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秘诀“之一:乐观心态。 作为地道的洛阳人,一提起马金凤这个名字,我就会倍感亲切。 马金凤身上有很多光环,比如她是“豫剧六大名旦”之一;她是“豫剧皇后”、“梨园穆桂英”。 周总理曾经亲切地称她为“洛阳牡丹”。 很多演出活动当中,她一亮嗓子,就会赢得满堂喝彩,掌声雷动。 关于养生,马金凤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精神修炼是第一位的”。 ![]() 这种修炼具体呈现出来的,就是心态乐观,胸襟豁达,目光长远。 这样的人最睿智,他们凡事都能看得远想得开,从来不钻牛角尖。 大女儿的英年早逝,给马金凤很大的心理创伤,但她沉溺下去,很快调整的情绪,走出了痛苦的阴影。 她的具体方法,就是忙起来。忙忙碌碌,日子无比充实,就没有时间去感逝伤怀,对她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治愈。 ![]() 2 “秘诀”之二:与爱同行。 马金凤是自幼吃了很多苦,这些苦后来都变成了她的“营养品”,受益一生。 她6岁跟父亲学习河北梆子,7岁登台配戏,9岁学豫剧,14岁正式登台担当剧目主演,40年代末就红遍大江南北。 从“花蛾子”,到“盖九州”,再到“梨园穆桂英”,坚实的基本功,让她在艺术舞台上大放光彩,成为妇孺皆知的“明星”。 ![]() “两花一挂”是她的代表作:《花打朝》、《花枪缘》、《穆桂英挂帅》。 《杨八姐游春》更是家喻户晓,很多人都能随口哼上一段。 刚开始从艺,无非是为了“有口饭吃”,后来,她以此安身立命,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专业精熟、德艺双馨,奠定了她艺术大师的根基。 ![]() 她的成功和她的“养生秘诀”,可以归纳起来说,那就是与爱好同行。 生活是快乐的,工作是幸福的,心灵是饱满的,精神是愉悦的。 这样的人,想不健康不长寿,恐怕都难! ![]() 3 “秘诀”之三:健康意识。 人与人之间,在聪明程度上相差并不多,除去一些个例,普罗大众基本IQ不相上下。 关于养生讲座,很多人一听就会,一做就废。 首先,他们的健康意识就很淡薄,把胡吃海喝当做巨大享受,把熬夜狂欢当做生命舞蹈,透支自己的身体和精力,为疾病埋下了伏笔。 ![]() 马金凤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人活一世,最珍贵的财富,就是健康。 随着年事已高,身边的亲朋好友去世,都会让她很坚定“珍惜生命”的养生理念。 一个人有了这个意识,心态就会逐渐调整好,心情也会多云转晴,焕发的精神熠熠生辉。 在此基础之上,就不会去斤斤计较,庸人自扰;就会面带微笑,快乐逍遥。 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通达的思想,振奋的精神;这些都是健康长寿的“无价之宝”。 ![]() 4 “秘诀”之四:喜欢喝汤。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 五花八门的养生,都绕不过“吃喝”二字。 熟悉洛阳的人大概都知道,洛阳人无汤不欢,爱喝汤是洛阳人的基本特征。 年近百岁,马金凤仍然宝刀不老,时常登台演出,惊艳全场。 据了记者采访解到,她有一个保护嗓子的“小妙方”,那就是“喝面汤”。 ![]() 马金凤解释说:“家常便饭,挺简单的,没有一点麻烦事,山珍海味没有享受过。” 老中医告诉我们,“饭前一碗汤,老来不受伤”。 简简单单一碗汤,蕴含的确是养生大智慧。 热汤下肚,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还可以产生“饱腹感”,让人养成“不多吃”的习惯。 生活永远都是朴素的,养生也是如此。不必有高大上的口号,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就是延生续命,就是给健康保驾护航。 ![]() 5 “秘诀”之五:保持自律。 对于吃“开口饭”的人来说,保护自己的嗓子至关重要,马金凤深谙此道,异常重视。 在饮食方面,马金凤有自己的原则,她给自己制定了“6不吃”标准:过热、过冷、过甜、过咸、过辣、过油腻的食品不吃。 不仅如此,过热、过冷的饮料,她也从来不喝。保护嗓子,保护呼吸道,对她来说是头等大事,从不懈怠。 ![]() 她从医生朋友哪里得来一个“偏方”:喝面汤可以清肺,护中气。 多年以来,她一直保持这个习惯。 由于良好的“自我管理”,她的身体一直不错,她还跟记者畅谈,说良好的生活习惯,往往胜过许多妙药灵丹。 对于那些吃过苦受过罪、饱经沧桑的人来说,因果循环,毫厘不爽。想要健康,最高明的手段,在“源头”上治理。 自律,就是对于源头最好的治理。 ![]() 6 “秘诀”之六:勤于锻炼。 应报社记者邀请,马金凤写了一篇文章《我的养生之道》。语言朴实无华,非常接地气。 其中,马金凤说了这样一句话很耐人寻味,多想好事,勤于锻炼。 行笔至此,忽然想起一句歌词,“活着有奔头,人才步步高”。 这个“奔头”就是希望,就是“多想好事”。 ![]() 凡事都往好处想,心里自然充满阳光。满怀希望,就会满心喜悦。 当一个人心情舒畅、精神抖擞,做什么都顺水顺风,寻常日子也会活色生香。 “勤于锻炼”更加简单明了,意思就是践行“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 俗话说,演员的肚,杂货铺。 要想多知多懂,就得不断学习;艺术精湛,需要坚持锻炼:要想走得更远,就得与时俱进。 ![]() 舞台上的演员,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翻。每个动作,看似信手拈来,背后却都是日积月累的功夫,任何虚头巴脑的东西都毫无价值。 鲐背之年,有人问马金凤,您不登台了,你还会坚持练功吗? 她说:“早起,到外边练嗓子。作为一个演员,我每天都要练。” ![]() (2022年5月29日7点15分,马金凤先生因病在青岛逝世,享年100周岁。 这位国宝级大师,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更是豫剧艺术的一座丰碑。 我们深切缅怀她!)#头条挑战打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