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展中国】一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超越马斯克,成为世界艺术思想领域的焦点

 艺术名家数据库 2022-11-24 发布于山东

李铁军,当代著名艺术家,西安美术学院艺术金融博士。旅居南美洲玻利维亚1999年回国创办北京新亚现代艺术学院,任院长。国际和平艺术使者,国际和平艺术团发起人,曾任北京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北京环铁时代美术馆馆长、北京99美术馆馆长、北京晓景国际艺术馆馆长。

用思想行为实证了科学的探索

进入高维空间思维的艺术家

——李铁军

看了李铁军先生最新作品——“雾·李铁军的太空计划”,很受震撼,很有启发。作为世界雾艺术第一人,李铁军先生以中国禅宗的思想,不断拓展“雾”的外延,甚至将整个宇宙人类装入其中,让观者向内求索,不断升华自我,最后突破自我,拨开云雾见青天。此次“雾·李铁军的太空计划”更是李铁军先生“雾”系列的升级版,在元宇宙中,艺术家只身一人前往荒芜的火星,并在火星上开拓艺术领土,也许前途未知,但开拓者的意义就是在如雾里看花的环境中,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以往的“雾”系列作品中,李铁军先生着眼于对地球这颗蓝色星球可持续发展的担忧,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却制造了前所未有的污染,在遮云蔽日的雾霾中,人类的未来不再光明万丈,甚至要思考未来该如何生存,子孙后代又将去往何处?我认为在“雾·李铁军的太空计划”这个作品中,似乎将这一疑问提升到了更高层次,正如高更那幅《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一样,作品中透出的终极问题猛击所有观者,我们是否对未来充满信心?是否能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去往火星又是否是一种解决的答案,亦或只是一种对现实问题的逃避。人类因发展制造的生存迷雾始终没有散去,这一切在“雾·李铁军的太空计划”中显露无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作品,人类雄心勃勃地向往太空,探索宇宙,但脚下的蓝星却岌岌可危,在战争与污染中脆弱不堪。我认为李铁军先生以艺术的形式登陆火星,展示自己的太空计划,实际上是用更宽广的视角让人们去关注地球,珍惜和平。在疫情肆虐和战火纷飞的2022年,李铁军先生的作品让我们从迷雾看到真实人生,并带给所有人无限沉思。

文/王华明

非当代 元概念

“雾里来物理去”的李铁军先生的艺术本体

当今时代,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已经并非全部由艺术家本人创作,而是艺术家的思想、观念、行为作为一个引发社会思考的诱因,来启发与促进艺术生态的参与和互动而创造的社会价值,这种社会价值是通过时性和空间性得以体现,以及在二次创作过程中带来思想和思维的解放。一件艺术作品的欣赏者、参与者、二次创作者、批评者和推动者形成的思想共鸣、审美体验和分享传播都共同成就了艺术作品的价值。

这是如何产生的、又从何处谈起,是困扰今天对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由两个纵向因素和一个横向因素构成。

两个纵向因素,一个是中国美学和艺术的文脉,一个是西方美学和艺术的演变。而这两个纵向因素的起转合又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共同决定了意识形态领域的表现方式,也共同推动美学观念的更新换代,不断重新评定艺术作品的价值,艺术作品的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和角度价值因此产生,这也是投资与收藏艺术的最大魅力。

春秋战国的青铜和纹饰是王公贵族地位的象征;大汉雄浑的文章和雕刻是战功赫赫的将军们事迹的歌领;魏晋书法是士族门阀之间阶层对标的载体;唐代书法是皇权与士族门阀之间斗争中确立法度的典范;宋代绘画和瓷器是文人士大夫个性解放和特权生活的品位修养的体现;元代逸品高峰是外族统治导致隐士的寂寥与孤苦的倾诉;明代的市井之气与玩世不恭是资本主义萌芽与封建社会晚期对抗形成社会百态的流露;中国百年屈辱时期,艺术家一方面抓住民族仅存硕果救亡呼唤,一方面中西融合的默默实践,但摆脱后殖民主义不仅仅需要文化图强,更需要政治、经齐伟大复兴作为基础。终结“当代"的氏层逻辑更是需要对百年一遇之大变局的历史机遇的洞察与把握。

不去研究经济规律和政治格局,也不会深度洞见西方美学与艺术形式的演变规律,西方的工业化推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科技化推动垄断资本主义、信息化推动福利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逐步形成了的理性和实证主义美学,结构和存在主义美学,语言、阐释、解构、接受主义美学”你方唱罢我登场,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些底层逻辑的外在表现是现代主义的主体独立和后现代主义的主体衰落。在解构主义美学、阐释学美学、接受主义美学对主体扼杀之后,艺术已经不是艺术家个人的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呼声渐渐日趋高涨。

