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一叹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2-11-26 发布于天津

一叹

同窗难觅李郭舟,问遍一流寻二流。

每想今时两天地,真嗟彼代四春秋。

有珍共论风尘雨,无屑谁封恩泽侯。

老骨仍然随耿介,罹忧还是楚人愁。

【注释】读宋代诗人陆游的《枕上作二首》其二,步韵而咏他事。原诗云:“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著句写清愁。”步韵诗作于2022年11月23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同窗中很难寻得到李郭之舟,哪怕问遍了一流再寻二流。每每想起现在的两重天地,便真的感慨彼代的四度春秋。有一种珍惜,就是一块儿讨论风尘之雨,没有什么值得去说,谁谁封了恩泽侯。老骨仍然伴随着当年的耿介,所罹之忧还是从前的那种楚人之愁。

首联中的“李郭舟”,指高朋雅会所乘之舟,喻知己相处,亲密无间。用典见明代诗人李贽的《李见田邀游东湖二首》:“不到西湖已十秋,兴来涉越便杭州。眼前空阔烟波冷,天际微茫玉树浮。两岸桃花飞小艇,隔溪渔火宿芦洲。行人本是遨游客,何况当年李郭舟。湖上风多白昼阴,水云深处是禅林。清歌一曲令人醉,银烛高烧不自禁。游子他乡双白发,将军好客千黄金。莫邪长剑终须试,未许扁舟独鼓琴。”

这一联中的“二流”,这里指非一流的人。见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寄毗陵杨给事三首》其一:“东城南陌昔同游,坐上无人第二流。屈指如今已零落,且须欢喜作邻州。”又见宋代诗人饶节的《镜上人》诗:“相见无言意已传,不谈名利不谈禅。静如秋浦翘双鹤,清似寒岩落瀑泉。隐逸妄人居妙室,功名渠辈画凌烟。二流淼淼追难及,老大难挥马腹鞭。”还见孙保圻的《咏史》诗:“愧作人间第二流,凤声缥缈过南楼。德辉几见翔千仞,人物原来等一邱。放胆文章空费泪,捧心颦态岂宜秋。风波不怨菱枝弱,浪说潇湘胜帝州。”

颔联中的“恩泽侯”,指出于皇帝私恩而获封为侯爵者,如帝舅后父等。《汉书》有《外戚恩泽侯表》。用典见宋代诗人李曾伯的《送了守衡州》诗:“雁峰自昔号名州,尔既难辞我莫留。临政毋忘宣上德,持身谨勿遗亲羞。当令民诵循良守,罔俾人讥恩泽侯。国事正殷宜黾勉,明年吾自问归舟。”

尾联中的“罹忧”,指遭遇忧愁。见宋代诗人曹勋的《别无锡南禅莲老》诗:“生平罹百忧,老来始一欣。得履方外趣,不涉卷内闻。留锡憩福境,禅悦志所勤。日款乡关旧,俱叹鸿鹄分。偶同一窗雨,永怀九仙云。好持洞下香,法界期普薰。”

这一联中的“楚人愁”,即“楚愁”,楚国灵均之愁。见唐朝诗人张子容的《璧池望秋月》诗:“凉夜窥清沼,池空水月秋。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蟾影摇轻浪,菱花渡浅流。漏移光渐洁,云敛色偏浮。似璧悲三献,疑珠怯再投。能持千里意,来照楚乡愁。”又见宋代诗人黄庚的《对菊》诗:“菊似灵均带楚愁,餐英人去思悠悠。西风篱落甘清苦,不爱春光只爱秋。”还见宋代诗人宋祁的《曲幌》诗:“曲幌囊风入,前轩峡雨收。醉罗初解夕,珍簟暗知秋。衰柳金城恨,幽兰楚国愁。更堪闻短笛,珪月在西楼。”以及明代诗人刘麟的《渡江》诗:“宦游三十载,不到此江头。蜃气增吴润,云容带楚愁。浪立星河近,鲸摇身世浮。狂飙碧树陨,春老不如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