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14经穴位表-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吉文岐黄图书馆 2022-11-24 发布于天津

2015-12-31 17:09 医学教育网


温馨寄语:针灸穴位是一个记忆难度大的知识点,也是很多考生头疼的一个问题,针对这样的现状,为了帮大家对比记忆和强化记忆,尤其是针对一些穴位,医学教|育网小编分享了针灸14经穴位,希望给予即将面临中西医医师考试的同仁们很大帮助。也希望考生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奋勇向前。
1.手太阴肺经穴位表(点击查看)
手太阴肺经,十二经脉之一。起自中焦(腹部),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胸壁外上方,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侧,至肘中后再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又沿手掌大鱼际外缘出拇指桡侧端。其支脉从腕后桡骨茎突上方分出,经手背虎口部至食指桡侧端。脉气由此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2.手阳明大肠经穴位表(点击查看)
手阳明大肠经是一条经脉,十二正经之一,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本经起于商阳,止于迎香,左右各20穴位。人体主要经脉有14条,以各种脏腑为名的有12条,再加上督脉和任脉。大肠经是其中的一条。大肠经共廿穴,原穴为合谷穴,络穴为手太阴肺经之列缺穴。为阳气盛极的经络,主治阳症 实症,也治发热病,与肺相表里。
3.足阳明胃经穴位表(点击查看)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胃经。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厉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4.足太阴脾经穴位表(点击查看)
足太阴脾经,简称脾经,是一条经脉,人体十二经脉之一,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本经脉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5.手少阴心经穴位表(点击查看)
手少阴心经是人身体一条经脉,十二正经之一,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本经起于极泉,止于少冲,左右各9个腧穴。该经起自心中,出来后归属于心系(心脏周围的组织),向下通过膈肌,联络小肠。
6.手太阳小肠经穴位表(点击查看)
手太阳小肠经,本经起于手小指尺侧端少泽穴,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左右交会并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沿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其分支从面颊部分出,向上行于眼下,至目内眦,经气于睛明穴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
7.足太阳膀胱经穴位表(点击查看)
足太阳膀胱经,十二正经之一,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此经起于睛明,止于至阴,左右各67个腧穴,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此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钾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交于足少阴肾经。
8.足少阴肾经穴位表(点击查看)
足少阴肾经,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9.手厥阴心包经穴位表(点击查看)
手厥阴心包经,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络于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胸中分出,出胁部当腋下3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沿小指桡侧至末端少冲穴。另一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尺侧端行,经气于关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10.手少阳三焦经穴位表(点击查看)
手少阳三焦经,十二经脉之一,简称三焦经,统属于上、中、下三焦。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外三焦经眼角痛,汗出,腮肿,耳后、肩、肘、臂部本经脉过处疼痛等。《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
11.足少阳胆经穴位表(点击查看)
足少阳胆经共四十四穴,原穴为丘墟穴,络穴为足阙阴肝经之蠡沟穴,少阳是阳气初生的经络,所以它能治疗发热病,主要大致在足部以下,它的性质介于阴阳明之间。足少阳胆经的位置:足少阳胆经起于瞳子髎穴、止于足窍阴穴,左右各44穴。
12.足厥阴肝经穴位表(点击查看)
足厥阴肝经简称肝经。是一条经脉,十二正经之一,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本经起于大敦,止于期门,左右各14个腧穴。该经发生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巅顶痛,咽干,眩晕,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
13.督脉穴位表(点击查看)
督脉是一条经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长强,止于龈交,共28个腧穴。督脉位于背后中脊,总制诸阳,故谓之“督”,是奇经八脉的主脉,与六阳经有联系,是“阳脉之海”。督脉与脑、髓、骨息息相关,所谓“肾主骨生髓”、“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脑为髓之海”。任脉与督脉必相交,下交于会阴之间,上则交于唇。
14.任脉穴位表(点击查看)
任脉是奇经八脉之一,与督、冲二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该经腧穴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和可治疗神志病。如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症。
小编附:常用奇穴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