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作者|毛泽东,八年级上《消息二则》教学谈

 昵称503199 2022-11-25 发布于山东

编者说


八年级上课文《消息二则》选择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两则新闻消息,报道了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作战胜利的情况。


许多教师更看重这篇课文的新闻价值,而轻其内涵阐释。


《消息二则》的教学不仅是新闻知识的讲授,也是革命文化的传承;语文教师要将新闻教学与革命文化教育有机结合,激励新一代青少年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图片

《消息二则》是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选择了毛泽东撰写的两则新闻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革命文化教育的良好素材。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更看重其新闻价值,而轻其内涵阐释。

革命文化是民族禀赋、民族意志在伟大斗争中的历史表达与时代体现,语文课堂有责任、有义务将其发扬光大;此外,革命文化教育与新闻教学并不冲突,采用合理的方式,能让二者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笔者教学此文时,通过联读、辨析、采写三种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消息二则》获得精神力量。

图片

联读:理清事件要素,体会革命文化力量

《我三十万大军顺利南渡长江》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都是关于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的消息,如按照传统方式分开教学,学生对渡江作战的体会是零散、单薄的;如将两则消息联合起来阅读,学生对事件的感知会更整体、宏观,思维也更连贯、顺畅,进而掌握新闻阅读技能,获得革命文化滋养。

教学时,笔者设计了提示语:“前一则新闻中哪句话表明事情未完待续?后一则新闻中哪些内容是在复述前文事件?”以此让学生自然衔接两则消息。这一环节的具体学习活动包括:

活动内容

1.出示“渡江作战三路大军进军路线图”,根据两则消息的内容,完成图表填色和填空(图略)。
2.由两则消息看体裁共性,归纳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和新闻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题、背景、结语)。
3.结合两则消息,谈谈对人民解放军的认识。
图片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会感受到渡江时间之短暂和战绩之辉煌,感受到人民解放军渡江速度之快,感受到战士们的英勇善战和锐不可当。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战士们的“英勇善战和锐不可当”自然存在于渡江事实中,但教师有必要通过第3个学习活动强化这一点。

这有助于学生在后续赏析两则消息时,感悟其豪迈壮阔的语言特点,感受毛泽东自豪激动的心情,掌握新闻写作相关知识。

图片辨析:培养思辨能力,激发革命文化自觉


要读懂新闻,只掌握文体知识是不够的,还需关注新闻的背景、呈现特点,以及教材的编排意图。通过全方位、多角度阅读,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通过横向、纵向比较,教学生学会辨析事件情况、类别、事理——这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特点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革命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

第一,补充事件背景,读出解放军的正道直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背景文字是:“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背景文字是:“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如学生不了解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仅凭此零星字句,很容易读得云里雾里。

因此,教师有必要补充渡江作战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读懂《消息二则》,理解其写作意义及新闻价值。

图片

补充渡江作战的历史背景时,建议教师只摆出历史事实,对共产党与国民党孰是孰非的评判,最好留给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主完成。

这样做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新闻结构”的认识,更有助于学生感悟人民解放军的正道直行、德行合一。

第二,品析新闻特点,读出革命者的雄浑豪迈。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一首经典诗作,学生大都比较熟悉。

将其作为助读资料,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课堂阅读负担,反而能帮助他们在比读、辨析中感受作者的壮志豪情,进而了解新闻写作和诗歌创作在内容选择、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区别。

围绕新闻消息与诗歌,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

1.《消息二则》与《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在写作内容上有哪些不同?
2.你能从《消息二则》中感受到革命者的豪迈气概吗?
3.阅读教师改编的新闻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并评价。
图片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深刻感受到,毛泽东的新闻语言十分精粹洗练,主要表现在大量使用四字词语及文言字词上。
这有助于他们理解新闻聚焦事实、准确报道,表达客观克制的特点,理解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坚强决心,体会革命者雄浑激荡的豪迈气概。

第三,分析编排意图,读出领导人的骄傲自豪。《我三十万大军顺利南渡长江》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都写渡江作战,前后相距不过20个小时。毛泽东为什么要连写两则新闻?教材为什么要同时选编这两则新闻?这两则新闻可否交换位置?……

教师不妨以这些问题为抓手,设计表格作为牵引,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阅读,训练思辨思维能力。(注:下表楷体字部分为学生填写内容)

图片

经过比较阅读两则消息,学生明白了:毛泽东之所以连写两则新闻,是因为他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国人民,强中华民心,壮我军气势。

两则新闻各有侧重,前一则强调渡江之速,后一则强调战线之长。

教材将两则消息编排在一起,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消息类新闻体裁的认识,强化革命文化教育。

