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用海洋资源量产“锂离子电芯”

 AIpatent 2022-11-26 发布于上海



本文517字,阅读约需1分钟

摘   要:株式会社i Electrolyte宣布,将在2025年前确立利用海洋资源量产锂离子电芯的技术,并将与电池制造商合作进行量产。

关键字:锂离子电芯、海洋高分子、量产技术、隔膜、藻酸、海洋资源

日本株式会社i Electrolyte将以2025年为目标,开始量产利用海洋资源的锂离子电芯。藻酸、乙基纤维素、壳聚糖等海藻类中含有的高分子将用作制造正极时的粘合剂、分散剂或电池隔膜。使用后的电池材料可以通过水处理分离提取,更易于对电池中使用的稀土金属进行再利用。该公司计划在2025年前确立量产技术,与电池制造商合作开始量产。

藻酸等作为多糖化合物,是海带和裙带菜表面的黏液成分。除日本外,藻类的食用并不多,通常作为废弃物处理。因此,该资源不易短缺,同时,也能实现有效利用。

海洋高分子具有粘合剂和分散剂的多个功能,有些甚至同时具备这两种功能。其性能也各种各样,可以根据电池需要的性能分开使用。

以往,在电极制造的干燥工序中使用含有氮的有机化合物作为溶剂。如果舍去溶剂,取而代之使用天然的海洋高分子作为粘合剂、分散剂,则有助于降低环境负荷。

另外,隔膜使用的聚乙烯或尼龙等树脂薄膜很难再利用。i Electrolyte将源自藻酸的无纺布应用于电池,实现了隔膜的再利用。

目前,该公司正在样品电芯上测试安全性和耐久性等。今后将与电池制造商和用户合作确立实用化技术,包括能否在现有电芯量产设备上生产,以及在实际使用中的功能验证等。计划在2025年之前取得安全性标准“JIS8712”的认证。

翻译:王宁愿

审校:刘   翔

李   涵

统稿:李淑珊


征稿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