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传千年古方,补一身气血,可治15种病

 tnj660630 2022-11-26 发布于江苏

中医认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和血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它们关系着脏腑机能的运行,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如果气血出现了问题,百病就会丛生,正如古代医学典籍中的论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只要气血和顺,人体自然会安康。所以,养生首要的一点就是养气血。

文章图片1

中医流传千年的八珍汤为补气血之首要基础方,一直流传至今被世人所推崇。

【组成】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

【功效】补益气血

【方解】 此方以四君子汤(参、苓、术、草)及四物汤(归、芎、芍、地)合成气血双补的基础方剂。

  • 方中以熟地黄、党参甘温益气养血,为君药;
  • 当归辛苦温,补血;白芍酸苦微寒,养血和营,协助熟地益心生血,调和肝脾;炒白术苦温,健脾燥湿;茯苓甘淡,益脾渗湿,协助党参补脾肺之气,以助气血生化之源,共为臣药;
  • 川芎辛温,活血行气;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药性,共为佐使药;
  • 加姜、枣熬药,助参、术入气分以调和脾胃;
  • 全剂配合,共收气血双补之功。
文章图片2

【主治】气血两亏证 :面色萎黄不华,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精神恍惚,少气懒言,口唇指甲淡白。

1、月经不调

  • 治疗闭经:证属气血亏虚。
  • 治疗月经过少: 症见经来量少,不日即净,或点滴即止,经色淡红,质稀,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皮肤不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 治疗月经后期:症见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稀,小腹空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皮肤不润,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 治疗经间期出血:症见经间期出血,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食少腹胀;舌淡苔薄,脉缓弱。
  • 治疗经行头痛:症见经期或经后头痛,心悸气短,神疲体倦,月经量少,色淡质稀,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2、头痛:

症见头痛而晕,遇劳加重,面色少华,心悸不宁,自汗,气短,畏风,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3、失眠:

症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晕目眩,伴有四肢倦怠,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4、眩晕:

症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㿠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5、郁证:

症见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淡苔薄白,脉细。

6、汗证:

症见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不华;舌淡,脉细。

7、虚劳:

症见体倦乏力,纳差食少,心悸气短,健忘,失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薄,脉细缓。

8、鼻衄:

症见鼻衄,或兼齿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头晕,耳鸣,心悸,夜寐不宁;舌淡,脉细无力。

9、吐血:

症见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黯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

10、便血:

症见便血色红或紫黯,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心悸,少寐;舌淡,脉细。

11、紫癜:

症见反复发生肌衄,久病不愈,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舌淡,脉细弱。

12、治疗各种贫血,术后、产后失血过多

13、慢性消耗性疾病: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纳差食少。

14、治疗习惯性流产:

搭配五子衍宗丸服用,对气血不足,脾肾两亏的习惯性流产患者的黄体功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5、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

心脾两虚型,心悸,气短,头晕耳鸣,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少便溏,健忘失眠;舌淡,脉细弱。

【注意事项】

此方性质较黏腻,有碍消化,故咳痰较多,脘腹胀痛,纳食不消,腹胀便溏者不宜服用。另可加砂仁、陈皮等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品,以防药物过于滋腻有碍脾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