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痛伴肌钙蛋白升高,冠脉造影却阴性?原因竟是这样

 黄之中 2022-11-24 发布于上海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内附实战病例,边学边记


 

胸痛+肌钙蛋白I(TNI)升高,这两个心内科最常见的检查和化验组合到一起,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心肌梗死,当明确了心肌梗死的诊断后,冠状动脉造影是一项重要的检查,一方面找到心肌梗死的解剖基础,明确冠状动脉的病变,另外根据其病变的特点和严重程度,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但总有些患者,其处理过程和结果不合常理,让我们大吃一惊,今天的这位患者就是这样。

因胸痛反复就诊于急诊

一位66岁女性,因突发剑突上及左前胸疼痛于急诊就诊,患者胸痛于3小时前晚餐后休息过程中发作,表现为心前区闷痛,程度中等,无其他部位放射痛,持续十几分钟后自行缓解,不伴有头晕、黑曚及晕厥。

患者既往曾有多次类似发作,因胸痛反复于急诊就诊,前后做了3次冠脉造影,均未见明显冠脉狭窄。患者既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曾诊断为可疑“冠心病”,长期服用的药物包括氯沙坦、非洛地平、单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和氢氯噻嗪等。

患者本次胸痛发作再次呼叫了急救车,急救车赶到患者已无症状,测量血压为168/46mmHg,HR 66次/分,RR 19次/分,急查心电图可见窦律,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高电压,伴胸导联T波倒置(图1),其余心肺腹查体未发现明显异常。

图片图1:患者急诊就诊首份心电图,可见为窦性心律,左室传导阻滞,左室高电压,I、aVL、II、III、aVF导联及胸前导联V3-V6T波倒置

急查的TNI为0.15ng/ml,在随后4小时和6小时复查时增加到4ng/ml和9ng/ml,但在整个观察期间,患者始终无症状,复查的心电图也无动态变化(图2),血压居高不下,升高至195/43mmHg


图片
图2:复查后的心电图,较前无动态变化。

多次冠脉造影为阴性

考虑到患者高龄,具有多个冠心病危险因素,有胸痛症状,心电图伴有T波的倒置,心肌酶升高,并且伴有动态变化,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给予负荷剂量的阿司匹林和波立维,并给予普通肝素泵入,而后进行了冠脉造影,预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患者的冠脉再一次证实,患者冠脉并无明显狭窄(图3)。

图片

图3:冠脉造影未见明显冠脉狭窄

到了这个地步,并没有直接撤台,而是继续做了左室造影(图4),果然左室造影发现心尖部左室腔缩小,随后的心脏超声也明确提示了左室心尖部肥厚,左室腔缩小,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射血分数(EF)值70%。

随后予患者口服美托洛尔+维拉帕米及其他慢性病管理的药物,3天后患者心肌酶降至正常,出院继续治疗,随访半年,未再出现类似胸痛症状。

图片

图4:左室造影提示左室腔变小,心尖肥厚

整个病例让人最大疑问的地方在于,明明患者具有很多的危险因素,有胸痛的症状,心电图也是异常的,TNI升高,并且有动态变化,为什么反复做的冠脉造影都是阴性的?

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心肌梗死的诊断,建立在TNI升高伴有胸痛症状或心电图异常的基础上,当前TNI的检查很敏感,很容易升高,TNI升高后我们唯一能够明确的是,一定存在了心肌的损伤和心肌细胞的坏死,至于其是否由缺血性的原因导致,就需要看胸痛的具体特点和心电图的动态改变了。

典型缺血性胸痛或者动态心电图改变,配合TNI的升高,才能让心肌梗死的诊断更加确切。而该患者,胸痛并非典型的活动耐量增加诱发,心电图前后亦无动态变化,因而锁定冠脉病变造成的心肌缺血,证据尚显不足。

但临床实际往往就是这样,在我们不能除外也不能明确有无冠脉问题时,我们更加倾向于疑罪从无,毕竟,漏诊的危害比误诊更大。而该患者随后的超声和左室造影证实,其基础存在心尖肥厚,这在其整个病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心尖肥厚造成的持续的心肌相对缺血,可以引起胸痛的症状,可以造成心电图上的高电压和T波倒置,并且无动态改变。心肌细胞肥大后,引起的相对心肌缺血,会造成基础水平的TNI高于正常,加之患者出现的高血压,未能控制,进一步加重了心肌的氧耗,因而出现了TNI的动态变化,所以到底最后还是发生了心肌梗死,不过属于2型心肌梗死,原因来自于供需失衡,而不是冠脉斑块相关病变造成的1型心肌梗死,其治疗的关键在于打破供需失衡的情况,而不是冠脉介入治疗。

对于心尖肥厚性心肌病,相比间隔肥厚型心肌病,好发于亚洲人,预后更好些,猝死风险相对较低,对于像该患者一样,无反复晕厥病史,无室速病史,无猝死家族史,药物治疗即可,暂无需植入ICD。所以下一次碰到持续的TNI升高,持续的心电图T波倒置,反复的冠脉造影阴性者,需想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可能。

并不是所有的心梗,都会发现冠脉的狭窄,并不是所有的TNI升高,都由血管问题引起!


参考文献:

[1]M.S.Maron,J.J.Finley,J.M.Bos et al.,“Prevalence,clinical significance,and natural history of left ventricular apical aneu-rysms i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Circulation,vol.118,no.15,pp.1541–1549,2008.

[2]T.Sakamoto,“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apical hypertrophy):an overview,”Journal of Cardiology,vol.37,Supplement 1,pp.161–178,2001.

[3]M.J.Eriksson,B.Sonnenberg,A.Woo et al.,“Long-term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vol.39,no.4,pp.638–645,2002.

[4]G.Bonne,L.Carrier,P.Richard,B.Hainque,and K.Schwartz,“Famili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from mutations to functional defects,”Circulation Research,vol.83,no.6,pp.580–593,1998.

[5]C.Seidman,“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from man to mouse,”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vol.106,pp.S9–13,2000.

[6]H.-H.Ho,K.L.F.Lee,C.-P.Lau,andH.-F.Tse,“Clinicalchar-acteristics of and long-term outcom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vol.116,no.1,pp.19–23,2004.


本文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