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长河:罗晋没有帝王相?中国的皇帝,到底是什么样子

 昭烈名臣 2022-11-25 发布于河南
这些年,好久都没有比较好的历史正剧了,不是大家不爱看,而且现在对于历史正剧,是越来越挑剔了。
反倒不如拍一些,本来就是架空历史的东西,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没有那么多的越是,而拍历史正剧,总是要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
好的历史剧,不仅要符合历史的基本事实,而且在很多细节方面,也要经得起推敲,这部《天下长河》就很不错,以康熙朝,治理黄河为主线,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 皇帝长什么样

这部剧的演员都很不错,主角配角都很出彩,但有人却说,罗晋没有帝王相,不像个皇帝的样子?
这话说得可就有点奇怪了,古代除了清朝末年之外,绝大部分皇帝都是没有照片留下来的,谁又知道皇帝长什么样子呢。
罗晋的形象和所饰演的康熙的年纪,其实并不违和,我们之所以觉得少了点帝王气象,主要是跟陈道明的康熙相比,罗晋的康熙的确是更加生活化了一些。

陈道明演的康熙好不好,那绝对是好,演出了康熙的那种威严霸气,眼神里不怒自威,痛斥朝臣时候的畅快淋漓,这些都非常好,为观众贡献了非常经典的角色。
陈道明饰演的皇帝,是史书里的皇帝,是平三藩收台湾打准格尔的康熙,这些伟岸的,光辉的形象,就是史书上和朝廷,所要极力塑造的形象。
但是这里其实忽略了一个问题,皇帝的形象不等于皇帝本人的形象,在中国,皇帝是个职位,是从秦始皇开始的,中国处于核心地位,权力无限的这个一个职位。

史书上,包括制度上,那些大书特书的皇帝的光辉形象,并不等于皇帝本人的形象,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形象,并不等于嬴政刘彻李世民赵匡胤个人的形象。
皇帝制度,在中国如此重要,因为从秦始皇开始,中国的皇帝,就必须是集合了多重的身份,既是大家长,又是大祭司,还是最高领导,而且还必须是道德楷模。
所有的皇帝本人,本质上,都在扮演皇帝这个角色,嬴政也好,刘彻也罢,他们本人可能跟演得差不多,但是更多的时候,皇帝本人的形象,和皇帝的形象差距很多。
想象中,闪着金光,神采奕奕的皇帝,实际上可能只是个体弱多病,走路一瘸一拐的胖子在,或是是个毫无特点的中年,这种人,扔到人堆里,你都不一定能偶认出来。

我们通常印象中的皇帝形象,都是皇帝这个职位的形象,并非是皇帝本人的形象,陈道明所饰演的,就是一个优秀的皇帝,但真实的玄烨,可能并不是这个样子。
而罗晋饰演的康熙,更多的,则是从玄烨这个人的角度去理解,毕竟,玄烨在干很多事的时候,也就是个年轻人,甚至就是生瓜担子,不可能永远都是一副老谋深算,不怒自威的样子。
白银谷里的老祖宗,在慈禧落难的时候,终于有机会见到了这个统治帝国半个世纪的最高统治者,但是回来之后说,慈禧看起来就跟咱们这里的老太婆没什么两样。
对于皇帝固有的印象,保罗现代影视剧中皇帝的形象,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史书的记载,而中国古代为了把皇帝塑造成万民敬仰,金光熠熠的样子,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机,从制度到思想全方位的塑造了皇帝。
  • 皇帝至高无上

为了塑造皇帝伟大的形象,古人的智慧,可以说是无穷的,先说说结果吧,中国古代皇帝形象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
水浒传里有个情节,阮小五兄弟,在被官兵追杀的时候,唱过一句歌词叫,贪官污吏全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这里的赵官家,就是宋朝的皇帝。
阮小五兄弟都活不下去,要造反了,脑子里还是皇帝是好的,都是下面大臣搞的鬼,对皇帝依然充满了爱戴,足见古代社会,对于塑造皇帝这一块,可以说是非常成功。

皇帝制度并不是自古就有的,他是秦始皇搞出来的,秦始皇灭了六国之后,觉得自己必须上一个最好,王这个称号,早就不能满足他了。
古代有三皇五帝,而秦始皇自认为他的功业比他们还要厉害,于是亲自给自己弄了个称号叫做皇帝,而皇帝自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代表着绝对的权力。
并不是你起个牛逼的名字,你的权力就是无限的,明朝的正德皇帝喜欢胡闹,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朱寿,还给自己封了个听起来很威风的官职。
说实话,他就是叫猪头三,也不影响他的权力,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不是这个牛气的名字给的,而是从战国时代就开始的,君主集权到了秦始皇时代的必然结果。

从战国时代开始,各个国家都开始变法,变法的目的,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天高皇帝近,这跟我们日常说的天高皇帝远正好相反,后世所有的朝代,对于皇帝与百姓,全都是这个目标,天高皇帝近。
原本,君主和百姓之间,隔着各种各样,各个层级的贵族,君主是无权直接指挥和管理这些百姓的,变法的目的就是让君主,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全国资源,而直接指挥到基层百姓,那显然就是对全国资源的最大调动。
这方面,秦国做得最好,最早消灭了,中间的规则,秦王和百姓之间,没有障碍,编户齐民,所有人在皇帝之下,都是平等的。
我们常说的,平头百姓,并不是说发型,而是百姓的地位全都是一样的,所以当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想给自己新称号,就有了皇帝这个全新的称号,而这个称号,从诞生起,就代表了最高的权力,这是从战国开始,君主集权的最终形式。