对于中国文化与艺术来说,白年一遇的历史大变局是中国在国际化、一体化格局中重要地位、西方阵营纷繁复杂、积极寻求多元突围和霸权主义有气无力等多重因素导致的。在美学与艺术的意识形态领域早已呈现这种苗头。上世纪60-80年代,极简主义、波普主义、概念主义之间作为互相攻击的一群欢喜冤家渐斩退出历史舞台,新表现主义成为国际思潮在资本驱动下也出现后劲不足的回归势。这构成了今天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核心问题的横向因素。西方美学与艺术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在于缺少一个“中和“的根性哲学本体,没有围绕一个艺术本体不断自我蜕变和不断升华,因而有针对性批评让美学与艺术拥有活力,同时也随着针对性批判对象的衰落而集体衰落。

“中和"的根性哲学本体恰恰是中国美学与艺术几千年虽有起伏跌宕,但不曾失去和断裂的核心动力,只是需要在适当语境和机遇下释放生命活力和精神价值,这是肯定"当代、终结“当代"的文化自信,也是开启“非当代"要继承与发展的文化资源。

面对中国百年一遇之大变局,如何成为像塞向、杜向一样转折性的、拥有开启"非当代"的历史使命的艺术家,需要艺术家个体自觉洞见此间的时代机遇,也需要学术引导和社会鼓励。

把握一个核心问题两个纵向因素、一个横向因素之后,带着"上帝视角“和""鹰的眼睛搜索、挖掘和鼓励在未来价值空间里具有伟大成就的特质的艺术家,帮助这样艺术家步入国际艺术大师的行列也同样不负丹青。

李铁军先生的《雾》似乎带给我们这种可能,似乎可以肯定"当代、终结“当代,并开启“非当代”的未来之门。这是一个预感和预判,是否能让理想照进现实,一方面需要艺术家个人努力,另一万面也需要艺术生态的多重力量共同促进。

《雾》触及了美学本源、艺术本体的根性问题,艺术家往往是从心灵直觉和生命体悟出发去创作,未必会站在宏观高度去思考这个问题。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需要从多维度批评和共同挖掘,需要深度共鸣和理性批评的学术专家的多角度论证。

《雾》似乎让我们找到了一个窗口,这也渐渐让我们初步思考和不断形成《雾》的学术逻辑,即:“雾的7性,以中国美学和艺术文脉为哲学本体的《雾》的“物质性、精神性、哲学性、思想性、艺术性、美学性、时代性和批判性。

“雾的7性"是围绕美学本源、艺术本体的"气"为核心进行多维度、当代性演绎,因此可以肯定“当代、终结“当代,更可以激活“当代”,特别是让西方概念艺术传统焕发新的活力,让索尔﹣勒维特、劳伦斯﹣维纳、丹尼尔﹣布伦、约瑟夫﹣科索斯、伊恩﹣伯尔尼、赛斯﹣西格尔劳博、丹﹣格雷厄母、河厚温等所创造的概念艺术高峰和西方文化资源得到嫁接和延续。

不破不立,肯定"当代”、“终结“当代”激活“当代“是"非当代”学术体系的文化使命和艺术情怀,通过什么肯定“当代、终结“当代、激活“当代"是一个针对未来的美学命题与艺术实践,这又不得不回到《雾》的美学本源、艺术本体。

中国哲学将”气"作为宇宙本体,“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中国美学和艺术都把“气韵生动“形成的时间与空间作为核心思想。书法绘画的表现方式和技法体系由“气"来演化,“中锋用笔"八面出锋”计黑守白“等一系列美学理论都是疏导”气、容纳“气"的观念。甚至,中国哲学将”气"视为悲欢离合、跌宕沉浮的主宰者,产生了“风水学"堪舆术,“风水"究其原因就是“气"的物质转换形态,“气”的流动与凝聚形成“风”与“水”。中国哲学更是将人品高低与“气”联系起来,把像风一样飘动和像水一样流动的人称为“风流才子”

《雾》如果放在中国哲学本体中去思考,或许是“风"与"水"的中间形态,也是链接中国美学艺术与西方概念艺术的中间形态。

克莱因之所以伟大,是其链接了欧洲艺术与美国艺术转折的中间状态;赵无极之所以杰出,是其链接了战后巴黎画派与中国宋代绘画的抒情意境的桥梁作用。每个时代都在呼唤桥梁意义的艺术家,每个艺术家的不朽成就也都自觉承担这种历史使命。

用什么样说法表述链接中国哲学本体与西方概念艺术之间桥梁作用的学术方向呢?我思前想后,勉为其难的创造了“元概念"这样一个术语,"元概念"是个值得推敲的说法,现仅仅作为当下我对李铁军先生的《雾》的作品的一种学术称谓。

“非当代、元概念”这篇主题文章中,“非当代“是对当下语境的概括;“元概念”是对应《雾》的作品方向的理解和学术称谓。

“非当代、元概念"或许为树立一个批评的靶子,或许是抛砖引玉,或许能激发学术争论、或许是一个探索方向、或许可促进更多人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欣赏完全不同的作品。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程泽周、又名柏瑞  艺术家、美学理论家、艺术投资人、橙园艺术集团创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