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将相的励精图治和不务正业就像我等普通人减肥一样,稍有松懈,肥肉就肆无忌惮地“反弹”,你只会比先前更胖。比如我,每次瘦十斤后,就迫不及待要犒劳自己,因为坚信已经修炼成“易瘦体质”。三个月减下的肥肉,不到一个月会再次贴在我身上。 不过胖,我可不怕,反正没吃你家饭。帝王将相不行,一生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则百姓安居乐业;一旦他想放松一下,享受生活,整点幺蛾子,完了。轻则朝政混乱,重则战乱四起,百姓遭殃。后世史书更是绝不手软,寥寥几笔,轻描淡写,也能让你尴尬到双脚在陵墓里抠出一座兵马俑。 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出生在中国历史上女性光芒四射的时代,祖母武则天、姑姑太平公主、伯母韦后、堂妹安乐公主个个雄心勃勃。不仅让男人汗颜,还让他们遭殃,一遍遍感叹“蓝颜薄命”。玄宗跟着可怜的父亲睿宗一路动荡,永远不知道头顶那把来自祖母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什么时候落下。 他一路厮杀,从大唐女人们手里夺回权力,自然倍加珍惜。多年动荡,曾祖父唐太宗“贞观之治”的遗产和荣耀,所剩无几。忍辱负重又天生英武,玄宗自然要选择仁君们都会,且一定会的“励精图治”和艰苦朴素。 开元元年冬十二月,玄宗下令禁大唐最大的狂欢盛事“泼寒胡戏”。开元二年四月,停皇室陵寝供奉鹰犬;这年七月,在大明宫前殿焚烧锦绣珠玉,表明追求朴素的决心。很快,又下令禁止开采珠玉、刻镂宝器珍玩、缝制华丽服饰,废掉专为皇家服务的“织锦坊”。八月,下令禁止宫廷女子奏乐。不到两年,刚刚执政的玄宗,抛弃奢华放纵,发奋图强的决心和初心都令人动容。唯一的一次铺张,是开元七年十一月,皇太子正式入学,作为父亲的唐玄宗奖励所有陪儿子上课的老师、学生们丝帛以示感谢和鼓励。 这种自律一直持续到开元二十六年,虽然此时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代替张九龄做了宰相,但玄宗依然清醒。正月,他特地下令禁止王公贵族敬献珍宝,反倒赏赐丝帛给文武百官。 这种作为君主的自律和勤勉开创了大唐的第二个好时代——开元盛世,大唐繁华、开放的形象也由这盛世谱写,刻在历史的年轮和无数中国人的向往中。 开元27年,玄宗飘了,他对自己27年努力和自律的成果非常满意,不可救药地膨胀了。皇帝放松,百官也巴不得喘口气儿,赶紧投其所好让玄宗再膨胀一点。先是给他上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后来一路膨胀: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证道孝徳皇帝。这一年是天宝十三载。 天宝十四载冬十一月,安禄山反,“安史之乱”起。第二年六月甲午,71岁的玄宗御驾亲征。在马嵬坡,他被将士们逼迫,不得不赐贵妃杨太真自缢。八月,皇太子即位,玄宗做了太上皇,年老和失落让他日日思念香消玉殒的杨贵妃。 《新唐书》最后评价玄宗“侈心一动,穷天下之欲不足为其乐”。叹息于他的自律和勤勉不能有始有终,宋代史学家们连呼:“可不慎哉!可不慎哉!”真是痛心疾首的呐喊啊。 千万别膨胀,小心皇冠会戴不进去。我也千万别胖,小心没钱买衣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