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人是中原人的后裔吗

 昵称22998329 2022-11-25 发布于北京

福建人经常爱说:“我的祖先是北方、中原、河南来的。”说得一本正经,真是这样的吗?

从现代科学来说,如果把这个问题简单化,解决并不难。只要抽样抽取一部分福建人的DNA基因进行检测比较,就知道福建人是不是中原的后裔。

但是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这样的检测样本和谁比较?谁是中原人,是现在的中原人还是过去的中原人,过去中原人的样本标本又在哪里。

从人类学的观点来说,族群民系的历史文化认同非常复杂,单纯的生物学血缘现象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你如果问福建人你是怎么知道自己是中原人后裔,他会回答你是族谱上记载的:我姓陈,来自河南颍川;我姓林,来自河南西河;我姓王,来自山东琅琊……

好的,我们就从族谱上开始解释这件事。

族谱,是中国姓氏文化的重要载体,族谱、祠堂、族规构成了宗族文化的三位一体。但是要知道在宋代以前,修谱是士大夫阶层以上的专利,普通百姓人家修谱是僭越要杀头的。官位贵族只在士大夫阶层中流动世袭,当时从选官到婚姻,都要以家谱为凭。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设立了谱局和谱官,专门从事谱牒的编修和保管。

宋朝以后家谱才逐渐普及和平民化。宋代的家谱是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唐末五代的战争使原来记载士族门第高下的谱牒化为灰烬,在战乱中崛起的新贵原来大都出身贫寒或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他们并不愿意提起自己的先祖,所以五代以后人们对自己的世系已经弄不清楚了。从宋朝开始修谱没有了政治的禁忌,反而受到鼓励。宋代的朱熹等人是鼓励民间修谱的重要推手,修谱和程朱理学关于宗族孝道理念不谋而合,也有利于统治者对民间的统治管理。

明代以后,中国南方地区经济高度繁荣、人口剧增、社会稳定,这为修谱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进入清代以后,中国的族谱文化已经随着宗族文化的发展变成非常成熟,一直传承于今时今日。

修谱文化除了宋代以后政治上解禁鼓励,经济条件的支撑也是非常重要的。限于当时的条件,修谱所耗费的费用不是现代人可以想象的,必须是要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了才有能力财力来修谱。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足百人的小家族就能修谱,或修谱是能够收集准确信息。

我们来设想一个场景故事,主人公比如取百家姓之首的赵姓,取名叫赵一郎。赵一郎是明朝中期人,他的祖先从江西迁至福建南平,赵一郎后因某事迁至福州某个村开基落户,在族谱上,赵一郎就叫该村赵姓的开基祖。

赵一郎在村里落户时,起初生活十分艰难,受到本地他姓人的排挤打压,后来祖灵荫庇扎根下来(族谱一定这样写)。繁衍了10代,人口有了500人(这算是繁衍非常好的),按一代20年算,10代就是200年,这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清朝。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当地望族赵家经济实力已经十分雄厚,决定筹集资金修谱。修谱的撰写人最好是本家族有文化的赵姓子弟,次之是本地虽无血缘但同样是姓赵的人士,当然如果能请到当地有名望的他姓文人也是相当不错,但费用肯定是不菲了。

一般人最多能记得自己上五代的先人姓名和有关资料,再往上就记不住了。但是赵家修谱比较简单,赵一郎传承下来不过10代人,而且由于家庭条件不错,历代都有墓碑,祠堂有牌位,结合老人的口述记忆,就把开基祖以下的谱系梳理清楚了。假如有20几代人传承,这谱系还有一定的难度。

接下来就对接开基组赵一郎之上的赵姓源流,这里就会出现很多困难了,比如说赵一郎的祖籍地南平赵姓已经没有来往了,或者南平赵姓虽有来往但是没有谱系梳理,或者说当年江西迁南平断了联系,林林总总。尤其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是,如何和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这个赵家最有名望的古人搭上线,以便能够在十里八乡露脸,将来庇佑子孙荣耀以显示名门正派,这就是修谱中的重中之重。

