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关特优生培养的几点策略

 张福涛lu70kpm9 2022-11-25 发布于山东

---掌控特优生的特点

1.特优生之“特殊”

(1)天赋异禀,有的还拥有超强记忆力和不点自通的神奇理解力,有的对于某一学科尤其擅长,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人和人之间还是有差异的。先天的遗传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成才具有一定的影响。

(2)有鲜明的个性,总有一个“标签”能对应上他们,有主见,个人意识比较强(倔)。

(3)会自主学习、勤于思索、善于纠错、敢于质疑,有很强的专注能力(定力),学习非常高效,以致于有时候看起来毫不费力的就能学好的表象。

(4)有时候表面“不听课”,实则很会听课。

(5)情商相对较低,很多特奥班老师因此“受伤”。

2.特优生之“普通”

(1)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游戏、小说、八卦、睡觉、

(2)特优生几乎都有自己的薄弱学科,以双语表现较为明显。

(3)规范答题、书写不符合要求。

(4)面对学习也会有很大的思想压力,也可能会有一定的心理问题。相对于普通学生而言,他们大多会隐藏自己的内心问题,表现出无所谓、满不在乎,缺少宣泄、倾诉的机会和环境。

(5)从内心深处渴望被肯定、被表扬。

(6)也会违纪,自我约束力同样偏弱。 

2

---尊重学生的个性

学生个性很鲜明,尊重学生的个性。对特优生,一个观点:不是去完全改造他们,让他们完全按照老师的想法去做,就是不要试图去控制他们。这样是在扼杀他们的“特”,而是结合他们本身具有的“特”点,辅助让他们达到他自己的“峰值”,一人一策。让他们的思想和想法能自由驰骋,就是不泯灭他们的“灵动”,协助他们前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特优生身上是表现的尤为突出的。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和想法,认真、谨慎对待,多听听他们说,应该学会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

3

---高要求严标准

古语云:“欲求其上者得其中,欲求其中者得其下”“识大势方可立大志、成大器!”在班级管理中老师所提的要求大多是针对中上、中游学生的,而这一部分孩子不仅能做到,做好,而且还做得相对轻松。所以要求他们绝对不能仅仅满足于老师提的要求,要有自己内化的,更符合自己的高于老师的标准。他们在计划中所呈现出了效率高、自主性强的特点,要在批复中给予肯定和欣赏,还不失时机的向他们透露比他做得更好的同学的方法以供借鉴;有时还要提醒他们在总结中出现的放松浮躁或在临考前让他们给自己定下明确的目标,有些孩子就敢自信的给自己明确目标:数学争取满分!

取得家长的配合,准确把握他们的学习及生活情况,所以意见及建议都能够被虚心接纳并践行。这个高要求严标准通过学生间接的传达给了家长。孩子的家长也成为培优的得力助手。在家长会上孩子出色为自己脸上增光,再加上表扬及赞赏,有些家长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其实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有一个认真负责、重视孩子学习的家长的,这毋庸置疑。

4

---提前规划教学,认真落实

二轮复习数学科的时间比较紧张,学生的时间就更加紧张了,所以不能浪费学生的时间,这就要求对时间的控制绝对的精确。数学的训练提前规划,这包括考试的时间、命题难度、命题审题组卷安排等都需要提前计划出来,不能临时抱佛脚。数学特奥班办公室的墙壁上贴着两张表格,一张是难度规划表,另外一张是命题知识点扫描表,前一张表用来控制每套难度,后一张表监控辐射知识点,打扫出题盲点。除此以外,命题规划表提前一个月给命题老师和组卷老师,利用办公室里边的小黑板,将下一次的命题安排提前公布出来,提醒老师们及时完成命、审、组卷工作,做到提前规划、认真准备、从容完成,确保试题的质量,绝不拼凑。

5

---科任老师的班级主人翁意识

科任老师不单单是代课教师的身份,还要有班级主人翁意识,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要让学生找到除班主任之外的避风港,有些不便对班主任说的,能够找科任老师倾诉,发挥老师的性别优势,发挥老师的年龄优势。班级科任老师经常碰头,对班级学生情况随时互通,对近段时间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干预。科任老师相互配合好,才能够在培养特优生上形成合力。才能够在教授特优生知识的同时,不断地调整特优生的竞技状态。

6

---矫正特优生的认知

帮助学生转变认识: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该科上确实有问题。比如可以找准契机,积累他的犯错次数,摆事实,摊开谈。只要思想问题解决了,就会有行动力,就好办。剩下的就是对症下药,结合补弱的长期性,要对该同学布置针对性的作业,合理规划,并且要有及时反馈。

比如:班里可能会有成绩优异的学生语文却成绩平平,平时他们也不重视,在语文上无什么优势可言。只有理科强,语文不顶打,与别人竞争的实力还是很弱的,关键时刻也会败下阵来。在他们的薄弱学科上,关键是转变他们对学科的思想认识,让他们足够的重视。只有他们重视了,自然就会想办法、动脑筋!经常找他们谈话,提醒他们重视语文学习,端正态度,这样语文成绩也会也稳步提升

7

---帮助累积足够的自信


班里可能会有学生在心理上总害怕数学发挥不好,多少呈现了数学学科上的不自信。这些学生认真仔细、肯吃苦,练习册上密密麻麻,可以看出他们不惜一切想学好数学。把他们练习册让全班同学传阅,对比。目的有两个:一是反思自己——她们做了那么多还一直认为自己没有做好,问问自己:我做了多少呢?二是给予她们鼓励和肯定——要相信付出定有回报,没有白流的汗,白下的力。因为她们的这份仔细认真、谦逊是别的孩子比不了的!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信念,而信念取决于他人对自己的肯定与信任!多鼓励,多给他们想办法,为的是让他们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累计起足够的自信,这才是他们战无不胜的心理长城!

8

---找准与学生谈话的契机

六科老师在班主任的统一协调下,与特优生谈话注意频次和深浅。学科问题更多的是就事论事,快而直接,摆事实,讲道理,不拖沓。谈话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这个要从多个侧面去调查、了解,累积素材,然后找准机会,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所在。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都要沉住气,抓大放小,要有大将风度,不做嘴碎的“唐僧”。学生“得意忘形”时怎么做、“失魂落魄”时怎么说,不同性格学生不一样,因人而异,因势利导、着眼于效果。

9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特优生的学习安排不要太满,给予一定的灵活度,对其提出的“特殊”要求,结合合理性可以满足他们,但是要讲原则。老师不宜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安排的太细致,这样会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缺乏自主、有针对性的探究性学习,不能形成有效的创新型思维,高考的选拔功能就是要选择出具有创新型思维的学生。

10

---特优生训练量和难度的把握

特优生训练量和难度要提前加上去,但是内容要正统,不要有难偏怪的物理情景,所使用方法也应该是常规的,而不是去强调“技巧”,要在学生可接受能力范围且有普遍的代表性,不能把学生带偏,坚决不能耗散学生的精力,做无用功。

最后是关于培优的两点补充:

一是在选苗上,不要仅仅把“宝”押在几个人身上,要让特优生形成一个群体,以此来带动其他成员的加入。切忌忽略掉好的苗子,否则会丧失掉最佳的培养育苗期!

二是管理起来要因人而宜,修剪、浇水、施肥、光照,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去引导,切不可泛泛而论!该修剪时不可手下留情,该补充光照万不可吝啬小气,该施肥了切不可贻误时机。这个过程要时刻关注他们,要长期不间断的、不定时的去验收、检查,确保他们在面对暴风骤雨时也能无畏无惧,顶风冒雨仍跑在前面冲锋陷阵!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