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夜话│旧书店与大时代

 星河岁月 2022-11-25 发布于江苏
图片

      记得上小学时,出了校门,对面街角有一家三联书店。由于那里背光,周遭环境相对阴暗,从正面进去感觉楼道黑漆漆的,墙上依稀可见的文字,是警告来往人等不得在楼梯上小便。书店里,古铜色的家具在向读者意兴绵绵诉说着往事,古旧的书籍散发着特有的味道,不吝予人以悠长的宁谧与安心。书店老板是位耄耋老人,虽日见迟暮但每次来到这里都是正襟危坐,古檀色的交易柜台后面,鹰钩鼻梁上架着一副老旧金丝眼镜,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的道道沟壑,与后边立柜上的木色纹理浑然一体,仿佛其实他们也是这书店的一部分了。

图片

     不过在这里,基本上全是教辅类书籍,一眼扫过书架,偶然能发现书格的角落里摆放着几本蔡骏的悬疑小说,旁边墙上挂着一幅油画,下面有些青春玄幻类小说放在比较扎眼的地方。每次和父母来买书,他们看哪种练习册有益于我的课业,我便一头扎进“蔡骏”的怀抱,捧着课外书想象着油画中玛格丽特迈着优雅的步子走出墙壁……

看来是时候让薛金星和王后雄打一架了。

      这段经历我自己随时记得,天底下有那么多书籍,其实大多数和我们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红楼梦》有一回叫《识分定情悟梨香院》,宝玉有句话耐人寻味:原来我错了,我是不能得所有人眼泪的,只得各人应得的眼泪罢。

      我的梨香院,就是灯市口那边的中国书店,那里环境更敞亮,大量旧书排在长桌,书脊朝上,俯瞰即可,颇有冷摊负手对残书的旧时风味。去那里淘旧书,只要进门前想着自己最近在旧书网站上看到的奇珍孤本,就必能在里面淘到一两本心爱之物。在那里淘到一本《里柯克小品选》,译者签赠本,是送给高尔基作品的翻译家陆风的。那译者佟荔何许人?我想起以前读过的一本萧乾的传记,记起他落难时的笔名就是佟荔。所以他这样签赠好友,落款译者,尽量不连累他人。这是我第一次买到签赠本,上款是别人,幸福属自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红尘有多厚,城深不知处。听闻早前隆福寺那边也有一家,奈何天不作美,赴京求学前便拆掉了。后来,自己执拗寻觅,寻到新街口那家,店面略狭。西单横二条那家去得少,偶有惊喜。琉璃厂不错,和海淀图书城一样就是价格狠了点。潘家园也是好地方,可是近来盗版书多,正经的旧版书少了。以前地坛书市搞得火热,和朋友偶尔去逛,孔夫子旧书一条街值得扫荡一番。现在朝阳公园在搞2017北京书市,可以读到近期上架的大热新书,也是不错的体验。

      好老头李长声是个知日派,我一直喜欢他的文字。他的《日下书》里,描述了旧书店老板的乐趣:“身处古籍旧书的深山老林,便容易生出空想,望着顾客的背影,也悬想他的人生。而顾客委托找什么什么书,甚至不知是否真有那本书,更像是生活在推理小说之中了”像儿时三联书店的那位爷爷一样,我记得很多模样的旧书店老板,记得自己站着,蹲着……

图片

借助各种光源,享受各路阳光,闻着店老板午饭或者晚饭的味道,选自己喜欢的书。有时老板在看电视,有时在搓麻将,这是好的背景乐,现世安稳,只管挑书,宾主相宜。

些零散的记忆,也许就是旧书店的一曲挽歌了——旧书店,那种浓郁、醇厚的书香氛围,那种诚挚、朴素的人际关系,那种表象古旧却惊艳重生般的意外之喜……凡此种种,也都将消逝在往昔的岁月中,成为可以让我们这些青年人无限遐想的开天旧事了。

书这东西,真是可近玩也可以远观的。远远看着,你几乎就知道这一排你要不要走上去。

      说到读书的讲究,书籍开本是第一个要素。现在更多人偏爱小开本,上海的五角丛书、岳麓书社的各路笔记、《清宫二年记》、《风雨缥缈录》……类似这种淡雅小开本,邮票一般精致让人爱不释手,像是一群旁若无人打电话的白领丽人,走过一个低头的小姑娘,她不看你,她看路,你却因为看她,忘了自己要去哪里。

      其次,读书要讲究先后主次。从茫茫书海中拣选出符合自身阅读条件的书籍,排好阅读次序,从最喜爱的那本读起,先扫读,梳理全书叙事框架与写意笔法,再精读,深入研究以扼要。经过这样的过程,两遍读下来内容基本可以掌握了。个人以为适合这样阅读的书籍包括当代文学、人物传记、野史小说等。

      另外,不动笔不读书。做笔记是读书写作必须下的功夫,现下社会环境信息量陡增,无论学术圈,还是机关企业职场,几乎没有人不需要写文章。读书笔记是我们平时锻炼写作能力的绝佳途径。做笔记可以在书上,也可另寻记事本,也可以发表在网络自媒体平台上。开头梳理框架,书页的留白处作批注,结末写读后感,循着作者的思维,将阅读心得落于笔端,是可以与其产生思想意识交流的。有了精神共鸣,阅读也就有了生命。个人认为适宜做笔记深入研读的一般包括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各类专著、研究论文等。

图片

作为大时代背景下的新青年,我们相信旧书能够暖世界,因为旧书的身体内晒进去了太多的阳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像《沙郡年记》里说你在森林砍伐树木,一斧子下去,树干里释放出来的,就是十年百年的阳光。所以,无论是旧书店还是纸质书,即使身处这样一个充满变革与浮华的大时代,却也始终蕴藏着属于全天下的世事百态与家国情怀。

华老栓摸了摸兜儿里的洋钱,硬硬的还在。

是的,记忆里那些旧书店,硬硬的还在。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