这些问题最终难不倒修谱的老学究们。他们会开始编撰历史,从春秋战国的赵国国君考察起,赵国灭亡以后子孙分几支,不断续接到宋代赵匡胤,然后再看宋代灭亡后哪一支接近或进入福建。然后历史上有没有来福建当过州府等大官达官贵人,再想办法借阅福建、江西是否有现成的赵姓族谱,从中寻找线索,推理考证,直到有一天终于梳理出从战国赵氏到当年明代南平人赵一郎的单线谱系,接上已梳理好的本村的赵氏谱系,福州某村的赵氏族谱终于大功告成。从那个时候起,该村赵氏子弟就被族谱反复宣导:我姓赵,我祖上是中原河北迁到福建的。

以上这个场景故事纯属虚构,但是这过程中发生种种修谱情节,却大量发生在民间各姓氏修谱中。

宋代秦桧害死民族英雄岳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汉奸。清代有一名叫秦大士的状元游览杭州岳王庙,感叹题记道:人到宋后无名桧,我到墓前愧姓秦。意思是宋代以后桧这个字就臭了,大家取名字不会有桧这个字,没有人名字叫张桧李桧;我到了岳飞的墓前我很惭愧,我为什么会和秦桧一个姓,姓秦这么羞耻的姓氏呢。

因此,你去翻看各地秦氏的族谱,肯定不会有族谱记载他是秦桧的后代。各个姓氏都是一样的,如果本姓氏有帝王将相历史名人,修谱的时候一定想尽办法往上接。如果有出现大坏蛋,一定想办法隐匿。除非出现明清晚期,十里八乡都知道无法回避,那只能开除族籍踢出族谱来处理。

泉州晋江陈埭的丁姓、惠安百崎的郭姓是元代来泉州经商的阿拉伯人的后裔。在元代人分四种,阿拉伯人算色目人列居第二,他们协助蒙古人欺负汉人。元朝灭亡以后,泉州汉人报复阿拉伯人,他们就逃出泉州,在乡下隐居起来。如今泉州清净寺的永乐皇帝圣旨石碑,要求汉族人不得报复阿拉伯人,说的就是这件事。

这些阿拉伯后裔取了汉姓,明代以后也开始学习汉族人修谱。比如惠安百崎郭姓,在学习借鉴了汉族郭姓族谱以后,也构建出了他们是山西汾阳唐代大将郭子仪的后裔,迁徙至福建泉州的谱系图。历经几百年以后,这种说法在郭姓人中深入人心,如果没有建国后民族识别把他们识别成回族,唤回他们的历史文化记忆,那么这种说法将继续延续下去。

福建的畲族应该说是福建最早的本地土著了。但是畲族蓝姓的族谱上记载他们发源于河南汝南。如果据此说畲族也是中原河南来的,那就是啼笑皆非了。

台湾的原住民原来都没有汉姓,警察在登记造册的时候,觉得少数民族名字书写很麻烦,就建议取一个汉族名字,并建议说我姓陈你也就姓陈吧。于是,很多台湾原住民现在也有汉族姓氏名字。

每一个姓氏族谱翻开一看,该姓氏都有2000年上百代人传承,这么庞大的谱系,近百代人代代对接有名有姓,重点人物有生平介绍,你相信吗?

所以我们在做历史文化研究中,对族谱中明清以后的记载,特别是开基祖以后谱系,一般都予以采信。在这之前的记载,则要加以认真辨别。

族谱不能证明福建人的祖先来自中原,当然不能据此否定。我想说的是,以血缘血统来解释族群民系的形成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族群民系本身就是历史文化概念,应从文化上予以解释,从血缘上寻找答案无意识缘木求鱼。比如上通过DNA鉴定,福建人30%、50%、70%来自中原,这种定型分析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但是文化上调查分析,你会发现福建人几乎100%认同中原汉族文化,并认为是此文化后裔传承人,也就是自己是炎黄子孙。