图片

学习作者独特写法


01.运用设问开篇造势


写好讲话稿的开篇,无异于戏剧名角赢得“碰头彩”。讲话稿的开篇,不仅是讲话的起点,更应成为高扬讲话主题、吸引听众注意力的关键之处。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当年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发表的演讲。文章开篇,毛泽东运用设问手法,一口气提出七个问题:“身受战争灾难、为着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奋斗的每一个中国人,无日不在渴望战争的胜利。


然而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是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很多人都说最后胜利,但是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


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没有解决的。”这七个设问是整篇演讲的着眼点和支撑骨架,是讲话内容高屋建瓴的提炼,问题抓得准确,提得也很尖锐,刚劲有力,吸引着听众的注意力。


02.运用设问激起波澜

很多讲话,往往因内容平淡而使听众兴味索然。

研习毛泽东的讲话稿就会发现,他吸引听众的技巧之一,就是利用设问激起层层波澜,不让听众“走神”。《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就是经典篇章之一。

在“关心群众生活”部分,毛泽东首先提问:“如果我们单单动员人民进行战争,一点别的工作也不做,能不能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呢?”

按常理,提这个问题似乎多余,其实却是有的放矢。设问之后他的回答直截了当:“当然不能。”

接着引申说:

“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

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

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在阐明切实解决群众生活的具体问题后,毛泽东接着讲:“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然后再次设问:“同志们,那时候,我们号召群众参加革命战争,能够不能够呢?能够的,完全能够的。”

语言干净利落,语气坚定自信,紧密呼应了前面的设问。

有的设问只问不答。如,“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

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

连发四问,均未直接回答。

然而,从内容上看,又等于间接作了回答,特别是“应该讨论”等四个短句,层层递进,把态度表达得非常明朗,要求提得非常明确。

有的设问既问又答。比如:“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

此处的设问自问自答,答案简洁,说理透彻,突出体现了毛泽东的群众观点。

如此形式多样的设问和简明扼要的回答,完全没有一句空话,句句发人深省。

03.运用设问出神入化

《青年运动的方向》是毛泽东为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发表的著名讲演。通篇所用的设问可谓出神入化、变幻无穷。

使用单独设问,一问一答,清晰明了。在讲到革命对象时,毛泽东问:“现在的革命对象是什么?一个是日本帝国主义,再一个是汉奸。”

在说明革命目的时又问:“这个革命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一个人民民主的共和国。”

在回忆革命斗争历史时问:“这五十多年来的革命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呢?根本就是'唤起民众’这一条道理。”

使用单独设问,语言含义单纯,回答时一一对应,把深邃的思想表述得清晰透明,便于听众理解。

使用过渡设问,密切讲话内容之间的联系。

毛泽东在讲到第一个问题时指出:几十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人民民主革命屡次失败了,现在要来一个转变,“那么,现在已经转变了没有呢?没有。这一个转变,现在还没有到来,现在我们还没有胜利。

但是胜利是可以争取到来的。抗日战争就要努力达到这个由失败到胜利的转变点。”

他又讲:“孙中山先生远在五四运动以前,就是当时政府的叛徒,他反对了清朝政府,并且推翻了清朝政府。他做的对不对呢?我以为是很对的。”

他为此进一步说明:“因为他所反对的不是反抗帝国主义的政府,而是勾结帝国主义的政府,不是革命的政府,而是压迫革命的政府。”

仔细揣摩就会感到,不用“那么,现在已经转变了没有呢?”和“他做的对不对呢?”讲话也能说得通,然而会显得比较沉闷,内容会有些生硬。

使用设问后,巧妙地实现了前后内容的衔接过渡,讲话有了更多节奏变化,增添许多生动色彩。

使用重叠设问,加强语言力量。

例如,在阐述中国革命对象和性质时,毛泽东连续使用了几组重叠设问:“中国的革命,它反对的是什么东西?革命的对象是什么呢?大家知道,一个是帝国主义,一个是封建主义……革命是什么人去干呢?革命的主体是什么呢?就是中国的老百姓……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我们现在干的是什么革命呢?我们现在干的是资产阶级性的民主主义的革命,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超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

这些重叠设问,前后两问内容相同,答案却只有一个。

然而,由于使用重叠设问手法,语言分量大增。

颠倒问答顺序,即将设问句的语序改为先答后问。

在讲到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毛泽东说:“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

讲到延安青年运动时他说道:“今天到会的人,大多数来自千里万里之外,不论姓张姓李,是男是女,作工务农,大家都是一条心。这还不算全国的模范吗?”

颠倒问答顺序,看似不合设问常规,却丝毫不妨碍语意表达,反而给人留下更突出的印象。
注: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