不良奢好,禁止非份欲想,可以免除烦累。

抑非损恶,所以让过

抑制错误行为,消除邪恶行怪,可以避免祸患。

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不沉迷于酒色,可以保持身心纯洁,不被污染。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

远离是非嫌疑可以避免差错和谬误。

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广博学习切磋学问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行为高尚,言语谨慎,可以平心静气,修身养性。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

恭敬勤俭谦虚简约,才能修身自省,守住家业。

深计远虑,所以不穷。

深谋远虑,才不至于陷入解难的困境中。

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亲近仁义之事,结交正直君子,可以扶危助困,摆脱衰败,避免颠覆,以致倾家荡业。

近恕笃行,所以接人。

主动接近那些品行敦厚端正的人,乐于宽恕他人的过失,又接地气,这就是能够获得正直朋友的原因。

任材使能,所以济物。

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并让他充分发挥,这样才能成就大业。

殚恶斥谗,所以止乱。(殚恶 一作:瘅恶)

憎恨奸恶之徒,排斥缠宁小人,这样可以防止社会动乱,维持太平盛世。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

以古验今,便可以减少迷惑。

先揆后度,所以应卒。

事先揣测,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便可应对处理突发事件。

设变致权,所以解结。

设想出各种变化情况,再加以权衡谋划。这样可以灵活处理各种复杂矛盾。

括囊顺会,所以无咎。

谨言慎行,举止顺应大局,这样才能远离纠纷。避免祸患。

橛橛梗梗,所以立功。

坚定不移。刚正不阿,才能建立功勋。

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勤勉不怠,文雅善良,方能善始善终。

第四章 本德宗道

夫志心笃行之术。

一个人想要做到志向坚定,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长没长于博谋

必须懂得深谋远虑,这是个长久的方法。

安没安于忍辱

要学会忍辱负重,这是最安全的方式。

先没先于修德

修德养性,这个是首要任务。

乐没乐于好善。

乐善好施,这是最快乐的态度。

神没神于至诚,

至诚至信,这是最神圣的态度。

明没明于体物

了解事物的本质,这是最明智的做法。

吉没吉于知足

知足常乐,这是最吉祥的观念。

苦没苦于多愿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欲蚀难填。

悲没悲于精散,

世间最悲哀的事莫过于精神离散。

病没病于无常,

人世间最恶劣的病,莫过于内心不平,反复无常。

短没短于苟得,

人世间最无耻的莫过于不劳而获。

幽没幽于贪鄙。

人世间最愚昧的莫过于贪婪卑鄙。

孤没孤于自恃,

人世间最孤独的念头,莫过于自持太高。

危没危于任疑,

世间最危险的行为莫过于任用自己不信任的人。

败没败于多私。

人世间最失败的根源莫过于自私自利。

第五章 遵义

以明示下者暗,

总爱向别人显示自己聪明,其实是愚蠢的表现。

有过不知者蔽,

有过而不懂得反省的人,必然会陷入愚昧。

迷而不返者惑。

陷入迷途而不知返者,必然更加混乱迷惑。

以言取怨者祸,

因言语不慎而招致埋怨,必然产生祸患。

令与心乖者废,

政令与心愿不一致,则必然导致政令偏废。

后令缪前者毁,

号令前后不一,无法执行,必然导致失败。

怒而无威者犯,

发怒却没有,威严将无人畏惧,反而会受到侵犯。

好众辱人者殃,

喜欢当众侮辱下属者,必然要遭殃。

戮辱所任者危,

对下属过分责难的人,必然会使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

慢其所敬者凶,

怠慢你所敬重的人,必然会遭致不幸。

貌合心离者孤,

貌合神离者,必然会陷入孤独。

亲谗远忠者亡,

亲近谗言小人,远离忠良之士者,必然遭遇灭亡的厄运。

近色远贤者昏,

疏远贤人者,必然昏庸无能,一事无成。

女谒公行者乱,

女子干政必然会使社会产生动乱。

私人以官者浮,

私下买官卖官,让庸碌之辈掌权,会导致政事虚浮,误国费事。

凌下取胜者侵,

欺凌下属以示压人者也,必将受到属下的侵犯。

名不胜实者耗。

