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光秦村镇陈氏族谱

 沧州家谱穆国联 2022-11-26 发布于河北

东光秦村镇陈氏族谱序

1、

始祖山东即墨人,自前明永乐二年迁东光县秦村镇,传流十七世,历年四百余载。忠厚传家,耕农为业。自我朝嘉庆年十世祖惠达公始入邑庠,历修族谱,乃知孝思之义。至十一世胞叔殿元公于咸丰六年始续谱薄,方知孝思之传。既有孝思,当知奉祀,宜每年腊月三十日共办祭品,于正月初一日昧旦同到族谱前礼拜。拜毕,然后依序拜节。初二日同上祖茔,礼毕,皆到谱前共食俎惠,一者尽孝思之诚,再者敦亲睦之谊,庶孝思不亏而大本以报也。既知支派,当念族谊。有善者,共助之;有难者,共恤之;有过者,共责之。凡事禀明于家长,当共议情绪,不得妄肆铺张,庶善可劝过可规,而敦睦之情以伸矣。余不敏,上乘祖意,下令族谊。故重修祖谱,共登谱薄,示后人共知此意耳。

同治八年(1869)岁次已巳新正中浣十二代孙 维新 谨序

2、序

国有国史,家有家乘,国史家乘,治国齐家之道备。国无史不显忠奸,家无乘何考孝悌。吾族自永乐二年由山东即墨迁于直隶东光县秦村镇,闻祖籍系陈文子之后,因乱遁此居焉。迨明季迁此之祖昆季三位,留墨一,徙直二。一居东光河西,一居秦村即吾始祖功公,居此乡(,即以耕读为业,忠厚传家,不数世,子孙元元,繁殖盈称大户焉。自今溯明清二朝,五百余岁,香烟不绝,微祖德厚,何以臻此。虽无显荣亦无(辱,可称中庸之家道。望以后陈氏子孙,秉承勤俭治家,耕读立业,不(忠厚之传,是焉。孝子贤孙,永世勿替为祷焉,是为序。

民国十四年中秋月于江宁索墅镇北天宝山天宝树艺公司办公处

十六代孙 玉树 谨序

3、序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国无史以记善恶,则忠臣义士不足动其观感;家无谱以溯本源,则孝子贤孙未由发其仁孝之义。况宗功祖德有不可一日或忘者乎。我祖自永乐二年移居秦村,迄今五百余年,瓜绵椒衍,户众丁繁。而推原其始,皆属一体。凡我族众当知一肤一发受之父母,即受之先祖。欲孝敬父母,必尊崇先祖,必亲睦族人。欲亲睦族人,非有谱以联络之不可。故十三祖惠达公、十四代祖殿元、十五代祖维新公历修族谱,以明孝思而敦亲睦。余读书未就而先志难忘劂,而建祠宇当借助于诸昆,至扬声而大门庭,更属望于后嗣。余不才,勉灿斯举,惟期达质先祖,近对族人,区区之心,可告无愧云尔。

中华民国十三年甲子夏历五月下浣十七代孙 寿山 谨序

4、跋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皇五帝,夏商至周,武王伐纣而封舜帝之后故有陈国,陈氏始祖胡公满,子孙繁衍而有妫、姚、虞、胡、田、王,诸姓者众。尝闻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认祖则识本矣,故修族谱者,认祖归宗也,今六修族谱,前后重排,依本先例而顺应天时,虽年复代移,惟诣后人,亲近敦睦,共以大德,舜帝之子孙,而惕厉奋发也,是以为跋耳,人同此心天人同乐矣。

岁在辛卯夏日二十一世孙嘉 彬恭

(张海波 提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