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国小课堂(三)退避三舍

 宋的课 2022-11-25 发布于湖北

昨天到楚成王熊温文雅广好友所以得了周王室的可,于名正言地做了千里之国。只是,楚国律法明文定,不兵打仗的楚王死后没有格以王的名入葬。所以成王当然不能一直温文雅下去,他带军讨伐了国、黄国,一下子了英国(不是England,春秋分封在英地的侯国,姓英的人了解一下)。

即位的第十六年,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姜小白率领盟军讨伐楚国,大军直接压境楚国的陘山。楚国大将军屈完前去和齐桓公理论,桓公声色俱厉地批评楚人不按时去给周王室进贡,屈完认真地认错道歉,还保证以后一定按时进贡,绝不再犯,从山东来趟湖北虽然不容易,可是桓公还是直接收兵回去了。

齐桓公去世后,诸侯个个跃跃欲试,想要尝一尝做霸主的滋味儿。第一个坐不住的是宋襄公。这不,他也学着齐桓公召开了一次盟会,还得意地给楚成王发了请帖。熊恽拿到请帖,一把扔在地上,骂道:“呸,就宋襄公还开盟会,瞧着吧,要我去,看我怎么羞辱你!”于是,他去参加盟会的时候直接把宋襄公给带回来了。一年后,成王熊恽亲自讨伐宋国,一箭射伤宋襄公。

晋国的公子重耳比较命苦,老爸晋献公因为要让小儿子做太子,三个能干的大儿子全都吓跑了。老爸去世后,两个弟弟轮流做了国君,重耳一直在外面流浪。出去的时候还是青年,回来已近老年,真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重耳流亡经过楚国,成王火眼金睛,一下子看出他身上的霸主之气,于是盛情款待。

两人饮酒正酣,成王和蔼可亲地问道:“你回晋国后做了国君,现在天下这么个形势,你我之间注定会战场相见,到了那一天,你如何回报我今日对你的款待?”落魄几十年的重耳放下酒杯,郑重其事地回道:“如果楚国和晋国战场相见,那我后退九十里。”重点来了,咱们语文课上特爱讲的成语“退避三舍”就是这么来的,一舍是三十里。

楚国人一直没个消停,先是嫌弃他们自己的同姓小国夔国不祭祀楚人祖先祝融和鬻熊,随便发个兵就把人给灭了。后来呢,怎么看宋国都不顺眼,于是又发兵攻打宋国,宋国一边自认倒霉,一边立马抱晋国人的大腿。

晋国这时的国君是晋文公,就是那位流亡在外几十年的晋国公子重耳。他心里很明白宋国和晋国唇齿相依,楚国人看人家宋国不爽,不过就是找借口挑衅晋国罢了。他答应了宋国的请求,立即派兵支援宋国。楚成王对楚军将领子玉说:“赶紧退兵吧。重耳这人在外流亡那么多年,好不容易回到晋国做了君主,这是上天旨意,人力挡不住的,别惹那个麻烦。”子玉也很骄傲,他才不信什么上天的旨意,我偏要人定胜天。

晋楚大军会于城濮,重耳说:“我答应了楚成王退避三舍,所以现在我晋军后退九十里。”子玉很得意,带领大军长驱直入,眼看胜利在望,谁知很快陷入晋军包围圈,楚军大败,成王心里好气!

成王的布德施惠让楚国终成名正言顺的千里之国,而作为楚王,他同样战功卓著,功绩赫赫。然而本应该作为他华丽退场的城濮之战却成了他辉煌一生的最大败笔。而此时他已年老体迈,根本无力扭转乾坤。去世之前,他的寝宫里刚好炖着一锅香喷喷的熊掌,这是他最爱吃的食物。只是还没吃上熊掌,楚成王就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