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级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的美景。

 新用户4068cq0H 2022-11-25 发布于安徽

一、总述。

1、课文结构图示

2、课文主题思想

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的美景,饱含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课文感悟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从平凡之中看到美丽,从朴素之中读出诗意。 
4、资料链接

 张秋生: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静海人,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1958年开始发表作家简介作品,所写“小巴掌童话”将诗、散文、童话融为一体,作品语言幽默,抒情色彩较浓,篇幅短小,富有儿童情趣,颇受小读者喜爱。

主要作品有《校园里的蔷薇花》《小巴掌童话百篇》《“啄 木鸟”小队》《小松鼠和他的伙伴们》等。作品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法国梧桐树:即悬铃木,落叶乔木,树皮纤维可造纸、制绳索、法国梧桐树干高大,枝条开展,树冠广阔,呈长椭圆形 。树皮呈灰绿或灰白色,不规则片状剥落,剥落后树干呈粉绿色,外表光滑。法国梧桐生长迅速,易成活,耐修剪,所以被广泛栽植为行道绿化树,有“行道树之王”的称誉。 

5、写作特点

首尾呼应的写法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这是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结尾既呼应开头,又点明中心,使课文浑然一体。 

6、写作点津
比   喻

比喻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借助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把一个事物当作另一个事物来写。如文中“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这句话生动形象,使人一目了然。比喻句一般分为三部分:本体、喻词和喻体。 

那我们该如何写好比喻句呢?

1、先要找出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再把一个事物说成另一个事物。 

2、用好比喻词。比如:“像……似的” “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 犹如”等。 

小试身手:写几句赞美妈妈的话,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妈妈像明亮的太阳,让我感到温暖;妈妈像参天的大树,让我感觉凉爽;妈妈像金色的灯塔,指明我前进的方向。  

 

二、生字街

1、会写的字

铺(上铺)(铺天盖地)

泥(水泥)(蒜泥)

(晶体)(亮晶晶)

(紧张)(松紧)

(医院)(庭院)

(钢印)(心心相印)

(排比)(排山倒海)

(罗列)(名列前茅)

(规矩)(规划)

(法则)(一则新闻)

(凌乱)(胡言乱语)

(棕树)(棕红色)

(迟到)(迟迟不去)

2、会认的字

3同音字

jīng     晶(水晶)  经(经过)
           精(精彩)  京(北京)
qiáng  墙(墙角)   强(强大)
           蔷(蔷薇)   樯(桅樯)
      则(原则)    责(责怪)
           择(选择)   泽(光泽)
chí      迟(推迟)   池(水池)
          持(坚持)    驰(奔驰)
4、多音

 ① pū  铺开  铺路

     ② pù  店铺  当铺

巧记:这家新开张的店铺(pù)门口铺(pū)着一块红地毯。

三、新词苑

1、词语释义

【潮湿】: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分。
例:雨后新晴的原野,潮湿而滋润。
【亮晶晶】:形容物体明亮,闪烁发光。
例: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水洼】:低凹积水处。
例:下雨天,妹妹最爱到水洼处踩水。
【湿漉漉】: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
例:梅雨时节,晾了一天的衣服还是湿漉漉的。
【图案】: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纹,以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特点,多用在纺织品、工艺美术品和建筑物上。
例:这件衣服上的图案真精美。
【熨帖】:文中指梧桐叶与水泥道贴合得很紧密。
例:每一片枫叶,都像一个红色的小巴掌,熨帖地粘在马路上。
【平展】:平而舒展。
例:他穿着一身平展合体新衣服。
【凌乱】:不整齐,没有秩序。
例:她桌上的东西十分凌乱。

2、近义词

明朗——明亮

潮湿——湿润

凌乱——杂乱

增添——增加

仔细——认真

愉快——愉悦

亮晶晶——亮闪闪

3、反义词

明朗——昏暗

潮湿——干燥

凌乱——整齐

增添——减少

小心——大意

仔细——马虎

4、词语搭配

愉快地(蹦跳)

愉快(歌唱)

愉快(交谈)

愉快(工作)

(明朗)的天空

(蔚蓝)的天空

(湛蓝)的天空

(广阔)的天空

5、多义词

规则:① (在形状、结构或分布上)合乎一定的方式;整齐。

              例:这条河流水道原来很不规则。

         ②  制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和章程。

              例:我们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四、课文风景线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经过一夜秋风秋雨,天放晴了,“我”背着书包上学去。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写一夜秋风秋雨后,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铺满了水泥道,它们增添了水泥道的美丽。
第三部分(第10—11自然段)写“我”第一次发现门前的水泥道真美。

