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级语文上册《那一定会很好》,让人由题目便感知到课文平和、乐观、充满希望的情感基调。

 新用户4068cq0H 2022-11-25 发布于安徽

一、总述。

1、课文结构图示

2、课文主题思想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粒种子长成一颗大树,被砍伐后做成了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故事,赞扬了一粒坚强、努力、为他人服务的美好品质。

3、课文感悟
一粒种子是那么渺小,它努力使自己变成一棵大树,并一直为他人服务,奉献自己的一生。我们也要做个有道理,有追求,热心服务别人的人,并为之不懈努力。

4、作者简介

流火:本名蒋白鸽,生于1983年,湖南衡阳人。曾担任过若干年小学语文教师,现为自由撰稿人。2003年开始在网上写童话,此后作品陆续发表在报刊上。作品有《阿呜》《木马快递》《从前的大人和小孩》等。

5、资料链接
种子变成参天大树:无论大小,所有种子都遵循一些基本规律。种子里面是一个小小的植物胚胎,外面则裹着一层起保护作用的种皮。每粒种子都像一个小魔法盒,需要好几把钥匙才能打开。这些钥匙是:水 分、阳光和土壤。水分用来泡软坚硬的种皮,好让嫩芽破皮而出。每粒种子都自带了发芽所需的养料,因而一开始的时候它并不需要阳光(这便是它能在土里生长 的原因)。一旦嫩芽破土而出,阳光就开始给它提供能量了。有了适宜的水分、温度和养分 粒小小的种子就能够发芽、生长。 

6、疑难探究
那一定会很好”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如何理解?
探究:“那一定会很好”在文中共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种子被泥土紧紧包裹着的时候,它希望自己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认为那一定会很好,说明种子渴望生长;第二次是种子长成高大的树后,希望自己做一棵会跑的树,它觉得那一定会很好,说明树想为他人服务;第三次是手推车老了以后,希望能停下来,坐着休息,觉得那一定会很好,说明手推车想做一份安定的、为他人服务的工作;第四次是椅子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的时候,希望能躺下,觉得那一定会很好,说明椅子希望能做一份躺在地上为他人服务的工作。

7、写作特点
(1). 语言亲切,贴近生活。
语言简洁、质朴,比如“大口大口、走来走去、跑来跑去”等词语,读来让人感觉很亲切,仿佛就是我们自己生活中的场景。
(2). 情节反复,结构清晰。
文中四次出现“那一定会很好”,突显了“心怀美好,享受生命中每一段历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也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

8、写作点津
心理描写让心灵说话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加以描写,以表现人物思想和性格的写作方法。如课文中,“'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 突出了种子坚强、努力上进的美好品质。
怎样进行心理描写呢?(1)要以叙事为基础,把产生某种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2)人物的心理活动常常会有变化,抓住这个变化,才能将人物的心理表现得真实可信。(3)心理描写一定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和个性特征,使人信服。
 

二、生字街

1、会认的字

2同音字

jīng  茎(花茎)  经(经过) 
       京(北京)   精(精彩)
jù    锯(锯子)  句(句子)
       巨(巨大)  拒(拒绝) 
zhī   吱(吱呀)  枝(树枝 
       支(支持)   只(只) 

3、多音

 ① zhǒng  品种  种类

     ② zhòng  种田  种植

巧记:春天里种(zhòng)下一颗种(zhǒng)子不久就发芽了。 

 ① zuān  钻妍  钻心

     ② zuàn  钻石  电钻

巧记:装修师傅正在用电钻(zuàn)钻(zuān)孔。

三、新词苑

1、词语释义

【努力】:指花的精力多,下的功夫大。
例:妹妹学习很努力,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服务】: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 某种事业而工作。
例:他在邮局服务了三十多年。
【费力】:耗费力量。
例:他有气喘病,说话很费力。
【挺直】:直而毫不弯曲。
例:海军官兵身躯挺直地站在甲板上接受检阅。
【满意】:满足自己的愿望,符合自己的心意。
例:顾客对他的热诚服务感到很满意。
【舒展】:伸展张开。不卷缩。不皱。
例:荷叶舒展着,散发出清香。
【暖洋洋】:形容温暖。
例:老师几句鼓励的话说得我心里暖洋洋的。