中国文化的伟大,在于他的包容和融合,能整合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群,从黄河边上一个部落发展,形成今天横跨960万平方公里,包含56个民族的中华民族。在中华民族内部,历史上曾经是敌对的人群,曾经是异族的侵略者,曾经是风俗各异的族类,最终都认同归一于中华民族大一统文化。这种历史变化过程视野来考察东南沿海的福建省,也是一样的。

中国的历史叙事,除了中原是正统,其他统统是“非我族类,其性必异”,站在中原看四方分别是东夷、西戎、北狄、南蛮,福建就属于南蛮的范畴。福建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相对于中原来说晚且少。战国春秋时期,中原人把远离中原南方的地区统称为越,又不知越分几支,统称成百越,福建就是其中一支,称之为闽越。

闽越国的范围和今天福建省大致相同,这是地形地貌所决定的。福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外人难以进入。所以闽越国山高皇帝远存在很多年,期间虽有秦汉两朝派军队攻打短暂制服闽越,之后都无法有效管理,实际上还是处于闽越自治的状态。

       汉人真正比较有规模地进入福建是始于唐代,标志事件是唐中期开漳圣王陈延光开漳和两百年后的唐代末期的王审知入闽,他们所带部属将士被认为是福建许多姓氏的入闽祖先。这种因战争迁入的方式被称之为军事移民,过程是相当残酷的。陈延光本人就在战斗中被畲族首领蓝凤高斩于马下。

可以想象,这种军事移民不可能携带家眷。漳州至今有传说习俗:畲族新娘出嫁时内身穿白衣白裤,缘由是当年女子父兄夫被陈延光军队杀害,强迫许配军士,所以内穿白衣裤为父兄戴孝,形成了风俗。还有传说畲族因与陈延光仇恨,至今不与陈姓通婚等。这些风俗传说不可考,但能产生这样的传说,也是历史真实的折射反映。

台湾有“有唐山公没唐山嫲”的说法,意思是早年台湾移民都是男丁,和平埔族女性成婚繁衍后代。我们可以想象早期福建的军事移民也应该是如此情形。那么从血统论来说,福建人的血统也只是一半来自中原。

但需要强调的是,汉族移民不可能是福建人来源的主流,主流肯定是闽越土著。古代的交通条件,以及福建与外界阻隔的自然条件,有组织的军队进入福建尚且那么困难,我们更不可想象中原人拖家带口长途跋涉,不远千里来到福建,还能在已经是闽越土著的地方开拓开垦,扎根繁衍下来。

来自中原的移民虽少,但是他们有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的优势。随着唐代福建各地郡县的设置,中原政权的有效管理在军事的支持下已经进入福建,并带来了先进农耕文明和手工技术。至宋代,福建的郡县设置已经和今天大致相同,农耕水利技术在福建推广,使福建造出大量农田,可以承载大量人口。手工业逐步发达,茶叶、陶瓷等港口贸易使泉州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福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达的富庶省份。

在这种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居福建人口的多数的土著已经接受先进中原文化,表面完全汉化,但底层文化还在顽强地坚持,形成福建今天独特的方言文化、民间信仰等文化。这种他者变自觉的文化过程,在中国其他地方也是一样的,自然也包括了汉族的姓氏文化。

如果翻看福建唐代以前的文献资料,基本看不到有汉族姓氏名字的人名,但在唐代以后,汉族姓氏的名字就变成普遍了。今天的我们觉得改姓换名是多么耻辱的事情,但是在古代未必是这样的。如果不寻求改变,生存都有重大危机。

古代科举考试对考生的审核是非常严格的,下九流无户籍的人口是不能参加科举的,更无论土著蛮人。福建考生如果不论证出自己是中原汉人血统的后裔,那就永远没有机会受到朝廷的选拔。福建的连家船疍民被认为是真正的福建土著,在古代他们没有户籍比下九流还不如。福州人把疍民称之为“科题仔”,福州谚语说:科题仔上岸,打死不偿命。反映的就是疍民悲惨遭遇。

文化上有一种现象叫皈依者的狂热,说的是原来非本宗教的信仰者,一旦皈依该宗教以后,会比本宗教的信徒还狂热。如果借鉴这个概念逻辑来说明福建人的中原文化情结,是再贴切不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