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月内国家部委连发两文“力挺”,未来哪些空间可以“ 露营”?

 哲宗设计 2022-11-25 发布于重庆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中央文明办、发展改革委1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认可并支持经营性露营地的稳序发展,提出在多种场所建设营地、发展休闲露营服务,鼓励露营“多点开花”,充分满足居民城郊周边的休闲需求。

11月初,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文旅部等8部门联合制定的《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共有14处提及“露营”。此次《意见》出炉,被认为是对《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的加持和深化。

一月内两大文件关注露营产业

持续近三年的疫情影响下,露营已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新宠”,是文旅行业当之无愧的热词。

今年以来,携程平台上的露营旅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超30倍,其中本地订单占比63%,市外周边订单占比24%,人均露营消费为1027元,同比增长超10%。中秋、国庆假期中,上海的城市公园、绿地、淀山湖边草坪上的露营帐篷随处可见,露营热度肉眼可见地居高不下。

浦东“红窑”营地负责人奚家欢认为,这次《意见》发布,是近三年来中国的露营热和产业初期高速发展必将带来的结果。一个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尤其是带来生活方式改变的产业,尤其需要好的政策支持和健康的引导。目前中国露营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繁华的外衣下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意见》出台本身是对露营业态的一种肯定和支持。

文章图片1

“红窑”露营地帐篷设施

在北京青蓝文旅规划院院长、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总规划师马牧青看来,不到一个月国家部委连续发布两个与露营产业有关的文件,足见其对露营的重视程度,也是对今年下半年《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的持续跟进和推动。

马牧青说,户外及露营产业之所以被如此看重,首先在于市场层面的适配性。“Z世代”作为泛旅游和大休闲新变局下的消费生力军,在追求自然、自在、自由的“三自”需求方面有着强大的消费力,市场需要露营产品;其次是露营对于诸多资源与产品的功能叠加性。疫情管控条件下,针对各种旅游形态较为低迷的运营现状,露营可以有效嫁接转型退出的高尔夫球场、乡村民宿,以及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点、环城游憩带、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利用空闲地等。在对相关业态和空间进行有效整合后,未来或可形成一个旅游休闲片区或微度假旅游区,从而进一步形成延伸性的产业链。

对露营用地作出规范

此次发布的4200余字的《意见》,在行业指导性文件中不算长篇大论,但干货满满。《意见》提出的基本原则,是遵循市场需求和资源保护利用下的因地制宜,从而推动露营产业规范、绿色、可持续发展,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差异化、多层次旅游休闲新需求。

从具体条款看,《意见》重点关注了做大做强露营旅游休闲上下游的产业链问题,提出引导露营营地规模化、连锁化经营,孵化优质营地品牌,培育龙头企业;鼓励支持旅居车、帐篷、服装、户外运动、生活装备器材等国内露营行业相关装备生产企业丰富产品体系,优化产品结构等一系列意见。

对广受关注的露营的用地问题,《意见》则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给出规范。存量资源上,转型退出的高尔夫球场、乡村民宿、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点、郊野公园、体育公园等,都可以作为露营休闲功能区的依托。同时,也鼓励城市公园利用空闲地、草坪区或林下空间划定非住宿帐篷区域,供群众休闲活动使用。

文章图片2

“春野秋梦”金山露营地

增量资源上,《意见》提出,对选址在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外的经营性营地项目,其公共停车场、各功能区之间的连接道路、商业服务区、车辆设备维修及医疗服务保障区、营区、木屋住宿区等可与农村公益事业合并实施,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等。马牧青认为,这些政策和措施较为宽松和适用,较好地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露营产业发展的用地问题。

“《意见》出台对露营产业的发展会有很大促进。首先就是公共营地和经营性营地都会增加,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场地组织露营活动。”“壹周壹露”负责人薛建强说,近几年来,“壹周壹露”在各处露营地组织了多场涵盖企业团建、家庭亲子、青年交友等的活动。今年国庆假期,他几乎7天无休组织露营活动,市场需求旺盛。露营产业链的延伸和用地范围进行规范,对露营产业参与者都将是长期利好。

露营场景和内容有待更丰富

对露营从业者来说,《意见》有关促进品牌协同、加强理论和人才支撑的条款也十分及时。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告诉记者,春秋目前在全国建立了近30个营地,其中多个营地都使用了“春野秋梦”这一品牌名,希望打造出相对统一的服务标准和品质。不过,由于绝大多数露营地都在初创阶段,无论是探索的时间长度还是对营地品牌的保护度都远远不够,需要得到更多规范和指导。

此外,露营地投资体量相对较轻,复制起来相对容易,因此在全国遍地开花,导致营地运营和管理人才都比较紧缺。“对营地设施的硬性要求需要有更多标准,营地内活动通常包含了吃、玩、住,既需要有好的内容注入,在场景设置、场地安全等方面,也需要有一套理论来支撑。”周卫红说,如果露营从业者能在相关平台上分享遇到的问题、交流解决问题的经验,将会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文章图片3

露营地水上运动

薛建强也注意到,《意见》中提到营地要结合音乐节、艺术节、体育比赛等群众性节事赛事活动,充实服务内容;与户外运动、自然教育、休闲康养等融合,打造优质产品等,这些不仅是露营地应该努力充实的内容,也是露营活动服务提供商未来的发力点。

方兴未艾的中国露营业,未来将走向何方?行业人士认为,露营产业不仅仅是露营本身的装备消费,更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及背后的消费观念的改变。因此,露营联动的不仅仅是露营产业,也关联着休闲产业、出行方式、家居生活以及金融消费等多维度的改变,或将形成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型。

题图为“红窑”露营地场景。图片均受访者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