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轴线上的《名人》故事(11)

 新用户8926AVU2 2022-11-26 发布于北京

北平特别市市长——何其巩

2000年12月,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百年回眸”大型图片展览上,有三张对北京这座城市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物图片,第一张就是何其巩,其他两张分别是陈独秀和李大钊。可见何其巩对北京市的贡献和地位。

文章图片1

何其巩

何其巩何许人?今天的读者可能已经知之不多了。概而言之,他是抗日爱国的西北军将领、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民国首任北平市市长。在平津战役的关键时刻,他力劝傅作义“不要做民族罪人”,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了贡献。因此,他是历史上不该被遗忘的人。他的头衔似乎和文人没有太多的关系,年纪轻轻,未满30岁,成为北京历史上首任市长,而一生最得意的是十年的中国大学校长的身份。

何其巩是安徽桐城人,1928年出任了北平特别市第一任市长。当时他在北平尚未购置房产,乃和家人共同居住在中南海原清醇亲王载沣的摄政王府内(位于府右街北口路东),那里也是历任北平市长的办公地点。何其巩上任伊始就宣布:“财政公开,造就廉洁政府”,在他任职期间,市政府相关人员未发生一起贪污腐化案件。他还募集资金,改造了中央公园并易名为“中山公园”。成立了北京历史上第一个贫民救济机构“贫民救济总会”;制定保护人力车夫的政策;在天安门前竖立孙中山先生的铜像等。

何其巩任上最得民心之事是:修建“三一八”惨案烈士公墓。为此他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建议,安葬“三一八”殉难烈士。在得到政府批准后,于1929年3月18日纪念日这天,在北京圆明园为“三一八”死难烈士进行公葬,并为死难烈士的家属发放抚恤金。此后,何其巩还在宣武区全浙会馆,亲自主持邵飘萍、林白水烈士的追悼会。

文章图片2

何其巩(左2)与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左3)等人

1929年5月,何其巩因病辞去市长之职,回安徽老家养病,其间曾任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等职务。

1933年,行政院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成立,何其巩应邀出任委员兼秘书长。同年,何其巩购得北池子南口88号院,作为自己的私宅,在此生活和工作了十余年之久。

1935年,何其巩因与何应钦等亲日人士产生矛盾,而辞去秘书长一职,不久出任中国大学代理校长、校长达十年之久。

新中国成立后,时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的齐燕铭,向何其巩转达周恩来总理的意见,希望他参加第二届全国政协工作。但此时他已身患重病,不能工作。

1955年10月17日,何其巩病逝,终年56岁。(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