五、课后习题预解

点拔:第1、2自然段,读得舒缓一些。第3自然段是“我”的赞叹,语气可以强烈。第4、5自然段,读得舒缓一些。第6~8 自然段中,描写水泥道和落叶的语句,语速要稍慢,给人以美的感受;描写“我”走在水泥道上的感受,要读得轻快一些,读出“我” 愉悦的心情。第9、11自然段,描写“我”的内心活动,朗读的语气可以强烈一些,以强 调“我”对这美景的喜爱。第10自然段读得舒缓一些,读出一夜秋风秋雨后的舒畅之感。抄写喜欢的句子时,要注意抄写句子的格式,开头空两格,标点占格要规范,抄写时不能看一个字抄一个字。

 点拨:“明朗”可以运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也可以联系下文的“一个亮晶晶的水洼”“一角小小的蓝天”进行理解,还可以用联系生活实际法来理解,回忆光线充足的晴天。“凌乱”既可以根据字面意思直接猜测其意思为“不整齐,没有秩序”,也可以联系上文的“排列得并不规则”进行理解,还可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比如平时没有整理的房间里的东西杂乱无章,显得乱七八糟。 

 答案示例: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经过一片树林。那一片片火红的枫叶,就像一只只宽大的手掌,远看又像一团团正在燃烧着的火。一阵风吹过,一簇簇的枫叶轻轻摇动。我不禁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再看那银杏叶,像一把把精巧的小蒲扇。秋风中,银杏叶一片片飘落下来,地上像铺上了一块金黄的地毯,美丽极了。这些多姿多彩的秋叶,让秋天变得更加 生机勃勃。


阅读链接 

点拨汪曾祺的《自报家门》片段以简洁朴实的语言罗列放学途中看到的各种作坊、 店铺及师傅工作的场景用较少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景物;课文是围绕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进行细致的描写想象更加丰 富。由此可见,写上学、放学路上所看到的物,可以有不同的写法。

阅读点津
理解词语的方法

1、联系上下文。如果是句子中的词语,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来理解,联系 上下文找出正确解释 。

2、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有些词语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借助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理解文中词语“明朗”“凌乱”时,我们可以用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来理解。 

3、用找近义词、说反义词、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即通过自己熟悉的词语进行替换或进行对比,可以大体明白词语的含义。 4.拆分法。词语一般是由几个字组合而成的,我们可以把词语先拆开理解,再把意思合起来,就可以组合出词语的含义。 


六、课外拓展,知识积累。

 描写秋天的比喻句

片片落叶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只只 蝴蝶翩翩起舞。 
走在田野里,秋风中麦子像海浪一样此起彼伏。
秋天像个羞涩的小姑娘,不一会儿就把红晕带到了枫树上。 
秋天就像是出海归来的渔船,满载人们的欣喜。

描写梧桐的古诗

 咏梧桐 
[清]郑板桥
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 倒挂绿毛么凤皇。
【译文】高大的梧桐树在暮色下能够扫动天上的寒星,拂落晓霜。为何不种在扬州,从而引来凤凰栖息? 

 美文诵读 

三片红色的树叶
 佚名 
大树妈妈的脚下,有三片红色的树叶。 它们聚在一起,说着悄悄话。 
一片落叶说:“我想到小溪里去,做一艘渡船,一艘小小的、好看的渡船。” 
一片落叶说:“我也想到小溪里去,我想我是一把红色的小伞,说不定哪一条小鱼会顶着我到处走走呢!” 
第三片落叶呢,它说:“我还没想好我能干什么。” 
这时,一阵秋风吹来,三片落叶都掉进小溪里了。 
正巧,有只小蚂蚱想渡过小溪,第一片落叶真成了渡船。
第二片落叶呢,被一条调皮的小鱼顶走了,小鱼说:“哈,我找到了一把多么美丽的小伞。 
第三片落叶急了,它不知道干什么好。
正巧,有只蜻蜓飞累了,它在溪水中的落叶上歇歇脚。第三片落叶高兴地笑了:“没想到,我是一只红色的小板凳呢……“

阅读小语 
通过三片红色落叶之间的对话,我们了解到飘落的树叶会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他人做出新贡献。秋天树叶飘落,不是理应悲伤的事情,而是自然规律。
 
自悟空间 
1、三片落叶最后分别实现了什么梦想?
2、落叶的用途远不止于此,如果有第四片落叶,你能模仿文中的写法,写一写第四片落叶的梦想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