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省的区划调整,当年8大专区,如何分为14个地级市州?

 蔓萝花 2022-11-25 发布于安徽


       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省份,位于西北的咽喉地带。在建国之初,甘肃省总计下辖了8大专区,现在则下辖了14个地级市和自治州。那么,如何一步步划分呢?

       首先,看看甘肃省的历史。不得不说,甘肃省的地名都很有意思。例如酒泉、武威、张掖等等,这些地名都与汉朝有关。当年,汉朝历经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以后,汉武帝开始了大规模北伐匈奴,并且从匈奴的手里夺取了河西走廊等地。酒泉、武威、张掖等地名就起源于汉朝,象征了汉朝的赫赫军威。

       后来,甘肃地区不仅成为了拱卫关中平原的重要屏障,同时也是中原王朝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从汉朝到唐朝,先后有13个政权在西安建都,甘肃属于拱卫首都的左膀右臂。13世纪,元朝建立行省制度以后,甘肃省属于10个行省之一。但进入明朝统治时期,为了巩固西北地区、防止北方游牧骑兵反扑,明朝撤销了甘肃省,把甘肃省划入了陕西省。


       因此,明朝的陕西省相当于陕西、甘肃和宁夏。清朝入关以后,康熙皇帝在位时期,清朝把陕西省拆分,甘肃省重新建立。至于甘肃省的省会,则确立在兰州府。在清朝统治时期,甘肃省的管辖区比现在的甘肃省大得多。当时的甘肃省,管理了现在的甘肃省、宁夏、内蒙古西部、青海省东部和新疆东部。

       由于甘肃省的管理面积很大,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差异也很大。在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就讲到了甘肃省的风俗和地质结构的不同,各地区的差异确实很大。在影视剧中,很多人对军机大臣和珅在兰州吃鱼产生了怀疑,认为西北地区缺水,怎么会有鱼呢?也许大家不知道,黄河从兰州城区穿过,在兰州吃黄河鱼太正常了。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甘肃省的区划与现在存在很大的差异。1950年,甘肃省划分为8个专区、1个地级市和2个自治区。分别是:兰州市、甘南自治区、西海固自治区、酒泉专区、武威专区、定西专区、庆阳专区、平凉专区、天水专区、武都专区、临夏专区。当时,兰州市的管辖区并不算大,这与其他省份的情况差不多。

       专区属于建国初期的一种行政区划,专区的地位类似于现在的地级市。但管辖区大于地级市,一个专区的面积相当于现在的两三个地级市。当时,每一个省份划为了几个到十几个专区,例如江苏省的松江专区、陕西省的汉中专区等等。


       1954年,我国各地区的区划都出现了大规模调整,很多省份被撤销。当时,宁夏省被撤销,宁夏省的部分管辖区,划入了甘肃省管理。随着新地区的划入,甘肃省又成立了银川专区、河东自治区。不过,这一个阶段仅仅维持了1年时间。1955年,河东自治区更名为吴忠自治州,西海固自治区更名为固原自治州,甘南自治区更名为甘南自治州。

       就在同一年,庆阳专区被撤销,下辖的各个县,并入了平凉专区。酒泉专区和武威专区被撤销,合并建立了张掖专区。当时,玉门市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正在迅速崛起,成为了省直管的县级市。


       195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甘肃省原本下辖的银川专区、吴忠自治州、固原自治州和其他几个县,划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管理。到了1958年,玉门市被提升为地级市。酒泉市和张掖市也被提升为地级市,出现了张掖市和张掖专区并立的情况。在其他省份,也有类型的情况,例如河南省的开封市与开封专区等等,就是这个模式。

       还是在1958年,武都专区被撤销,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天水专区。鉴于白银市的丰富资源,建立了白银地级市。由于管辖区过大,再加上当时的交通、通讯等手段有限,专区的管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通知各个县开会,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干部,可能提前两天就得出发。当时,甘肃省各地的交通条件并不好,这一问题更加明显。


       因此,进入60年代初期以后,甘肃省的区划,又出现了大规模的调整。1961年,庆阳专区、武都专区、酒泉专区、武威专区、临洮专区重新建立,一口气重建了五个专区。在此之前,张掖几乎管理了整个甘肃省西部,确实很难管理。同一年,玉门地级市被降级为县级市。

       时间进入了1963年,白银市被降级为县级市。原来的管辖区,划入了兰州市和定西专区。同一年,临洮专区被撤销,原来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武都专区和定西专区。1965年,嘉峪关地区被提升为县级市,并且由甘肃省直接管理。60年代末期,全国所有的专区都改为了地区,甘肃省当然也不例外。甘肃省下辖的各个专区,改为了地区。


       在60年代末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划,出现了大规模的调整。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划入了甘肃省管理。具体来说,分别划入了酒泉地区和武威地区管理。至于甘肃省其他地区的区划,基本上没有出现比较大的调整。

       1971年,嘉峪关市被提升为地级市。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地区的经济开始持续发展。当时,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很多省份下辖的地区,陆续改革成为了地级市。在这方面,甘肃省的步伐非常快。1981年,金昌地级市建立。


       到了1985年,武都地区更名为陇南地区,地区行署驻地从武都县,迁移到了成县。白银地级市重新建立,周边的几个县,划入了白银市管理。天水地区撤销,建立了天水地级市,原来的管辖区也出现了一定的调整。至于甘肃省的其他地区,进入21世纪初期以后,才逐步改为了地级市。

       2001年,武威地区被撤销,建立了武威地级市。2002年,庆阳地区被撤销,建立了庆阳地级市,管辖了8个县区。同一年,平凉地区和平凉县级市被撤销,组建了平凉地级市,下辖了7个县区。张掖地区被撤销,建立了张掖地级市,下辖了6个县区。酒泉地区被撤销,建立了酒泉地级市,下辖了7个县、区和县级市等地。


       2003年,定西地区被撤销,建立了定西地级市,下辖了7个县区。2004年,陇南地区被撤销,建立了陇南地级市,下辖了8个县区。截止这个时候,甘肃省12个地级市和2个自治州的模式,已经彻底形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