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3倪海厦-人纪系列黄帝内经篇】

 艳子很安静 2022-11-25 发布于辽宁

第六十二篇 调经论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

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

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

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

第三节虚实定义

黄帝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人体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气和血嘛。那现在老师你说的这个都是“血并为虚”,气并也是为虚,对不对?血并是气虚,气并是血虚,是不是都是虚证,没有实证啊?

岐伯对虚实下定义了,“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你看到摸到了就是实,没有就是虚。所以“气并则无血”,气并在一起血过不去了,血就伤到了。“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所以造成虚证。

络和孙络通通是所有的气血都会输到主经里面去的,所以气和血并在一起才会造成实证。

所以说,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气,阻在那边就是气。气瘀积到,会造成血虚;单纯是血受到寒而凝滞不前,速度减慢下来的话,会造成气虚。

造成实证是气血两个同时受到阻碍,气和血并,则为实证。所以我们去攻实的时候,我们常常说:“老师,这个人肿瘤、癌症。”我们知道那边是气血并在一起才是实证,所以我们有行气的药加进去,我们还有活血化瘀的药加进去。

那如果是虚证呢?不是气虚就是血虚。气虚因为血堵在了那边,是不是血堵在那边造成气虚?

那如果是血虚的话,是因为气不行。所以虚证,只有一样东西堵塞到。实证的话,气血两个东西堵塞到就会造成实证。

这里就告诉诸位了,如果我们要治实证,“有者为实”,我们要行气的药,还要加些活血化瘀的药在里面,才可以把病治好。

如果血和气,你看“并走于上”,这个时候造成“大厥”,人就昏迷过去了,“厥则暴死,气复”,如果气能够回头,就会有生的机会。

所以如果说气血两个并冲到头上,人昏过去了,对不对?我们在百会上放血,对不对?百会上放血,血就虚掉了。

那还有气呢,我们涌泉上,还有那个十宣放血。就是在末梢上放的话,都是让他行气嘛。如果“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这里都为虚实在下定义。

494页,黄帝说:实证是从何道而来?虚证从何处而产生?虚实的要点?他希望再讲详细一点。

岐伯就说了:所有的阴,阴讲的就是脏,讲的就是血;阳讲的就是腑,讲的就是气。

所有的阴和阳都有它的俞穴,会集的地方。“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阳注于阴经之从,阳经上面,会注到阴经上面。

因为我们有个腧(shu)穴,就是俞(yu)穴,俞穴就是经俞,能够输导气脉的地方。阳气如果是跑到阴经上面,会造成阴满。

“阴阳匀平,以充其形”,所以我们人有形,正常的身形,是因为阴和阳两个同时把身体充起来,你不能说阴太多了,或者阳(太多了),气太多了或者血太多都不好。

第四节 手之三部九候

“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我们有三部,头上有三部,身上有三部,脚上有三部,这个脉合一的话叫正常人。

那你如果说九候,我们手脉也可以分九候,手上脉的九候,这是侧看,手掌在这边,这个左手一放上来,这边是关,这是寸,这是尺,手上也可以有三部九候。三部呢,寸、关、尺是三部,每一部,分三个按。

你这样算的时候,从关前到手腕这边是九分,差一点点,没有碰到这个环。后面是一寸。

那这个脉是从上面这样斜下来,斜到尺。侧面看是这样子,所以上面阳脉比较高一点,阴脉比较低一点。

那你按到皮肤上是一部,按到中间是一部,按到骨边是一部。所以一个部分有三部,天、人、地;那三个部分,是不是九候?所以九候就这样来的。

当然了简单讲,以后大家就知道了,按到皮肤表面上就摸到脉,那个病就在皮嘛,对不对?摸到中间,摸到病的弦脉,摸到里面,病就在脏,这样看。

有病邪的生,“或生于阴”,有的时候病是从阴出来的,有的时候阳出来的。一般来说,病出于阳都是得到风寒,外面的节气--风寒暑湿燥热。

如果是生于阴,病从阴部,从阴脏里面出来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因为饮食没有节制;居处,居住的地方也没有按照四时的节气走;那还有喜怒无常,情志--喜怒忧思悲恐,都会造成这样子。

所以说,我们常常要按照四时,节气变的时候我们要知道保养自己。同时饮食一定要注意,不要太饱,不要太挑,食物坏的东西不要吃。情志要保持很稳,不要过喜、过忧、过怒、过悲、过恐都不好。

所以说,现在就下定义了,你只要记得,阳病通通来自外在,风寒暑湿燥热;阴病来自内在,你自己没有把自己照顾好、保养好。

第五节 风雨伤人 寒湿

495页,黄帝说:“风雨之伤人也”,外来的风雨伤人,症状如何呢?岐伯就下定义了,风雨伤人先在皮肤表面,皮肤表面如果没有治好,这个病才会进入孙络,孙络没有治好,脏满了以后就传入络脉,先是孙再入络。

“络脉满”的时候,就“输于大经脉”,才到大经上面。那到了大经上面的时候,我们人身上的血气,因为邪会影响到我们血气,这个时候聚在我们肌肉里面,这个时候造成你摸到脉就很坚大了。

“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这是实证。简单讲就是我们看到这个人痛,一直在那边持续的痛,我们知道是实嘛。如果是隐隐作痛,喜按,你按他很舒服,他就是虚痛。

黄帝问:寒湿伤人的症状是什么?寒湿伤人的时候,“中人”呢,岐伯说了:“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血脉会非常的不流畅,“卫气去”,所以病人会看到虚证。

虚证呢,这个气机的阳气不足,你如果手按到他,因为你一按到他的时候,里面阳气会过去呀,病人说:“哎呀!很舒服,你手上温度很舒服,你可以多按一下。”这就是虚证,看到没有?

那如果是实,是阳实,很实,你碰他,“你不要碰我,不要碰我”,对不对?我们前面讲针灸就讲过,所以“喜按为虚,拒按为实”,就是从这里来的。

第六节  阴之生实 实之生阴


那496页,黄帝说:那好了,那“阴之生实奈何”?诸位在《黄帝内经》的时候,前面就介绍过了。

阴呢,可满不可实。实的定义呢?我们刚刚前面已经介绍过了,是因为“气血并”,是不是啊?气和血并在一起,相冲突挤在一起的时候,累积在那边。

那阴呢,本身可满不可实,所以肝脏里面可以积满很多血,但是不可以有瘀血在里面,就是这意思。

“阴可满不可实”,黄帝现在就说了,那阴的生实到底怎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岐伯就说了:你这个人“喜怒不节”,一下子大喜,一下子大怒,这个情绪不稳定造成了“阴气上逆”。

人的胸腔上面,本来是阳,现在阴气冲上来,因为情绪不稳定造成。冲上来以后,阴在上面。阴本来在下面,肚脐在这边,我们用横膈来看,肚脐以下,下面本来是阴,上面本来是阳,可是你这个人情绪很不稳定。

所以我们常常打坐。如果你情绪不稳定的时候,造成阴上来,阴本来不应该上来,阴上来的话,下面就虚掉了嘛,这个意思。

阴上来的话,“上逆则下虚”。下面一虚掉的时候,我们胸腔里面是阳中带阴,下焦的阴是阴中带阳,阴里面一定会带着阳,互相才会生存。

阴一上来以后,只剩阳在下面了,阳气没有阴,阳气就散掉了,就是这个意思。

阳气一散掉以后,阴停在上面不动了,阴阳分开来了,是阴实的原因。阴呢,本来可以满,甚至还是会循环,但不可以实。

所以我们情志一定要保持很稳定,心情要很好,不要随便过喜过怒,都不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