名不副实者,耗尽精力也办不成事。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

对自己宽容,对别人却百般责备者,什么事也办不好。

自厚而薄人者弃废。

对自己宽厚,对别人刻薄者,必将被人所唾弃。

以过弃功者损,

因为属下微小的过失,就忽略其功劳的,必将大失人心,最后损害自身利益。

群下外异者沦,

上下离心,内外意志,必定沦亡。

既迎而拒者乖。

对属下既然用它而又不信任它,必然导致上下级关系疏远。

行赏吝色者沮,

奖赏属下时吝啬小气,则会令人沮丧失望。

多许少与者怨,

许诺多而实际兑现少,必然滋生众人的怨气。

既迎而拒者乖。

起初热情欢迎之后,又将人拒之千里,晾在一边的做法,必然会使双方的情谊断绝。

薄施厚望者不报,

总想用小恩惠换回大回报的人,必将得不偿失。

贵而忘贱者不久。

富贵之后就忘了贫贱之时,这种富贵必不会长久。

念旧而弃新功者凶,

对别人的旧恶耿耿于怀,对其新的功勋却视而不见。这种人必然遭致凶险。

用人不得正者殆,

任用不正直的人必将产生危险。勉强用人一定留不住人。

为人择官者乱,

任人围观,却寻私情,则必将导致政事混乱。

失其所强者弱

失去自己的优势,强者就变成了弱者。

决策于不仁者险,

做出决策时,向不具备仁德的人咨询,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阴计外泄者败,

败隐秘的计划被泄露出去,必定导致计谋的失败。

厚敛薄施者凋。

横征暴敛却博恩,寡失必然导致社会凋毙。

战士贫,游士富者衰;

战士出生入死却生活贫困,而享乐之徒无所事事,却安享富贵,这样的国势一定会衰败。

货赂公行者昧;

贿赂政府官员。成风则社会政治必然昏暗愚昧。

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

对别人做的好事不重视,而对其错误却耿耿于怀,这是种粗暴的人。

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

你所任用的人不值得信任,而信任的人又不能胜任其职。这样的政治必定混乱。

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

依靠道德来教化臣民,则臣民必将聚集在他的周围。若依靠刑法来维持统治,则将导致人心离散。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

对小功劳不奖赏,则不能产生大功劳。

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

对小的埋怨不宽恕,则必将产生大的埋怨。

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

若刑赏不能服人,处罚又不能让人甘心,则必将引起叛乱。

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

无功之人受赏,无罪之人受罚,这是很残酷的行为。

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

听到谗言就很高兴,听到逆耳忠言就心生怨恨,这样国家必然灭亡。

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个人满足于其所拥有的,则社会安定有序。若贪得无厌,总是贪求别人所拥有的,人民会变得残暴,社会就开始动乱。

第六章 安礼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

怨恨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不舍得放下小过错。祸患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事先没有仔细谋划。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幸福的产生在于平日积德行善灾祸的根源在于平日多行不义。

饥在贱农,寒在堕织。

饥荒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不重视农业生产。之所以矮冷受冻,是因为带鱼从事蚕桑之夜。

安在得人,危在失事。

社会安定在于得到人心,社会微乱是因为人才流失。

富在迎来,贫在弃时。

富贵在于招来远客,贫穷则是因为废弃了农时。

上无常操,下多疑心。

领导者言行不一,反复无常,则属下毕生疑虑。

轻上生罪,侮下无亲。

怠慢长官,必将获罪,侮辱属下则将失去亲信。

近臣不重,远臣轻之。

亲近的大臣如果得不到重用,则其他关系疏远的大臣也将轻视他们。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对自己都疑神疑鬼的人,绝不会相信别人。有自信的人,绝不会轻易怀疑别人。

