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奇!25岁男性汞中毒,竟是因为听信不靠谱“偏方”

 HAINABAICHIAN 2022-11-24 发布于陕西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汞,俗称“水银”,是一种有毒的银白色重金属元素,也是常温下唯一的液体金属。汞及其化合物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接触或皮下、肌肉和静脉注射吸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损伤。

生活中时有因不恰当使用含汞产品导致汞中毒的事件报道。近期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病例,介绍了一位误注射金属汞导致汞中毒的患者,规范药物驱汞后病情好转出院。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分别为北京协和医院Yunying Feng医生和王凤丹医生。
图片

截图来源:NEJM

背景介绍

患者,男,25岁,因近3个月自感疲乏、恶心和干咳加重就诊。
病史:既往体健,首次症状出现一周前,曾为治疗股癣自行注射4毫升金属汞。

入院后检查

  • 体格检查:结膜苍白
  • 实验室检查:
    1)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为6.5 g/dL,正常范围12.0~16.0 g/dL;
    2)全血汞含量升高,为430 μg/dL,参考范围<1.5 μg/dL;
    3)24小时尿汞浓度含量明显升高,为29792 μg,参考范围<45 μg;
    4)肾功能水平在正常范围;
  • 胸片(图A)可见肺部、右心房(箭头)、右心室(星号)均为高密度影。
  • 腹部X线(图B)显示肝脏、肾脏、髂静脉和左性腺静脉金属密度相似。

图片
▲图1:患者胸片和X线结果(截图来源:参考文献[1])

诊断

金属汞进入人体后可随着血液循环转运到全身各器官,被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氧化成二价汞离子(Hg2+),从而产生毒性作用,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局部注射部位的损伤

汞中毒后较为常见的损害为神经系统损伤、肾脏损伤和局部损伤,可分为急性汞中毒和慢性汞中毒。

汞中毒的诊断重点:1)是否有金属汞暴露史;2)是否有急性中毒症状;3)血汞、尿汞浓度是否明显升高。若早期患者不明确是否曾接触金属汞,或是逐渐出现慢性汞中毒,且血汞、尿汞浓度不同浓度升高,则可诊断为慢性汞中毒。

急性汞中毒



入性金属汞中毒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和发绀等,伴有头痛、乏力和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情绪激动、烦躁不安、失眠、手指震颤,甚至精神失常或抽搐、昏迷。

吞服金属汞中毒或血液吸收表现为齿龈红肿、糜烂、出血、口腔黏膜溃疡、牙龈松动、流涎、口腔内有腥臭味、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皮下、静脉或肌肉注射金属汞,可在局部注射部位出现溃疡、结节甚至是脓肿和窦道形成,也可能造成肺和肾脏血管栓塞,若注射剂量过大,可能因严重的心、脑、肾损伤而死亡。

慢性汞中毒



早期通常无特殊表现,后期会出现乏力、腹痛、肌肉震颤、容易兴奋、四肢乏力等症状。

治疗及预后

患者住院接受治疗,静脉注射驱汞螯合剂。治疗2周后,症状减轻,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至8.0g/dL,全血汞浓度降低至254μg/dL(12660nmol/L)。嘱咐患者出院后,继续口服二巯基丁二酸螯合剂驱汞治疗。

汞中毒的治疗方法通常有对症治疗、药物驱汞、血液净化驱汞和外科手术取汞,以药物驱汞常见。二价汞离子对巯基(-SH)有特殊亲和力,造成体内生物活性酶和蛋白质功能中心性失活,改变细胞膜结构和功能,阻碍细胞代谢,引起变异反应,最终造成器官损伤。药物驱汞使用的金属螯合剂中的巯基,可以与汞离子结合形成复合物,从尿和胆汁中排泄,从而减少体内汞含量。常用的驱汞螯合剂有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醇、二巯基丁二酸、二巯基丁二酸钠和青霉胺。

学习要点


1) 全血汞、尿汞浓度检测、各脏器X线检查是诊断金属汞中毒的常用辅助手段,若各脏器X线检查或注射部位X线可见到高密度影,可明确金属汞进入体内。
2) 成人汞中毒和儿童汞中毒症状类似,但汞中毒对儿童的脑和神经系统损伤更为明显,临床上需加以重视。

3) 金属螯合剂是常用的驱汞药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