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渐冻症当心被误诊

 昵称80566282 2022-11-24 发布于北京

导语: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疾病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近年来病源性病变造成的误诊率逐年上升。本文主要阐述了一些与之相关研究。首先介绍了渐冻症形成原因、特点以及常见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等然后重点分析并讨论到其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探讨出在这些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以及该如何预防和控制病死率,以达到有效康复作用。

QQ截图20221124150944.png

有点“莫名其妙“的病症

“渐冻症”这一疾病的医学名称为运动神经元病,又叫肌萎缩侧索硬化,俗称“渐冻人”。此病主要表现为肌肉逐渐萎缩,患者逐渐失去自主活动的能力,像是被冻住了一样。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渐冻症”多发于40~-50岁的中年人。一般来说,从出现症状到全身冻住约需3~5年,9%的“渐冻人"于发病5年内死亡,因此“渐冻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与艾滋病、癌症等并列的五大绝症之一,目前无法治愈。尽管这个病的认识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至今此病的致病原因尚未明确,初步发现由遗传因素.中毒因素、病毒和免疫因素等多重原因造成。

QQ截图20221124151108.png

“渐冻症"误诊率很高

目前中国目前约有20万“渐冻症”患者,从临床情况来看,被误诊约有20%。由于“渐冻症症状早期表现为疲劳、肌肉无力、说话不清以及吞咽困难等,这些征象经常被医生误诊为其他的疾病。

早期的“渐冻人”在向医生抱怨上肢无力之后,常被当成是颈椎病来治疗,因为运动神经元病和颈椎病的发病高峰都是50~60岁,年龄上有重叠之处。颈椎病可以出现肌萎缩,下肢也可以出现走路僵硬的表现。同时影像学检查,很多人不同程度有颈椎退行性改变等,如果不做细致的检查和判断,一看片子就做了颈椎病的诊断。很多患者做了颈椎病手术,症状仍不见缓解,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渐冻症”。有些人做牵引按摩等治疗,由于运动神经元位于脊髓中,这些治疗加速了运动神经元的受损速度,无疑是”雪上加霜“。

QQ截图20221124151245.png

尚未引起国人重视由于“渐冻症”这个疾病,在社会上很少有人知晓,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甚至对医务工作者都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词。医生诊治水平不均,是引发“渐冻症”被误诊的主因之一。 误诊以后就会误治,会使病情变得更加严重。临床研究证实,及早发现和诊断,科学的治疗,是目前延长患者生命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50%的存活率。目前针对“渐冻症”诊断相对重要的一个诊断手段就是肌电图,对于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作用,但肌电图不是一个绝对标准,医生需要结合临床及其他可能的致病原因以后,做出综合判断。治疗、对症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