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

奸邪之人,必无正直的朋友。人品不端的上司,也不会有刚正不阿的下属。

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

危机四伏,行将灭亡的国家,找不到贤明之人辅政。朝政混乱,民心浮动的朝廷也无善人参与。

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

爱惜别人的人,一定求财若渴若己,乐得贤才,则必定不吝啬钱财,给予丰厚的待遇。

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

国家即将称霸四方,各地有才之人都会前来归顺。国家即将灭亡。则贤能的人将首先退隐。

地薄者大物不产,

土地贫藉的地方产不了宝物。

水浅者大鱼不游,

水浅的地方,大鱼都不游过来。

树秃者大禽不栖,

光秃的树木大的勤务,不愿意在上面嬉戏。

林疏者大兽不居。

稀疏的树林,大的野兽都不会在其间居住。

山峭者崩,泽满者溢。

山势过于陡峭,则容易崩塌。沼泽蓄水过满,则会漫溢出来。

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柔。

弃美欲而取顽食者,犹如瞎子一般。绵羊即使披上虎皮,也是个柔弱者。

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

拿衣服时不提领子,势必把衣服拿倒。走路不看地面,一定会颠倒。

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

房屋梁柱软弱,屋子将会倒塌。辅助国政的大臣没有能力,则国家将会倾覆。

足寒伤心,人怨伤国。

脚丫受寒则心肺受损。人心生怨,则国家受损。

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人先弊。

山疆崩则土质先损坏,国疆亡则人民先受其害。

根枯枝朽,人困国残。

树根干枯则枝叶腐朽,人们困苦则国家残败。

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

与倾覆的车走同一条轨道的车也会倾覆,与已经亡败的国家做相同的事。国家也将遭到灭亡。

见已生者慎将生,

知道以前发生的不幸之事,应该警惕再次发生类似的事。

恶其迹者须避之。

厌恶前人有过的劣迹,就应当尽力避免,重蹈覆辙。

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害怕危险,常能获得安全。害怕灭亡,常能获得生存。

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只要符合道义,就能吉祥喜庆,否则就凶险莫测。

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

吉祥的人,各种福报都归集于他一身。险恶之人,则各种厄运都向他袭来。

非其神圣,自然所钟。

这并非什么神秘之事,而是自然的规律。

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

行善积德,自然没有坏事,侵扰不深。谋远虑,则无法避免忧患的产生。

同志相得,

理想志趣相投的人必然会情投意合,相得益彰。

同仁相忧,

怀有仁善之心的人,必然相互担忧,关心对方。

同恶相党,

为非作歹之徒,必然结党营私。

同爱相求,

有相同爱好的人,自然会互相访求。

同美相妒,

同为倾城倾国的美女,必然互相妒忌。

同智相谋,

同样才智超群的人,必然相互较量,各自的谋略。

同贵相害,

具有同等权势地位的人,必然相互排挤,彼此亚害。

同利相忌,

有同样利害关系的人,必然互相猜忌。

同声相应,

有共同语言的人,则互相应

同气相感,

气运旋律相同的人则互相感应。

同类相依,

同一类型的人互相依存。

同类相依,

具有共同道义的人互相亲近。

同难相济,

处于同一困难中的人互相帮助,同舟共济。

同道相成,

同一条道上的人互相扶助,助其成功。

同艺相规,

从事同一技艺的人互相窥探。

同巧相胜:

有同一技巧的人互相较量。

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

以上这些都是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不可违背。

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

放任自己而一味教育别人的人,别人不会接受他的道理。先端正自己。再去教化别人的,

别人,就会顺服。

逆者难从,顺者易行,

违反常理,则属下难以顺从。顺应天理,则易于行事。

难从则乱,易行则理。

不顺从则一生动,乱易行事则社会安定有序。

如此理身、理国、理家,可也!

这样修身,齐家治国都可成。(以上所述的各项事理,用在修身、持家、治国,均会获得丰硕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