2、近义词

努力一尽力 

调皮一顽皮

一定一必定

难受一难过

摇晃一摇动

满意一满足

舒服一舒畅

吃力一费力

3、反义词

调皮一乖巧 

难受一舒服

高大一矮小

满意一失望 

舒展一卷缩 

费力一轻松

4、词语搭配

挺直(脊梁) 

挺直(腰杆 

挺直(身躯)

挺直(腰背)

>> 高大的(建筑) 

>>高大的(身影) 

>>高大的(树)  

>>高大的(形象) 

5、多义词

包裹  ①包,包扎。例:妈妈用医用纱布帮我把伤口包裹起来。

         ② 包扎成件的包儿。例:他肩上背着一个小包裹。 

6、文句读写

双重否字句
例句: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不得不把身体缩成一团。
点拨:双重否定句是先后运用两个否定词表示肯定语气的句子。如例句中连续运用两个否字词”不”,表示种子只能把身体缩成一团 
运用:下列句子中,与“大家无不欣喜若狂”这一双重否定句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 
A.大家没有一个人欣喜若狂 
B.大家全都欣喜若狂 
C.大家只有一个人欣喜若狂 
D.大家只有一个人不欣喜若狂。

四、课文风景线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一粒种 子长成一棵高大的树的历程。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写高大的树变成手推车的历程。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写手推车变成椅子的历程。
第四部分(第10—12自然段)写椅子变成木地板的历程。
五、课外拓展,知识积累。

 描写树木有关的四字词语

绿树成荫  郁郁葱葱  古木参天
青枝绿叶  苍翠挺拔  树大根深
青翠欲滴  枝繁叶茂  桃红柳绿
万木葱茏  万木争荣  生机勃勃
树影婆娑  耸入云天  林木葱郁

与树木有关的诗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宋]叶绍翁《夜书所见》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黄鹤楼》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关于奉献的名言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       ——雷锋
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爱因斯坦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鲁迅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凡可以献上我的全身的事,决不献上一只手    ——[英国]狄更斯

古诗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好客的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美文诵读 


红烛小人
佚名 
夜深了,咪咪猫正在看一本精彩的童话书,可偏偏这时候停电了,没办法,咪咪猫找出一根红烛,点燃,借着微弱的烛光继续看。
“劳驾你给我一块手绢擦擦汗好吗?我一工作就会出汗。”谁在说话呢?看看四周,没人。或许是童话书看多了,出现了幻觉,咪咪猫笑了笑。
“不好意思!打搅了,能不能借我一块手绢擦擦汗呢?我的汗越来越多了。”这一回咪咪猫听得很真切,的确是有声音。咪咪猫拿起红烛到处找,看看到底是谁在说话。
“是我啊!是红烛小人!我正在为你服务,你没看到我出了很多汗吗?”
“红烛小人?”咪咪猫一惊,赶快把红烛放回到书桌上。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咪咪猫的脑海里闪现出老师刚教的两句诗来。人们常把蜡烛燃烧时流下的东西称为烛泪,蜡烛用它的烛泪向人们倾诉着它的奉献精神。
咪咪猫问:“你要擦拭的是泪还是汗呢?”
“当然是汗啊!哪儿来的泪?”红烛小人不解地说,“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我们蜡烛的工作;奉献自己,给他人带去光明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流泪呢?”
咪咪猫没有了言语,递给红烛小人一块白手绢。红烛小人就一边工作,一边擦汗。
咪咪猫看完了童话书,红烛小人不见了,它已流完最后一滴汗水。天亮了,书桌上留下了一块沾满红烛小人汗水的手绢。
阅读小语 
一根小小的蜡烛,虽然微弱无比,但在漫长的黑夜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生命。而它却把“奉献自己,给他人带去光明”看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多么可敬的蜡烛啊!它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照亮人们的心灵。
自悟空间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常把蜡烛燃烧时流下的东西称为烛泪,蜡烛用它的烛泪向人们倾诉着它的奉献精神。”可红烛小人为什么说它流的不是泪而是汗呢?
2、读了这篇短文,你想起了哪些具有“蜡烛精神”的人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