  • 皇帝自愿降一级

秦始皇以为自己是第一个皇帝,以后就是二世三世一直排下去就行了,但谁也没想到,秦朝二世就亡了,刘邦几乎是全盘吸收了秦朝的一切,但是面对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汉朝自愿把皇帝降一级。
秦朝的皇帝至高无上,完全依靠法律和暴力统治,汉朝的皇帝比较聪明,吸取了秦朝的教训,主动地把皇帝降到了天的下面。
也就是说,在华夏大地上,老天爷时刻盯着皇帝,皇帝做得不好,老天爷就要降罪,这就是儒家的天人感应理论,从此之后,儒家的大臣们有了规劝皇帝的办法,那就是拿天来说事儿,干的好就会天降祥瑞,干的不好,老天爷就会降下天灾。

这是儒家的口袋,而皇帝心甘情愿地往里钻,这样就给自己的统治,披上了温情脉脉的外衣,这就是历朝历代所采用的外儒内法,表面上爱民如子,实际上则把百姓当做是羊群。
有人说儒家很虚伪,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有了天人感应这个批评皇帝的理由之后,起码可以拐弯抹角地批评皇帝,而皇帝对治理黄河如此上心,除了实际利益之外,主要还是因为,黄河泛滥,说明皇帝失德,没把天下治理好。
海清河晏一直被看做是盛世的目标,这里的河指的就是黄河,只有黄河安静了,不发洪水了,才可能被看做是盛事。
皇帝虽然降了一级,但这只是表面的,皇帝受上天的委派,来统治华夏,所以皇帝依然还是最高统治者,而为了维持皇帝在百姓中的形象,古代的设计可谓是煞费苦心。

  • 天高皇帝近

我们现在经常说,不让中间商赚差价,古代的政治制度,也是遵循这个原则,如何让皇帝,直接统治百姓,少让中间商赚差价。
中国历史上的这些中间商,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称呼,西汉叫功勋集团,东汉叫地主豪强,两级南北朝叫士族,唐朝朝叫关陇集团,宋朝之后,统一叫官吏,士绅,他们全部都是皇权的中间商。
皇帝最不喜欢的就是中间商赚差价,本来收一两银子的税,经过中间商到了百姓手里,可能就要缴三两银子,所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在想方设法的消灭中间商,自己直接来管理。
因为皇帝总想取消中间商,所以中国古代,官制的特点就是,中央不断派出的临时监察官员,最终都慢慢变成了地方的正式最高行政长官,而且从唐朝开始,中国就没有地方官了,所有的官员,都是京官,全部都要经过吏部的考核和委派,才能到地方上做官,地方已经失去了举荐的权力。

比如说刺史,这个官职原本是替皇帝打探情报的,结果慢慢地成了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还有就是节度使,原本也是临时的,替皇帝分忧的,官吏中,只要带使的,都是原本是代表皇帝行使职权的。
某某使这种官名,宋代最喜欢用,名义上,皇帝直接派出使者官吏,这方面最牛的,影响最大的是元朝。
我们现在说的省这个概念,就是元朝发明的,元朝疆域辽阔,他同样也想直接统治,于是就搞出了行省这个概念,什么叫行省,就是行走的中书省。

中书省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里,中央的核心权力机构,元朝皇帝,直接把中央机构弄到地方上去,变成了行走的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朝也真是脑洞大开,让中央机构,分散到全国各地,行走的中书省真是有创意,后来省这个概念就沿用至今。
明清事情皇帝又搞出来巡抚总督,也是这个道理,所谓巡抚,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是皇帝派出去行使安抚巡查工作的,时间长了,就慢慢固定下来,成了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
皇帝想了无穷的招,但中间商依然存在,除了制度方面的,皇帝还要把自己塑造成,时时刻刻在百姓身边这么一个形象,让普通百姓都知道,皇帝才是他们的统治者,官吏只是代理人而已。
皇帝的影响,在古代,都是逐步渗透的,比如说时不时搞个大赦天下,这就是在秀皇权,在秀自己有多爱民如此,T恤百姓。
还有就是用年号纪元,当我们说起万历十五年的时候,无形之中就是皇帝的影响力又大了一层,这个年号制度是汉武帝搞出来的。
此前一个皇帝经常换年号,从朱元璋开始,一个皇帝就只有一个年号了,所以明清的皇帝,我们可以用年号称呼他,比如嘉靖,康熙,乾隆这些都是年号,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最喜欢换年号的皇帝,在位21年,换过17个年号。

年号纪元是从时间上,巍峨的宫殿,则是从空间上,让百姓感受都皇权,当年萧何建造豪华的未央宫,刘邦很不满意,说天下刚定,连几匹纯色的马都找不出来,你怎么能如从劳民伤财,建造如此豪华的宫殿呢。
萧何说,建造得如此奢华,是为了让世人感受到皇帝的威严,从心底产生敬畏之心,后来果然刘邦坐在辉煌的大殿,受到群臣朝拜,才满意的说出,今天在终于感受到了做皇帝的好处。

古代社会,就是这样,皇权以各种形式,不断的加强着自身,而随着各种方式方法的推行,老百姓严重的皇帝,也开始慢慢的固化神话。
在百姓心里,皇帝永远都是闪着金光的,永远都是充满智慧的,正史上记载的皇帝,也永远都是这个样子,但皇帝作为一个人的一面,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方面被刻意隐瞒了起来,皇帝就是皇帝,皇帝不再是具体的李世民,赵匡胤,玄烨,他们都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皇帝。

综合来说,罗晋这次饰演康熙,算是一种突破,此前康熙被成功地塑造成皇帝,而这一次,康熙更多的,则是玄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