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级语文下册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新用户4068cq0H 2022-11-25 发布于安徽

一、总述。

1、课文结构图示

2、课文主题思想

课文介绍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通过对画上人物、场景等细节的介绍,诠释了《清明上河图》能够名扬中外的原因。
3、课文感悟
在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绘画作品中,《清明上河图》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历史价值,它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不朽珍品。
4、疑难探究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风光吗?
 探究:一般认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及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风光,写实性很强,时代气息浓厚。画面细节刻画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不同活动等,描画具体入微,生动丰富,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物质文明的广阔性、多样性,有着文字难以替 代的文献史料价值。 
5、写作特点
运用排比句式展现画面内容
 课文的语言非常朴实,第2、3自然段连 续运用排比句式。 
如“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 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这两句话如实地把画上人物及当时的情形描述了出来。 
6、作者简介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画家。他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他善画风俗画,尤长于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清 明上河图》是他的代表作。
7、资料链接
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 金都曾建都于此,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清明上河图》:它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不朽珍品。此画为绢本长卷,淡设色,纵24.8厘 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中段描绘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后段描绘汴梁市区的街道。《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全图内容弘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画中人物一千六百多个,形态各异,线条道劲,笔法灵 动。此外还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楼阁,是一部纪实性的风俗长卷。《清明上河图》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替代的历史价值,在具有艺术性的同时,也是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重要的图像资料。 
8、写作点津
巧用排比句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组或句子排 列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用排比说理,显得条理分明、结构严谨;用排比抒情,显得感情洋溢、富有气势;用排比叙事写景,显得层次清楚、描写细腻。 
课文中多处运用了排比手法,如“有的 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这个排比句具体地描绘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 形态,显得十分细致生动。 
小试身手:运用排比句写一写爱心。 
答案示例:爱心是一缕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颜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 心灵的慰藉。 


二、生字街
1、会认的字

2、多音字
都:
①  dū   首都 都城
②  dōu 全都 都好
 巧记:大都()市中的人都(dōu)很多。
乘:
chéng 乘法  乘车
② shèng 千乘之国
巧记:我们乘(chéng)着游览车参观了这个千乘(shèng)之国的历史遗迹。
笼:
 ① Ióng  笼子 兔笼
 ② Iǒng  笼罩 笼统
巧记:当乌云笼(Iǒng)罩着大地的时候,连笼(Ióng)中的鸟儿似乎也能预感到暴风雨的来临。 

三、新词苑

1、词语释义

【名扬中外】在中国 和外国都很有名,形容名声很大。
例:徐悲 鸿是一位名扬中外的画家。 
【官吏】旧时政府工作人员的总称。 
例:封建社会中,官吏贪赃枉法、敲诈勒索是常见的事。 
【悠闲】闲适自得。
例:老爷爷悠闲地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溜达】散步,闲走。
例:晚饭后,我总会陪着妈妈四处溜达。
【惊扰】惊动扰乱。
例:一声巨响惊扰了正在学习的孩子们。 
【传神】: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或物生动逼真。
例:齐白石画的虾十分传神。  
2、近义词
保存 一保留 
悠闲一清闲 
情景一情形 
风貌一面貌 
名扬中外一举世闻名
3、反义词
热闹一 冷清 
悠闲一繁忙 
普通一特殊 
名扬中外— 默默无闻 
清清楚楚一模模糊糊 
4、词语搭配
热闹的(场面)》 热闹的(街市)》 热闹的(日子)》 热闹的(广场) 
悠闲地(溜达) 》 悠闲地(漫步)》 悠闲地(散步)》悠闲地(踱步)
5、多义词
功夫
 ① 指武术。例:中国功夫闻名于世
 ②(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例: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费一番苦功夫。 
  ③ 本领,造诣。例:这个杂技演员真有功夫。 

四、课文风景线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对《清明上河图》作了简要的介绍。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体说明《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点明《清明上河图》 重要的历史价值。


五、课外拓展,知识积累。

形容绘画逼真的四字词语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呼之欲出 
活灵活现  妙手丹青  跃然纸上

排比句

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香;生 活是一本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生活是一首歌,奏着高低不一的音符。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长远,志存高远。

古诗

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祺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译文】戴着一项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 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杯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 江上独自垂钓,钓的是一江的秋意。

  美文感悟

捏面人
 佚名 

面塑,俗称“捏面人”。它是以糯米面为 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的工具塑 造而成的各种棚棚如生的形象。虽然面人的制作方式比较简单,但是它是一种艺术性 很高的民间工艺品。 

面塑体积小,便于携带,又经久不霉、不 裂、不变形、不褪色,是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因此被旅游者喜爱。外国旅游者在参观面塑制作时,都为手艺人娴熟的技艺和面塑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形象所倾倒,交口称赞。

而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站于街头,成于瞬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 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 堂。面塑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 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 画,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 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把婀娜多姿、衣裙飘逸的美女,天真烂漫的 儿童,以及各种神话故事、戏剧、历史中的人 物放在精致的玻璃框内,就成了人们喜爱的工艺美术品。

  阅读小语

 本文介绍了面塑的制作、特点及其在旧 社会的地位和现在的地位,赞美了面塑艺人技艺的精湛。

自悟空间

 1、面塑因为哪些特点成为人们喜爱的工艺美术品?

 2、看到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你有什么想法?如果有机 会,你会学习捏面人吗?为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